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肾脏内科 > 肾病信息 > 中医中药
编号:10418718
中医治慢性肾衰
http://www.100md.com 西部肾病网
     中医对慢性肾衰是如何认识的?根据CRF常见的原发病、演变经过、临床表现和预后情况,一般认为中医古代文献中关于本病的描述,散见于水肿、呕吐、癃闭,虚劳、肾风、溺毒、关格等病证之中。本病多是水肿、淋证、消渴、尿血、眩晕等病迁延日久的结果。诸证消退后,长期呈虚劳的表现,其后期呕吐常与癃闭并见,再结合本病的严重预后,故应属于中医“关格”的范畴

    从中医角度讲,慢性肾衰的病因是什么?

    一般认为本病主因与脾肾虚损有关,诱因则责之于外邪与过劳。张镜人论及本病病因时指出,一是外邪侵袭,因多数病人由风水发展而来,部分患者虽无风水史,但有反复感染风热和湿热的病史,二为脏腑虚损,由于其他慢性病、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六淫侵,袭、七情所伤、劳倦过度、药物损害、房事不节以及肾虚或年老肾气自衰等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削弱机体正气,使抵抗力下降,阴阳平衡失调,加之外来风热、湿热等乘虚内侵脏腑所致。
, 百拇医药
    慢性肾衰的病机是什么?

    许多学者认为CRF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正虚包括气、血、阴、阳的虚损,实邪有湿浊、瘀血和痰,可伴有水停为患,有时兼夹外邪。其演变过程,往往因实致虚,继而在虚的基础上又产生实邪。

    (1)外邪侵袭:肾病久治不愈,脏腑功能下降,气血阴阳虚衰, 卫 外无力,易遭外邪侵袭。或为风邪所伤,肺气不宣,治节失职,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三焦不利,湿浊阻滞,伤及脾土;或因素体中阳不足,风寒冷气乘虚侵入胃肠,寒实搏结中焦,使胃失和降,胃气上逆,阻抑小肠,不能分清泌浊;或因痰湿内盛,邪热入里,肺热壅盛,痰热搏结,阻塞肺络而致气喘不能卧;或因居处潮湿,涉水冒雨,水湿内侵,阻滞中焦,脾失健运,气血化源不足,水湿困阻脾阳,甚或脾损及肾,脾肾阳虚,水湿浊邪不得运化,阻滞气机变生诸证。

    (2)烦劳过度: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疲劳过度 则损伤脾肾;酒 色过度,早婚多育,损伤肾气,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暖土,脾肾两虚。脾虚则呕恶不食,肾虚则不能化气行水,湿浊弥漫,波及他脏,最后五脏俱败。
, 百拇医药
    (3)饮食不节:饮食不节包括暴饮暴食、长期饥饿、偏食、饮酒过度等,都会损伤脾胃,使其消磨水谷、化生精微、生养气血功能受到影响。若脾胃长期受损,必致气血来源不足,后天无以充养先天,故肾脏亦损;肾伤则腰府失养,水之气化不利,故见腰痛、水肿等症;另外,脾胃虚损,饮食不化精微,反为湿浊。湿浊壅塞三焦,正气不得升降,而见呕吐不止和小便闭塞不通。

    (4)情志所伤:长期情志不舒,忧思恚怒,肝失疏泄,肝气郁结,三焦气机不畅,一则横逆而克脾土,肝脾不和,脾失健运,水湿泛滥;一则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利,可发生气滞血瘀,或肝郁日久,郁而化火,肝火灼伤肾阴,导致肝肾阴虚。

    (5)失治误治;如在原发病治疗中,治不得当,迁延日久,或妄投苦寒伤中败胃之品,脾失健运,脾阳虚弱,伤及肾阳;或妄投辛热,伤津耗阴,肾阴亏损,进一步导致气阴不足;或只注意肾外疾病的治疗,而忽视了对肾脏的调理,造成肾气损伤;或用有毒药物伤及脾肾,致使脾失健运,肾失气化,水湿阻滞,浊毒内生。由于阴阳互根,脾肾气虚或脾肾阳虚必然要阳损及阴,形成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的局面。同时睥肾虚损也要波及肺、肝、心三 脏。肝肾阴虚者,也会逐渐阴损及阳,形成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的局面。肝肾亏损必然波及肺、脾、心三脏,与脾肾两虚的结果相同,最后五脏俱衰。外邪、水气、湿浊、瘀血等实邪由脏腑虚损发展而成,但一旦停蓄留滞为患,又会反过来影响正气的升降出入,加速原来虚证的发展,因此实邪虽属标证,却是导致疾病恶性循环的关键。综上所述,CRF的病机错综复杂,虚实并见,阴阳失调,寒热交错,病位广泛,可涉及五脏和胃、肠、三焦、膀胱等多个脏腑。其 中脾肾衰败,湿浊水毒潴留是病机关键。
, http://www.100md.com
    慢性肾衰的常用治法有哪些?

