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3年第2期
编号:10402103
复发性川崎病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3年第2期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3)02-0168-01

    患儿,男,4岁6个月。因发热5天,伴颌下肿块、眼红于2000年3月18日入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8.8℃,精神差,神志清。唇潮红干裂,咽部重度充血,双扁桃体肿大未化脓,舌为杨梅舌。双侧颌下可触及直径2cm大小淋巴结各1个,有触痛,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活动尚佳。双眼睑中度水肿,双侧睑球结膜明显充血。心肺腹未见异常。掌跖及指趾端潮红肿胀。血常规:白细胞15.7×10 9 /L,中性80%,淋巴18%,单核2%,血小板148×10 9 /L。尿常规:蛋白(++),白细胞(+),红细胞(+),颗粒管形偶见。入院后给予青霉素400万U静脉点滴,能量合剂,阿司匹林,潘生丁以及纠正酸碱平衡。入院后第2天全身出现散在充血性斑丘疹,面部为重,可见融合。入院后第3天查血小板410×10 9 /L。治疗5天后热退至正常,复查尿常规正常。第10天开始指趾端开始出现膜状脱皮。住院期间查心脏B超:心脏及左右冠状动脉均未见异常。住院20天临床治愈出院。诊断为川崎病。

    该患儿1998年5月7日曾因不明原因发热7天伴皮疹住我院。当时诊断为川崎病住院21天治愈。出院后患儿未按照医嘱口服阿司匹林,致同年11月再次发病住我院。治疗22天治愈出院,出院后嘱口服阿司匹林3个月,未再复发。此次治愈后分别于出院后3个月、6个月二次复查心脏彩色B超未见心脏及冠状动脉损害。随访至今未再发病。

    讨论: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多见于儿童,且常常在幼儿期发病。5岁以下发病占85%,男∶女为1.5∶1。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发热伴皮疹及淋巴结肿大,发热常持续7~10天或更长,病程中见四肢末段硬肿、充血,进一步发展指趾端出现膜状脱皮,眼结膜充血,口唇干裂潮红,杨梅舌等表现,可出现心脏、肾脏损害。其病理改变为中小动脉、静脉广泛的炎性改变。其原因可能与病毒、链球菌感染致免疫反应有关,另外可能与某些药物及其它物质过敏有关,还有约一半患者找不到原因。该病多数为自限过程,经积极治疗2~4月内恢复,预后良好。约1%的患儿因急性心肌梗死、心衰或心律失常死亡。约3%~5%的患儿遗留冠状动脉瘤或缺血性心肌病。绝大多数病人愈后不再复发,曾有资料报道1例再发,目前未见到复发3次的病例。治疗首选阿司匹林配合抗感染、能量合剂等。肾上腺皮质激素仅用于个别严重心衰病例。本例患儿第二次复发可能与未按时服药有关,第3次复发原因不明,出院后坚持常规用药阿司匹林3个月并定期复查血常规,先后复查2次心脏彩色B超,未发现异常。我们仍然在继续随访。

    作者单位:250031山东济南解放军第456医院

    (收稿日期:2002-10-04)

    (编辑 使臻), http://www.100md.com(申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