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4年第2期
编号:10402846
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重肝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4)02-0157-02

    1998年8月~2001年11月,笔者采用中草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7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7例均为男性,年龄15~46岁,平均年龄34岁。根据2000年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关于慢性重型肝炎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及临床分期,7例均可诊断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其中早期2例,中期3例,晚期2例。以上病例均曾在二、三级医院确诊、并经治疗3~55天无效或恶化后,再来我处求治。各例均有慢性乙肝或肝硬化病史;血清总胆红素(TBIL)均>170μmol/L(460.1±141.87),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均>100μmol/L(189.69±78.98),血清AL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170.51±198.25)U/L;伴随胆红素升高的同时,ALT出现下降,呈现酶胆分离。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采用中药治疗,治则以活血止血,疏肝祛瘀,凉血解毒为主,辨证施治。方中重用丹参、赤芍、水牛角丝(久煎)、西茵陈为君;以北柴胡、地鳖虫(炒)、炮山甲、鳖甲(打碎先煎)、田七粉(冲服)、焦术、大黄炭、山楂炭、血余炭等为臣;以制香附、枳实、天冬、麦冬为佐使;久病体虚者,酌情选用参须、黄芪、阿胶、淮山药、茯苓等以补益气血、健脾;伴腹水者用猪苓、车前子利水通淋;如出现肝昏迷或心烦易躁、精神恍惚等情志改变者,则先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醒神开窍,再用中药。

    2 结果

    7例中6例经治疗7~30天后,各项临床症状好转,3~7个月后基本治愈,临床症状消失,TBIL、DBIL、ALT等主要检验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愈后随访至今无复发。1例(例7,晚期)治疗5天后无效,因消化道大出血合并肝功能衰竭死亡。7例治疗后TBIL、DBIL、ALT对比如表1。表1 治疗前后比较 (略)

    3 讨论
, 百拇医药
    重症肝炎(急性、亚急性、慢性)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近年多有报道以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但仍欠理想。其临床辨证及用药,大多沿袭湿热内蕴而致肝胆疏泄不利,故多以清热利湿、疏肝利胆为治。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慢性重肝多是由慢性病毒性肝炎或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病,由于肝脏原有不同程度纤维化,再加之短期内肝细胞大量坏死,肝循环障碍加剧,肝脾瘀血,胆汁不循常道;临床所见则有面目及全身皮肤黄染且多呈黯黑,舌多紫暗,脉弦涩,或兼有两胁刺痛等表现,所以慢性重肝的病因就是以“肝瘀”为主,属于瘀毒互结。谌宁生等也曾提出毒为致病之因,瘀为病变之本 [1] ,支持“瘀”、“毒”是重肝的主要病机。

    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主疏泄”,“满面不能实”。证明肝为血脏,以通为用。著名中医肝病专家关幼波曾提出:“治黄先治血,血行黄易却” [2]。所以慢性重肝的治疗关键是疏肝去瘀、凉血解毒,使肝瘀得去,黄疸得退,从而达到“去瘀生新”的目的。

, http://www.100md.com     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证明,赤芍有解痉、扩张血管、减少血栓烷素(TXA 2 )合成等作用;大黄能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流量,消除肝细胞炎症,促进肝细胞再生;柴胡、丹参、三七等能减轻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修复;水牛角、赤芍等凉血解毒法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或防止肝细胞大量坏死之效 [3] ,故在处方中重用。但另一方面,慢性重肝患者多有凝血机制受损,临床上多有出血表现或倾向,大量使用活血类药物则存在诱发大出血的隐患,故笔者采取活血、止血并用,方中加用血余炭、地榆炭、山楂炭等止血之品;同时注重药物炮制以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如大黄炒炭、白术土炒、鳖甲醋炒等,在临床中合理运用,在防止及治疗并发出血效果颇佳。至于辨寒热虚实,则应以病情发展 的不同时期和临床表现,细予推详,再依证调整加减,以臻完善。

    由于条件限制,观察病例尚少,资料欠全面,故尚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1 谌宁生.试谈重型肝炎辨证论治之经验.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2,12(3):163.

    2 史广宇.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1.

    3 钱英.中医药治疗重型肝炎的现状与思想.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2,12(3):129.

    (收稿日期:2003-10-31)

    作者单位:410002湖南省长沙市肖浩雄中西医诊所

    (编 辑 刘娜),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