    辨证论治是中医特色之一,虽同是CRF,但临床表现不同,辨证分型不同,所以治疗方法也不相同:

    (1)健脾益气法:CRF属于脾虚,或脾肾两虚,以脾虚为主者,症见全身乏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口中尿臭,腹胀便溏,或面浮肢肿,舌质淡有齿痕,脉沉无力,可用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等加减治疗;脾虚湿困者用胃苓汤加减以运化脾湿;偏于肾气虚者,用金匮肾气丸加参芪之品。

    (2)温补脾肾法:证属脾肾阳虚而症见 水湿泛滥,腹胀尿少,畏寒肢 冷,面色讽白,恶心呕吐,口中尿臭,身疲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胖嫩,脉沉弱者,可用附子理中汤、金匮肾气汤、济生肾气汤、真武汤等淡渗利湿,温补脾肾。

    (3)滋养肝肾法;证属肝肾阴虚或阴虚阳亢而见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口中尿臭,手足心热,足跟疼痛,皮肤干燥,烦躁不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者,可用归芍地黄汤、六味地黄汤、二至丸加减以滋补肝肾:用镇肝熄风汤、三甲复脉汤滋阴潜阳;肝阳上亢者用天麻钩藤饮平肝潜阳。
, 百拇医药
    (4)益气养阴法:证屑脾肾气阴两虚而见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口粘口干,饮水不多,口中尿臭,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质稍红,边有齿痕,脉沉细,用参芪地黄汤、大补元煎、麦味地黄汤、保真汤、生脉散等加减。

    (5)阴阳并补法:脾肾阳虚而阳损及阴,或肝肾阴虚而阴损及阳,形成阴阳两虚,临床见面色讽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全身水肿,腹胀纳差,口渴而不喜多饮,或身有畏寒而手足心热,或上热下寒,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沉细无力,可用济生肾气汤合左归丸、参芪桂附麦味地黄汤等加减治之。

    (6)通腑泻浊法:通腑泻浊是指用大黄等泻下药口服或保留灌肠以荡涤肠胃积滞,使湿浊水毒之邪从大便而出,从而起到降低肌酐、尿素氮的作用,其适应证较广,但一般主张早期应用,代表方有温脾汤、大黄附子汤。

    (7)化浊降逆法:湿浊壅阻中焦,正气不得升降而见胃脘胀满,不欲饮食,恶心。呕吐,嗳气。脾阳虚,湿浊寒化,可用吴茱萸汤、二陈汤、人参半夏汤等温化湿浊;湿浊化热,舌苔黄腻者,用黄连温胆 汤、半夏泻心汤、苏叶黄连汤、甘露消毒丹、三仁汤等加减,辛苦合化,气逆较甚者,可用旋覆代赭汤。
, 百拇医药
    (8)活血化瘀法;有瘀血 征象而 见面色晦黯,唇色发紫,肌肤甲错,舌质黯有瘀斑或瘀点,脉弦涩,可用桂枝茯苓丸、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抵当丸、丹参注射液等治疗。

    (9)利水逐湿法:水湿潴留而见颜面及四肢浮肿,甚则周身浮肿,按之如泥,尿少尿闭,胸腹满闷,口中尿臭,恶心呕吐,舌淡苔滑腻,脉滑,一般用五苓散、五皮饮、胃苓汤等加减。气(阳)虚者用实 脾饮、防己黄芪汤、济生肾气汤、苓桂术甘汤加减。气滞用大橘皮汤、茯苓导水汤等加减。阴虚者用六味地黄汤加车前子、牛膝等。

    (10)熄风止痉法:邪热炽盛,灼伤阴津,水不涵木,肝风内动,而 见手指蠕动,神倦,甚则四肢抽搐,用羚角钩藤汤、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等加减。上述10种治法在CRF稳定阶段正确运用,可改善病情,缓解症状。

