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中药药市 > 品种分析
编号:10403509
三七价升探因
http://www.100md.com 2004年5月1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40期
     从2004年1月开始,廉桥药材市场三七俏销,批量与零售交易均显活跃,价格出现明显回升。2月,走动进一步加快,市价再呈跳跃式上升。以80头三七为例,价格从2月中旬的58~62元(公斤价,下同)迅速上升为3月中旬的78~80元,接着又连续攀升为4月上旬的85~90元。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价格上升了28元,升幅达47%。其它各等级三七价格也相应地大幅度上扬。安徽亳州、河北安国、广州清平、四川成都、江西樟树等全国各大药材市场三七价格也同期普遍回升。据统计,其它药材市场三七价格升幅平均达到50%。由于市场走动畅快,而来货量不断减少,价格呈持续上升之势,使三七成为药市中为数不多的明星,引起众商瞩目。三七价格缘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幅攀升?笔者经过市场和产地调查,并据个人经验,总结归纳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以图抛砖引玉,供药界同仁一起探讨。

    一、需求增加

    三七是我国名贵大宗中药材,也是中药材出口的拳头产品,它具有止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多种功效,据最新研究发现,三七具有抗疲劳、抗缺氧、抗衰老、降低血糖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保健和滋补作用,为三七的销售进一步拓宽了空间。
, 百拇医药
    随着其应用价值的新发现,使用领域不断向化工、饮食、保健品等多种行业扩展,全国有上百家企业用三七作原料。据了解,光是国内几家大型企业,如广州白云制药厂、云南白药集团、北京同仁堂等知名企业每年需求量就要达到1000吨以上,加上其他用料企业,全国工业用三七的年需求量在2000吨以上。与上世纪50、60年代相比,工业用三七的需求量已递增了100倍。可以看出,投料用三七的增长,在三七销量的增长中占据主导地位。

    对湖南廉桥药材市场的调查显示,上世纪90年代初,全市场三七销量在100吨左右,当时专营三七的经营户只有3家。而近年来,全市场的年销量达到200吨左右,年销量以6%~10%的幅度增长,专营户也从3家增加到了10家。据有关调查,计划经济解体以后,除工业用三七主要在产地收购外,全国三七的销售渠道主要通过各大药材市场购销,尤以安徽亳州、河北安国、广州清平、广州普宁、四川成都、湖南廉桥和江西樟树为三七的主要集散地。其中,安徽亳州、河北安国、广州清平药市的年吞吐量均在400吨左右,合计为1200吨,其余市场共为1000吨,以此推算,全国三七市场总销量应为2000吨左右,这一数字与1993年相比增长了一倍,与市场调查结果亦相吻合。
, 百拇医药
    三七出口一直呈增长趋势。近年来,出口到日本、韩国的数量增幅比较大,仅日本一家公司年需求量就达到300~500吨。此外,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是传统销区,销量稳步增长。欧美等新区销量也日渐增长。在产地,有外资及合资企业投资兴建三七基地,国内也有多家大型企业投资建立规范化种植基地。按照GAP要求不断提高三七质量将是出口量增长的强大驱动力。

    二、产量减少

    由于三七的用量不断增长,而产量跟不上,上世纪90年代初,三七一直处于较高价位。仍以80头三七为例,从1993年至2003年,这11年的价格分别为180~190元、160~170元、150~160元、130~140元、110~120元、80~90元、70~75元、60~65元、55~60元、45~45元、50~52元。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11年间三七的价格是以10%~20%的下降幅度逐年递减的,前6年处于较高价位,后5年走低。由于前6年的价格较为理想,因此保持住了一定的种植面积,基本能保证后5年的需求,产销处于平衡状态,而后5年价格处于成本价左右或低于成本价,药农的种植积极性明显下降,以致栽种面积逐年减少,近两三年的种植面积减少更加显著,直接导致全国三七总产量连年递减,这意味着三七产量的低放量期就要来临,同时也预示着三七价格也将相应进入一个新的成长期。
, 百拇医药
    三七的栽培技术难度较大,投入也较高。尽管近年三七种植技术不断提高,亩产量可达到100公斤左右,但技术必须跟管理配套,如果疏于管理,不施肥、不治虫,高产量还是难以实现。如若遇上一些灾害性气候,则产量更要受到影响,每亩产量大概只能达到60公斤左右。据了解,三七亩成本一般要5000元左右,如果风调雨顺,技术管理跟上,亩产能达到100公斤。如果价格在80元,农户基本可以承受并愿意种植;但如果低于80元,则种植的积极性就要大大受挫。这是因为,三七生产周期在3年以上,具备了以上条件,每亩可收入8000元,扣除成本5000元,还剩3000元,平均每年收入1000元,这跟种植一般经济作物的收入相差无几。但药材价格不如其它经济作物稳定,存在的风险比较大。从近5年来看,种三七的效益已低于种粮,甚至低于成本,种三七已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因此,造成种植面积连年缩减。如毗邻文山的广西靖西县,80年代三七生产发展较快,近几年已少有问津,因种荔枝的效益远远高于三七,故很多药农改种了荔枝树。去年,三七种苗降至30元的低价,就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三七生产还有一个地域性和不可重茬的问题。三七适宜生长在低纬度地区,需冬暖夏凉的气候条件,土壤含水量在22%~24%为适宜,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长,加之不能重茬,种过三七的地块要经过3~5年后才能再种,否则易生病虫害。据了解,三七产区文山州的9个县市,已有6个县的土地基本上种过头茬,不能再种,这对产量造成的影响较为严重。该地区三七的在地面积已由最高时候的15万亩,下降到目前的10万亩,减少了三分之一。
, 百拇医药
    三、库存减薄

