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3年第4期
编号:10402328
术中自体输血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3年第4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04-0365-02

    以体腔积血或手术区出血作为血源,经抗凝、过滤后再回输给病人的方法称为术中自体输血。本法始用于20世纪初,沿用已久,尤以近十余年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较快,技术设备有较大改进,适应范围不断扩大,今已公认为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治疗方法。我院在血源不足的情况下,自1990~1999年手术中,自体输血共6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38例,女30例。年龄14~52岁。其中外伤性肝破裂28例,脾破裂20例,宫外孕20例,重度休克14例,中度休克21例,轻度休克33例,术中回输血量200~150ml左右。

    1.2 方法 取一无菌贮血瓶,按一定的比例加入抗凝剂,将贮血瓶的出口接吸引器,入口接吸头,将吸头伸进腹腔,开吸引器,在收集血液的过程中,必须持续均匀摇动贮血瓶,使血液与枸橼酸钠混合避免凝血。取毕后,暂时存放,待手术探查证实无血液污染,再经灭菌漏斗过滤后输入病人体内。

    2 结果

    输入68例,2例有发冷症状,减慢了回输速度,静推地塞米松,15min后患者恢复正常,有1例产生溶血,考虑输入量太大,其余65例在整个回输过程中无皮肤荨麻疹,红斑,喉头水肿等过敏反应。安全渡过手术关,术后恢复良好。

    3 讨论

    对于外伤性休克的病人,失血量大,病情危急,如不能及时抢救,将危及病人的生命。一般情况,血细胞的破坏、溶解程度、污染等随时间的增长而加重,一般主张在伤后6h内输入为宜。不过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不宜输入:恶性肿瘤、内脏穿孔、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3.1 自体输血的优点 自体血回输还能提供新鲜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减少异体血所致的输血反应及感染等并发症,方法简便、效果好,它的临床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层医院血源短缺问题,部分解决了血源特殊病例(RH)阳性的供血问题,节约血源,节省开支,无输血反应,无输错血之虑,无免疫抑制作用,无传染疾病的危险,所以自体血回输尤其在我们基层医院血源短缺的情况下,确实是一种抢救失血病人生命的有效方法。

    3.2 注意事项 (1)自体输血通常都用在紧急抢救手术,故要求尽量争取时间做到准备快、扩容及时和尽早开始手术。为此需保证:①手术室常备无菌无致热源的自体输血器械;②确保静脉输路通畅,必要时术前做好静脉切开置入粗口径导管;③偶尔手术可先在局麻下开始,首先快速回收积血回输,待休克好转后再施行全麻完成手术。(2)采血中必须重视保护细胞。采得的血源必须经过过滤后回输,回输及输后要针对污染、发热、黄疸、DIC、出血倾向、溶血反应、高血钾、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进行 严密观察护理和重点监测,并做及时有效处理。(3)术前对原发疾病应尽可能做出明确诊断,以恰当掌握术中自体输血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作者单位:751200宁夏中宁县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2-12-11)

    (编辑元 红),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