    慢性肾衰正虚诸证如何辩证论治? 正虚是指气血阴阳亏损和脏腑功能障碍,尤以脾肾两虚为主,可分为脾肾气(阳)虚、脾肾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四型分别论治。
, http://www.100md.com
    (1)脾肾气(阳)虚: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纳少腹胀,腰酸,腿 软,口淡不渴,大便不实,夜尿清长,甚 则畏寒肢冷,腰部发冷,脉象沉弱,舌淡,有齿痕.治法:益气健脾补肾。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合二仙汤加减:木香l0g,砂仁10g,党参15g,茯苓20g,白术12g,炙甘草6g,制半夏12g,陈皮l0g,仙茅l0g,仙灵脾10g,巴戟天l0g,黄芪 15g,山药15g。若见形寒肢冷,面色讽白,腰膝酸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或夜尿多,舌淡体胖有齿痕,脉沉细或沉迟,脾肾阳虚较甚者,可改用实脾饮或金匮肾气丸加减以温补脾肾。此型多见于CRF早期,水气、瘀血之症未露,浊邪滞留之症不甚,以虚为主者。用药但求平和,补气不可壅中滞邪,温肾不可伤阴化燥,更不可妄投寒凉攻下之品,否则易变生他证,加重病情。

    (2)脾肾气阴两虚;面色少华,气短乏力,腰膝酸软,皮肤干燥,饮水不多,或有手足心热,或有手足不温,大便稀或干,尿少色黄,夜尿清长,脉象沉细,舌淡齿痕。治法:益气养阴。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味;人参10g(另煎),黄芪30g,熟地黄15g,茯苓15g,山药20g,丹皮10g,山萸肉10g,太子参20g,麦冬30g,枸杞15g,当归12g,陈皮 10g,砂仁10g。若脾气虚较明显而面色少华,纳呆腹胀,便溏者,可配合香砂养胃汤以健脾益气;若以肾气虚为主而见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者,可配合金匮肾气丸以温补肾气,若气阴不足,心慌气短者,可 合用生脉散益心气、养心阴。益气养阴之品有滞中碍胃之虞,尤其对CRF者,本有脾胃虚衰,湿浊潴留,用之不当,易加重病情,造成浊毒滞留为患,故应用中,应佐以宽中行气之药,以防扶正留邪。
, http://www.100md.com
    (3)肝肾阴虚:头晕头痛,口舌干燥,渴喜冷饮,五心烦热,全身乏力,腰膝酸软,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淡红无苔,脉沉细或弦细。治法:滋补肝肾。方药:杞菊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味,枸杞15g,菊花15g,熟地20g,山药15g,山萸肉10g,茯苓15g,丹皮10g,泽泻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首乌18g,炒杜仲12g。若肝风内动、风阳上扰而见头痛眩晕心烦者,可用羚角钩藤汤、天麻钩藤饮加减以镇肝熄风。此型患者临床多伴高血压和瘀血症状,治疗时必须注意控制高血压的发展,改善瘀血症状,减轻高血压和瘀血对肾脏的损伤。

    (4)阴阳两虚:极度乏力,畏寒肢冷,手足心热,口干欲饮,腰腿酸软,大便稀溏,小便黄赤,脉象沉细,舌淡白胖有齿痕。治法:阴阳双补。方药;全鹿丸加减(《景岳全书》):鹿角胶(片)10g,巴戟天10g,紫河车粉5g(冲服),冬虫夏草3g,仙灵脾10g,肉苁蓉15g,绵黄芪15g,炒熟地20g,山萸肉10g,枸杞子15g,云茯苓15g,怀山药10g,怀牛膝20g,车前子15g(布包),当归15g,陈皮10g。本型患者由于阴阳两伤,病情较重,变化多端,治疗时宜谨慎。用药过于峻猛,则耗气伤液,正虚更甚;过于苦寒,则伤中败胃,浊邪由生;过于辛燥,则竭阴亡阳,阴阳离绝,生命危矣。
, http://www.100md.com
    慢性肾衰邪实见证如何辨证论治?

    在CRF发展过程中,在正虚的基础上产生各种病理因素,构成了邪实的一面,可分寒湿阻滞、湿热中阻、水气不化、瘀血内停四型分别论治。

    (1)寒湿阻滞:畏寒倦卧,恶心呕吐,口中尿臭,口淡口粘,胸脘痞满,大便秘结,舌淡体胖苔白腻,脉象沉细。治法:温阳降浊。方药:温脾汤合二陈汤加减:大黄10g(后入),人参10g(另煎),甘草6g,干姜6g,附子9g,陈皮12g,半夏12g,茯苓15g,枳实10g,厚朴10g。本型属阳虚浊阻,正气已伤,治疗上需扶正祛邪。

