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司机
编号:10526565
哪些驾驶员有“事故倾向性”
http://www.100md.com 2004年6月14日 《现代护理报》 2004.06.14
     本报讯 (张立文)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道路安全,口号是“道路安全防患未然”。为什么将道路安全定为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如何改善道路安全状况?

    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殿武博士介绍说,道路安全问题是公共卫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道路伤害也是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当今世界上,道路伤害已成为对人类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第一公害”,被称为“永不休止的战争”。据资料统计,在我国,道路伤害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和青年人群的首位伤害死因,在道路伤害死亡人数和道路伤害死亡率上,我国都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刘殿武博士认为,尽力避免道路伤害,除了要改善交通环境,加强交通管理力度,开展法规教育和安全教育外,保证驾驶员的心理健康也是预防道路伤害的一项重要措施。

    专家经调查测试发现,易发生事故的驾驶员往往具有潜在的、特定的心理特征,即“事故倾向性”,使其比一般驾驶员更容易发生事故。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心理状态有:盲目自信,思想麻痹,出现异常时感到出乎意外,表现惊慌失措,束手无策;侥幸心理,图省事,怕麻烦;注意力转移导致决策匆忙,忙中出错;骄傲自大,过高地估计自己,对出现的异常情况满不在乎,对危险不易察觉;对工作有厌倦感,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活动能力低下;情绪不良,情绪波动反常,好走极端,控制能力减弱。

    驾驶员在愤怒、悲哀、忧愁、恐惧时,感受性、理智性降低,拙于观察和思考,在这种情感支配下驾车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刘殿武博士举例说,许多人开车“斗气”就是一种不良情绪。在这种情感状态下,人的分析能力受到抑制,控制自己的能力减弱,往往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动的意义和后果,结果造成事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加强道德修养,以健康的驾驶心理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是对驾驶员的素质要求。”刘殿武博士强调说。,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