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清热剂 > 清气分热 > 白虎汤
编号:10402438
人参白虎汤加减治疗口腔溃疡56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3年第7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07-0649-01

    口腔溃疡属常见性口腔炎症性疾病,中医称为“口疮”。以口舌出现点状溃疡,疼痛,反复发作为特征。西药治疗取效不显。笔者采用人参白虎汤加减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6例中,男19例,女37例,年龄17~63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5年。

    1.2 治疗方法 基本方:人参15g,知母20g,石膏30g,粳米30g,甘草6g。

    辨证加减:口腔溃疡粘膜赤红,肿痛,口臭,口干多饮,伴五心烦热,头晕耳鸣,便干溲赤,舌红少津,脉细数,此多属实火,加黄芩、栀子、蝉衣、沙参、生地、玉竹等,养阴生津,清热泻火;口腔溃疡粘膜多处赤红兼糜烂,伴腰膝酸软,烘热,劳累后发作甚重,口干不欲饮,大便溏泻,舌淡苔白,脉沉弱,多属虚火。可加沙参、熟地、白术、白芍、山药、淡竹叶等,益气养阴,清降虚火。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三次服用。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溃疡愈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随访一年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减轻50%以上,一年中溃疡复发次数减少50%以上。无效:溃疡未愈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者已经治愈,但一年中复发次数不减少,再用此方加减治疗仍然不能控制复发。

    2.2 治疗效果 56例中痊愈36例,占64.29%;有效16例,占28.57%;无效4例,占7.14%;总有效率92.86%。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33岁,初诊于1999年11月。主诉:反复性口腔溃疡伴发热3月余。刻诊:查T38.5℃,口腔粘膜多处赤红并糜烂,疼痛难忍,伴口臭,进食困难,口干欲饮,便干溲赤。舌质红,脉濡数。辨证为邪恋阳明、少阳二经,热毒上熏口舌,伤及气阴。治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为主。
, 百拇医药
    方药:人参15g,知母20g,生石膏30g,柴胡12g,香薷15g,淡竹叶15g,生地20g,黄芩12g,白术15g,甘草6g。

    二诊:上药3剂,口腔粘膜炎症减轻,疼痛减轻,热退,仍口干多饮,舌质红,脉濡。邪热已敛,犹防复积。宜轻消疏散,益气养阴。

    方药:人参15g,知母20g,粳米30g,薄荷30g,口芪30g,麦冬15g,生地20g,葛根30g,芦根15g,甘草6g。

    服药3剂,余症痊愈。随访半年未再复发(方中人参可用太子参或孩儿参各30g代替)。

    4 讨论

    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疮”范畴。其发生多为过食肥甘厚味,或口腔不洁,复感外邪,邪郁化火,伤阴耗液,病及心肾,致心脾肾俱热,实热炽盛,上炎于口腔而发病,此多为实火。再由素体阴虚,或久病不愈,暗耗真阴,伤及心肾,阴损及阳,致心脾肾俱虚,虚火上炎,熏灼于口而成病,此多属虚火。祖国医学认为:“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疮;胃气弱,谷气少,虚阳上发而为口疮……”。“咽喉口腔诸病,皆属于火”。这充分阐明本病是因心脾肾三脏功能障碍,导致气阴不足,火热内生,热毒不得发散,攻冲上焦而致。当心脾肾功能得以调节和恢复,人体的生理功能亦随之协调,故以“益气养阴,清热泻火”为治疗大法,采用人参白虎汤加减治疗。方中除具有清热解毒,清心降火的石膏外,还具有益气清热,健脾和中的粳米、甘草,更具有益气补肾,滋阴降火的人参、知母,使全方清解火热的同时,还固阴不伤正。根据火热虚实进行辨证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单位:650000云南金花针织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收稿日期:2003-04-18)

    (编辑 曲全), http://www.100md.com(马晓梅)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清热剂 > 清气分热 > 白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