    (2)湿热中阻:口中秽臭,口苦口粘,胸脘痞闷,腹胀纳呆,或心烦失眠 ,便秘,或大便秽臭,舌质红,边尖 有齿痕,苔黄厚腻或干燥,脉弦数或弦滑。治法:清热化湿。方药:黄连温胆汤合苏叶黄连汤加味:黄连10g,姜半夏12g,陈皮12g,茯苓15g,枳实10g,竹茹10g,生姜6g,苏叶10g,甘草6g,砂仁10g,薏苡仁30g,大黄10g。本型的关 键是湿浊化热,根据“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原则,治疗始终不离开利湿之剂,使湿从下行。湿为阴邪,虽有化热之象,但不宜过投苦寒伤阳之品。
, 百拇医药
    (3)水气不化:水肿腰以下尤甚,胸腹胀满,畏寒肢冷,腰膝酸 软,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舌淡 苔腻,脉沉迟或沉细。治法;温阳化气行水。方药:济生肾气汤合实脾饮化裁:熟地10g,山药15g,山萸肉10g,茯苓及皮各30g,丹皮10g,泽泻10g,肉桂6g,附子12g,牛藤20g,车前子30g(布包),干姜6g,白术10g,大腹皮12g,木瓜12g.水肿常为CRF后期的表现,此时病情较重,变证较多,常有心衰肺水肿等,治疗较为棘手,必要时需配合西药抢救。

    (4)瘀血内停:面色晦暗,唇色发紫,腰痛,肌肤甲错,女子月经延期或闭经,舌质紫黯有瘀斑或瘀点,脉沉涩。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2g,红花10g,当归15g,川芎l0g,赤芍10g,牛膝20g,柴胡9g,枳壳10g,桔梗10g,郁金10g,黄芪30g,益母草15g,甘草6g。本型多由病程日久而致,正气已虚,因此治疗不可但事活血,活血应注意扶正,或在扶正时佐以活血。

    如何应用中医治疗促进氮质排泄?
, 百拇医药
    中医中药促进氮质排泄可有以下几种治法:

    (1)攻补兼施法:祛毒汤(经验方):大黄10g(后入),附子10g,党参15g,黄芪30g,当归15g,枸杞15g,山药15g,薏苡仁30g,砂仁10g,车前子15g(布包),石韦30g,茯苓15g,丹参18g,益母草15g,水煎服,每日1剂,大便每日保持2~3次,若服后大便次数过多(超过4次),应减少大黄用量,甚至停用;若大便不通,可增加大黄用量。诸药集通腑泻浊,活血化瘀,利湿祛浊,健脾补肾,温阳益气于一方,适用于慢性肾衰脾肾两虚,湿浊内停,瘀血阻滞者。该方能通腑泻浊,增加氮质排泄,减轻肾脏负担;健脾和胃,利湿祛浊,改善消化系统功能;温肾益气,活血利水,维护肾功能。湿浊水毒是本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本方攻可以祛邪,补可以扶正,扶正即所以祛邪,故名祛毒汤,本方可长期服用。

    (2)通便逐水法:常用舟车丸3—9g,分次温开水送服,先服3g,1小时后若大便已畅,不必再服,若大便仍不解可再服3g,如此每日可连服1~3次,但用1~2天后应停止数天再服,以免伤正。本法适用于大小便闭者,目的是增加氮质和水分的排泄,小便尚多者忌用。血透病人无尿而脱水不理想时,可用本方辅助治疗。
, 百拇医药
    (3)中药灌肠: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服药困难者,可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常用方:清氮汤(经验方):大黄15~30g,附子15g,蒲公英30g,丹参30g,生牡蛎30g,水煎浓缩至150~200ml灌肠,保留1小时,每日1—2次,连用7~10天,即能见效,停3—4天可再用。若连用时间过长,易引起肛门红肿,可用红霉素眼 药膏外涂。中 药灌肠,一方面刺激肠粘膜,使肠道充血,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体内氮质随肠道分泌液排出体外;另一方面,通过

    泻下和解毒作用,加速食物残渣排泄,抑制胃肠道菌丛的生长,从而减少肠腔内蛋白质的分解,使肠源性氮质吸收减少。主要作用是通过泻下使一部分氮质从肠道排出体外。

    如何运用中医中药改善胃肠道症状?