    三七价格快速上升的导火线是直接由投料的工业企业拉动的。还在去年10月,三七刚刚产新以后,有数家大型制药企业便捷足先登,纷纷深入产区,悄悄拉开了三七收购的序幕。先从剪口、无数头等价格低廉的规格收起,这些规格收净后,继而向60头、120头和100头等规格挺进,后期连80头三七也尽收囊中。至2003年年底,这些规格的货源在市面上已少见踪影。到2004年1月,小支头价格已与大支头价格相差无几。这时候,参与收购的厂家都已收有一年或超过一年的存货。这令他们松了口气,并暗暗庆幸自己打了个大胜仗。因为前几年三七价低,货源较充足,厂家多随用随购,基本没有储存货源,库存大多已接近零。而今,他们以敏锐的眼光和市场洞察力发现三七的社会存量减少,价格必将进入上升的临界点,故当机立断,及时补进,从而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厂家的介入,小支头三七价格上升,使产地和远地的一些等待三七价升的大户也嗅到了涨价的信息,随后即开始大量囤积,他们的囤货多是大支头三七,价格在60元左右。因产地多年陈货已基本销空,大户已积聚了相当资金,同时,外地一些有实力的商家也乘机而入,并动用巨额资金收购。据说,囤压上吨货物者不是个别户。
, 百拇医药
    再看市场,问及经营三七多年的专营户,今年涨价为何不多压点货?大多数商家说,对今年三七涨价史料未及,就连经营几十年三七的商家也没有预料到。据反映,2003年三七产量是十几年来最高的一年,总产量达到8000吨。大家都想到2003年产新后不会涨价,要涨至少要到次年产新以后,因2004年的产量将大大减少。不料,企业先入手,待到想要入手时价格已经上扬,所以导致很多人不敢进大货。在廉桥药材市场,库存的低价货已不多,一般户只有2~3吨,而且在涨价时销出了一部分,剩下的加上少量补足货源,全市场三七存量不足50吨。

    综上所述,全国三七正常年产销量应在5000~6000吨,去年产量为8000吨,加上少量库存,不足一年半的销量。据有关业内人士称,三七产量在近三年内将逐步递减,原因是前几年大面积减种所致。今年的产量也将大幅减少,估计在3000~4000吨,加上库存可以维持两年的销量,到2005年底可能出现缺口。至2006年,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今、明两年是三七价格走向高峰的过渡期,2006年将达到高峰价。因为即使今年三七扩种,产品也要到3年后才能供应市场,况且受种苗限制,大面积扩种已无可能,故产量不会大增。眼下在产地,三七走势依然畅旺,有外商大单敞开收购,因价格较理想,药农多愿意出售,存有大货者已不多见。国内多家龙头企业也已与药农签订了收购合同,40~60头三七最低保护价为110~115元,此价高于目前市场价。由于三七人气不断高涨,众商看好后市,存货者并不急于出售,使市面货源更显紧缺,其中尤以小支头货源稀少。小支头货少价升,将进一步推动大支头价格的上扬。

    三七历经10年价格下滑的过程,完成了自身产销存三方的调整,业已具备由低价位向高价位转化的条件,市场形势产生了质的变化。如今,三七步出低谷,是水到渠成的事。当然,促使这次三七价格回升不能排除人为因素的参与,假如有的话,这也只能说明这种炒作顺应了三七涨价的规律,是智者的杰作。, 百拇医药(赵 辉)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类 > 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