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3年第4期
编号:10402367
高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80例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3年第4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04-0378-02

    我院地处西藏高原,平均海拔3700m,气候恶劣,其氧分压仅为13.7kPa,吸入气体中的氧分压为12.46kPa,相当于平原地区的65%,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实施心内直视手术堪称世界罕见,为了填补该手术在高原地区的空白,我们收集具有手术指征的病员,于2000年11月~2001年12月我院在第三军医大附属新桥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成功地完成了8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由于在高原特殊的气候环境,病员对手术 的耐受性差,护理难度大,要求较高。为此我们将手术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80例,男50例,女30例,年龄1~37岁;其中房缺(ASD)46例,室缺(VSD)30例,二尖瓣瓣膜置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肺动脉狭窄扩张术1例,法乐氏四联症2例;来自平原地区的病员5例,世居高原的藏族56例,汉族19例。术后死亡1例(心功能衰竭)。所有病员均为静脉全麻+经口腔气管插管,手术时间2.5~4h,住院时间9~14天。
, 百拇医药
    2 护理

    2.1 身心护理 (1)来自内地的患者,均为小孩,一般入藏后高原反应较重,缺氧症状明显,心功能偏差,对此应采取吸氧、补液、药物等治疗,以缓解症状。病情严重者,应行高压氧治疗。(2)病人普遍术前都有紧张情绪,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护理。藏族同胞大多数不懂汉语,语言沟通较为困难,因此要特别注重术前访视,由懂藏语的护士与其沟通,详细询问病史,药物治疗史,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手术的注意事项和预后,解除思想顾虑,使之处于配合手术的最佳心理状态。

    2.2 术间准备 (1)首先检查吸引器,电刀的性能及配件是否适合,调节于功能位置,保证机器正常运转,防止管道扭曲打折,由于体外循环手术病人病情变化快,应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硝酸甘油、速尿、硝普钠等,做好各种急救抢救准备。(2)手术间于前日下午严格进行空气及物体、仪器表面的灭菌消毒,保持术间处于无菌状态。并于术前30min打开空调,调节室温22℃~26℃,设法将术间湿度提高到65%,使患者舒适,利于术间患者复温。另备好抑肽酶、头孢类抗生素交于麻醉师与灌注师备用。
, 百拇医药
    2.3 麻醉及手术护理 (1)使用静脉留置针和三通管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连接好心电监护仪,配合麻醉医师做好气管插管、动脉穿刺、颈内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根据术者的要求,合理安置病人,肢体用四头带固定,松紧适宜,避免肢体受压,尿管固定牢靠,防止滑脱,维持循环、呼吸功能,并使病员舒适,防止坠床,充分暴露手术野。(2)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输液量和速度、尿量等的变化情况,以便确切了解水和电解质、心肺功能、重要组织器 官的动态变化。(3)手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认真清点针、线、纱布等用物,密切观察术野的解剖层次,循环管道连接正确牢固,做到传递主动及时,用物的给予做到有效,督促医生及时收回缝针,以免产生差错事故,使患者安全渡过手术期。

    2.4 术后护理 术后病人安置于ICU室,实行特护,做好监护抢救准备。(1)全麻未清醒患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去枕平卧头偏一侧防止呕吐物及分泌物误吸而造成窒息,术后24h给予吸氧,根据病情调节流量,病人清醒后再鼓励其咳嗽排痰。由于在高原上,术后病人气管内分泌物增多,痰液不易咳出,易致肺炎和肺不张的可能。(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的变化,体外循环术后由于复温过快,手术创伤及病人暂时尚未完全恢复体温调节功能,可能出现发热或体温不升,高热可加重心脏负荷,增加脑组织缺氧和全身感染机会,患者过高热易致惊厥及脑血管意外;体温不升,易致病人循环功能差,生命体征发生变化及末梢循环差导致虚脱,因此在护理上应采取相应措施,应注意保暖、降温。(3)观察胸腔引流情况,引流量、颜色、粘稠度,防止引流管脱落导致气胸发生。(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液体的出入量,监测中心静脉压、电解质的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量及电解质成分。严格掌握补液量及滴速,在高原上24h液体输入量不超过2000ml,滴速为儿童30滴/min,成人60滴/min,以减轻心脏负担,病情变化时,严格调整输液速度。在高原上,要特别注意预防并发症如脑水肿、脑栓塞、肺水肿以及肾衰的发生。

    作者单位:850003西藏军区总医院手术室

    (收稿日期:2002-11-06)

    (编辑张 璇), 百拇医药(赵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