    (1)和胃降逆法:二陈汤合苏叶黄连汤:姜半夏l0g,茯苓15g,陈皮l0g,黄连3~6g,苏叶l0g,生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本法有止吐开胃之功,适用于呕吐不止,嗳气频作,纳呆腹胀者。若遇呕恶频作,药难受纳之际,以少量浓煎液频频呷服,常显奇功。方中陈皮含钾量较高,高血钾症或无尿病人慎用.
, 百拇医药
    (2)涩肠止泻法:尿毒症性肠炎引起大便泄泻不止,大便每日5次以上者,不仅引起气液两伤,而且导致电解质丢失,并造成负氮平衡,加重病情。治疗尿毒症性肠炎常以涩肠止泻药物如肉豆蔻、诃子、罂粟壳、赤石脂、乌梅、禹余粮等为主组成方剂。脾胃虚寒,肠失固摄者用真人养脏汤;脾胃气虚,兼挟寒湿者用香砂六君子汤,湿热下注,热迫大肠者用葛根芩连汤。

    如何运用中药治疗各种合并症?

    (1)神昏抽搐者;由于阴虚阳亢,肝风内动者常伴有高血压,可用大定风珠或羚角钩藤汤加减以定风镇惊;因湿浊上蒙心窍者,多伴有脑水肿或呼吸不畅者,常用苏合香丸合指迷茯苓丸涤痰开窍。

    (2)出血者:由于血热妄行者以犀角地黄汤加减以清营凉血,伴有实结者 用清营解毒 通利前后法,药用水牛角、生地、升麻、丹皮、蚤休、天花粉、车前子、枳实、生大黄、合成牛黄。
, 百拇医药
    (3)血压下降者:多为元气衰微已达极点,阴阳有离决之势,用参附汤、参附龙牡汤、 独参汤、生脉散 等以益气回阳,固脱复脉。

    (4)酸中毒者:CRF代谢性酸中毒之轻者,临床表现为呕吐、恶心为主,舌质黯淡体胖,苔白腻或薄白,脉弦滑。中医辨证为寒湿中阻,胃气上逆,中药用加味茱柿汤:吴茱萸10g,柿蒂10g,党参15g,生姜10g,半夏10g,陈皮10g,枳壳10g,郁金10g,丹参10g,水煎服,每日1剂。该方能温中散寒,和胃降逆,方义与和胃降逆法相似,适用于酸中毒之轻者。若二氧化碳结合力<15mmol/L者,不宜单用本方,应配合静滴碱性药物。

    如何使用中医中药防治腹膜透析并发症?

    腹透过程中常出现各种并发症,中医药防治腹透并发症有较好疗效。

    (1)低蛋白血症:腹透过程中常伴有血浆蛋白丢失,出现低蛋 白血症,食欲不振等,表现为脾肾阳虚,气血亏 损之证。治宜健脾补肾,益气养血,用人参养荣汤加减:人参10g(另煎),黄芪30g,熟地24g,茯苓20g,怀山药20g,白术15g,当归15g,五味子6g,枸杞159,白芍15g,陈皮l0g,肉桂1~3g,甘草6g。食欲不振者加炒谷麦芽各30g,鸡内金10g。此方对提高血浆蛋白有较好的作用,一般经治疗2个月后,血浆蛋白可逐渐回升。
, http://www.100md.com
    (2)腹胀、腹痛:腹胀、腹痛是腹透中的常见并发症,治宜健脾助运,行气止痛,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木香9g,砂仁9g,陈皮9g,半夏12g,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2g,白芍15g,乌药12g,元胡12g,川楝子12g,甘草6g。除腹膜炎引起的腹痛外,一般服上方3~5剂,腹胀、腹痛即可缓解。

    (3)腹膜炎:是腹透中的严重并发症。常有发热,腹痛拒按,腹肌紧张,透出液混浊,并能培养出细菌。中医辨证为脾湿内蕴,郁久化毒。治疗除在透析液中加入相应的抗生素外,常配合清热解毒、化湿行气、活血化瘀中药:双花30g,公英30g,连翘15g,枳实l0g,厚朴12g,元胡l0g,丹皮l0g,生地15g,赤芍15g,桃仁10g,红花l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4)腹泻:腹透后患者常表现腹泻,呈水样便,每日5—10次,多为脾肾阳虚,滑脱不固。治宜温补脾肾,涩肠固脱,用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味:附子9g,干姜6g,白术12g,补骨脂12g,五味子6g,吴茱萸10g,煨肉豆蔻6g,诃子9g,罂粟壳6g,党参15g,茯苓6S,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3~5剂即能止泻。
, 百拇医药
    (5)皮肤瘙痒:在腹透患者中常见,表现为全身皮肤干燥或奇痒,常因搔抓而破皮,影 响睡眠。中医辨证为 血虚生燥,肌肤失养,用四物汤加味治之:当归15g,生、熟地各20g,白芍15g,川芎l0g,鸡血藤30g,秦艽12g,白鲜皮30g,蝉衣l0g,荆芥10g,防风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6)骨痛,表现为骨骼隐隐作痛,或阵发性针刺样痛,坐卧不安,证属气血凝滞,络脉不通,治以益气活血通络,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熟地15g,赤芍15g,川芎 10g,鸡血藤30g,牛膝20g,骨碎补15g,狗脊12g,威灵仙15g,水煎服,每日1剂。

    如何运用中医中药防治血透并发症?

    (1)透析失衡综合征:该征是血透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焦虑、视物模糊、出大汗等症状,中医辨证为清浊相干、水气上犯,给予五苓散3~6g冲服,以温阳利水,转输脾气,治其蓄水上逆之证。
, 百拇医药
    (2)心包炎和心包积液:透析过程中出现心包炎和心包积液,患者会出现胸闷,憋气,不能平卧,稍有活动即咳嗽气喘,转动不能,食不进,夜不寐,甚则呕吐不止,舌苔白滑或白腐,脉细数,证属水气凌心射肺,治以温阳化气,泻肺利水,方用生脉散合苓桂术甘汤及葶苈大枣泻肺汤:红参10g(另煎),五味子6g,麦冬30e,茯苓30g,桂枝12g,白术15g,甘草6g,葶苈子15g,大枣10枚。畏寒肢冷者加附子10s,干姜6g。该方有强心利尿、消除心包积液的作用,比洋地黄类药物安全有效。

    (3)贫血:长期血透病人,几乎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且逐渐加重,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呼吸困难,全身酸痛,步履艰难,面色晦黯,口唇苍白,脉细数或弦细,舌淡苔薄白,体胖。证属脾肾气虚,精血不足,治以健脾补肾,养血填精:红参粉2g,每日2次;再用六昧地黄汤加味:生、熟地各15g,山萸肉12g,山药15g,茯苓15g,泽泻10g,丹皮10g,生黄芪30g,当归15g,赤、白芍各15g,水煎服,每日l剂,分两次服。长期服用本方,血色素可以上升。
, 百拇医药
    (4)肌痉挛:多由超滤量过大或低钙引起,以小腿部和手指常见,中医认为津液暴脱,气血不足,筋脉失养,用芍药甘草汤补血养阴,缓急止痛,若阴阳两虚者,可合用附子理中汤。

    除口服中药外,还有哪些中医疗法可用于慢性肾衰的治疗?

    除了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治CRF以外,中医尚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可用于CRF的治疗。这些方法既可作为主要治疗方法,也可以作为辅助方法。

    (1)中药保留灌肠:中药保留灌肠是中医治疗CRF的一种重要方法,特别适用于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而不能服药的病人。灌肠所用的药物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①通腑泻浊类;大黄、芒硝;②重镇安神类:牡蛎、龙骨;⑧温阳类:肉桂、附子;④清热解毒、燥湿化浊类:蒲公英、山栀、土茯苓、六月雪、槐米、蛇舌草、石韦等;⑤活血化瘀类:丹参、桃仁、红花、益母草、川芎、赤芍等。另外,有的还配以益气药人参、黄芪,有的还伍以行气药莱菔子等。泻下类药物,大黄为首选,其性味苦寒沉降,荡涤肠胃积滞,还有活血止血、健脾利胆、降压利尿等作用。用大黄灌肠治疗CRF的主要机理是通过大黄的泻下作用,促进肠腔中氮质的排泄。重镇类药物,牡蛎为首选,既能制约大黄泻下太过,又能增加灌肠液的渗透压,有利于周围组织向肠腔内分泌毒素。温阳类药物附子、肉桂对外周血管有扩张作用,能改善肠道血运,增加肾血流量,促进利尿。解毒类药物能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以阻断氮质代谢的肠—肝循环,且能促进肠蠕动。活血类药物能增加肾和肠壁血流量,提高肠壁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血中代谢产物向肠腔分泌。总之,中药保留灌肠能促进血液及肠管周围组织向肠腔中分泌代谢产物,并排出体外,从 而减轻了氮质潴留,减轻了健存肾单位的负担,缓解了临床症状,延缓了肾衰的进行性发展。
, 百拇医药
    (2)中药外敷:将肾衰外敷药物外敷于双侧肾俞及关元穴位,每3日换药1次,4次为1疗程,一般使用2—4个疗程,患者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机理一方面可能是药物通过刺激足太阳膀胱经和任脉的肾俞、关元穴位,从经络间接作用于肾;另一方面可能是药物通过肾区皮肤透入,直接作用于肾,即具有经穴位和经皮肤吸收的双重作用,从而达到温肾和络、利尿泄浊的治疗作用。

    (3)浴汗疗法;除大小便之外,汗液是机体排泄体内代谢产物的重要途径之一。有人用中药水煎 液 加入温水浸泡双脚,使周身汗出,取得一定疗效。Scr、BUN等代谢产物随汗液排出体外,在皮肤表面结晶的尿素霜消失,身痛减轻或消失。同时,随排汗量增多,尿量也自然增多。由于体内水分大量排出,浮肿迅速消退,氮质得以排出体外,恶心呕吐等症状得到改善,故本法是治疗CRF的非透析疗法之一。

    (4)饮食疗法:在西医LPD+EAA饮食原则的前提下,CRF病人应坚持清淡、易消化饮食,忌油腻厚味之晶,不宜食用羊肉、带鱼、海螃蟹等中医认为有发性的食物,兹介绍一则食疗验方:鲜鲫鱼1条,约250g重,去鳞及内杂,将独头蒜1头,松罗茶30g,砂仁10g放入鱼腹中,加适量水,不加盐及调料,煮熟,食鱼肉、蒜,喝汤,两天用完。本方具有健脾制水利尿之功。适用于各种肾性水肿,该方消肿满,除水湿,治疗尿毒症有一定效果。
, 百拇医药
    (5)针刺疗法;目前国内尚未开展,日本学者已试用。选用调节全身状态的穴位有:中脘、气海、膻中、孔最、足三里、三阴交、肾俞、心俞、三焦俞、风池,用于促进排尿的有:关元或中极、阴廉、肾俞、三焦俞;用于调整血压的有;中脘、百会、正营、玉枕、肩井。治疗结果表明,对稳定肌酐、尿素氮、血压以及增加尿量和改善临床症状

    等皆有疗效,针刺疗法对推迟血液透析开始时间完全可行。

    大黄治疗慢性肾衰的机理有哪些?

    大黄治疗CRF的机理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氮质代谢:CRF时健存肾单位日趋减少,肾脏清除肌酐、尿素氮等毒性物质的能力大为降低,因此需要通过肾外途径来消除或减少这些物质。胃肠道尤其是肠腔是肾外清除这些物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大黄通腑泄浊作用加强了肠道排泄毒性物质的能力,它能提高远段和中段结肠的张力,使其运动加强,并能抑制钠离子从肠腔转移至细胞内,使水分滞留于肠腔而促进排便。有人报道,以大黄为主灌肠治疗CRF,粪氮每日排出量增加0.8g,总氮排出量也增加,因此大黄治疗CRF的机理之一就在于增加粪氮排泄。
, http://www.100md.com
    (2)缓解肾组织的高代谢状态:CRF进行性发展有多个环节,残余肾组织的高代谢状态就是其中之一,这种高代谢状态促使健存肾单位细胞过度耗竭,导致了残余肾功能进行性恶化,进而发展至终末期肾衰。应用大黄治疗可明显减少氧耗量、糖异生量,降低残余肾的高代谢异常。因此,大黄除对全身氮质代谢的影响外,还选择性地抑制了肾脏,特别是肾小管细胞的高代谢状态,从而缓解了慢性肾衰的进展。

    (3)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系膜细胞在维持正常肾脏生理功能和肾脏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炎症和损伤条件下,系膜细胞增殖,伴有系膜基质增多。基质成分的改变,为肾小球硬化提供条件。因此,抑制系膜细胞异常增殖,有助于延缓CRF的发展。大黄可抑制系膜细胞的增殖,这种抑制作用无疑在延缓CRF的治疗中起一定作用。大黄除直接抑制系膜细胞生长外,还具有拮抗促肾生长因子对系膜细胞增殖的兴奋作用。此外,大黄还抑制 IL— 2的产生,而后者对系膜细胞有促进增殖作用,大黄对IL—2产生的抑制作用间接地加强了它对系膜增殖的抑制。
, 百拇医药
    (4)影响脂质代谢:脂质代谢紊乱是导致CRF进行性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临床研究中证实,大黄口服可使CRF患者的脂质代谢紊乱得以明显纠正,所以大黄对脂质代谢紊乱的治疗作用也很可能是延缓CRF进展的一个重要机理。

    (5)其他作用:大黄除上述作用外,在抗凝血、血液流变学、消炎、免疫调节等方面的作用,也可能对CRF的进展有影响。

    冬虫夏草治疗慢性肾衰的机理是什么?

    冬虫夏草用于CRF的作用机理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补充必需氨基酸;尿毒症患者在限制蛋白饮食后辅以EAA,可使患者BUN水平下降。经测定,冬虫夏草及其制剂含有十余种氨基酸,其中6种属EAA,冬虫夏草可能是通过补充CRF 病人所缺乏的EAA,促使蛋白质的合成,减轻氮质潴留,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 百拇医药
    (2)调节钙磷代谢:有效地控制高磷血症是延缓肾功能恶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冬虫夏草具有升高血钙、降低血磷的作用,使钙磷代谢恢复正常,且与临床症状改善相符合,但机理不明。

    (3)补充微量元素;CRF患者体内微量元素如锌、铬、锰等明显低于常人。人工虫草菌丝和天然虫草均含有15种微量元素,上述微量元素含量较高,特别是锌含量较高。锌是多种金属的活化剂,是RNA、DNA聚合酶的主要成分,参与机体蛋白质的合成,在改善CRF临床症状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冬虫夏草治疗CRF可能与其补充微量元素有关。

    (4)影响蛋白代谢:冬虫夏草胶囊对尿毒症病人体蛋白有明显影响。现已证明,尿毒 症毒素对蛋白 质代谢有抑制作用,冬虫夏草胶囊能降低CRF患者血清内中分子物质水平,且能使Scr、BUN水平明显下降,说明病蛋白代谢的改善可能与尿毒症毒素的排泄有关。

    (5)调节免疫功能:虫草的免疫药理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①对免疫器官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免疫器官(胸腺、脾脏)重量的增加;②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的增强作用;③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④对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⑤对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增强作用。
, 百拇医药
    其他中药治疗慢性肾衰的机理是什么?

    除大黄、冬虫夏草外,黄芪、益母草、附子也常用于CRF的治疗,其作用机理分述如下:

    (1)黄芪:黄芪治疗CRF的机理有: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能明显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研究表明,参芪注射液通过降低Ts细胞,而发挥促进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黄芪偏于补气,仙灵脾助阳,两者配伍治疗气虚、阳虚患者,是通过改变巨噬细胞表面机能状态而发挥作用。黄芪能明显地促进中性粒细胞趋化运动,后者在抗感染和免疫功能中起重要作用。②对血液系统的影响:黄芪能促进各类血细胞的生成、发育和成熟过程,促进骨髓造血功能。③对肾功能的影响:黄芪与辅酶Q10配伍;可明显改善肾功能,且对血肌酐下降作用明显。

    (2)益母草:肾小球疾病存在着不同的高凝状态,肾衰时更严重,益母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且能改善肾小球疾病的高凝状态及血液流变学异常,缓解病情,延缓肾衰的进展。
, http://www.100md.com
    (3)附子:脾肾阳虚是CRF的主要病理基础,阳存则生,阳尽则死,温补脾肾之阳是治疗CRF的重要措施。附子辛甘大热,纯阳之品,为温阳之要药,早期用附子温补脾肾之阳以助气化,晚期阳衰阴竭用附子以回阳救逆。若用之得当,附子是治疗CRF不可多得的一味要药。

    对慢性肾衰病人如何进行中医护理?

    慢性肾衰病人除透析治疗外,目前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别是中药内服结合中药灌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而中医护理对取得疗效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几年来通过对慢性肾衰病人的护理和观察,总结出下列主要经验:

    (1)饮食护理:慢性肾衰的的病人应少用豆制品,最好用麦淀粉和玉米淀粉做主食,菜谱以素为主。根据病人肾功能损害的程度来调节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每日的摄入量不超过50g。对有合并水肿的病人,应根据“咸伤肾”、“淡渗湿”的原则,饮食宜淡不宜咸。对合并感染的病人,应忌服辛辣鱼虾、老母鸡等助热发物。
, 百拇医药
    (2)精神护理:慢性肾衰的病人,病情重,病程长,致使病人常有悲观失望情绪,这时应多接触病人,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顾虑,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脏腑气血功能得以恢复。另外慢性肾衰的病人相当一部分是年轻患者,应劝其清心寡欲,避免房事以免更伤肾气,使病情加重。

    (3)起居护理:慢性肾衰的病人辨证多属正虚浊阻,正虚则卫外功能减弱,浊阻则气血不和,营血失调,易受外邪侵袭,而使病情加重,故病房要通风,冷暖要适宜,要有充分阳光,并做到每日用食醋熏蒸消毒。

    (4)皮肤护理:慢性肾衰的病人浊邪弥漫,亦易袭犯肌肤,或因气血不足,血虚生风而致皮肤瘙痒,病人往往因搔痒而抓破皮肤,故应注意皮肤护理,防止损伤感染。可用地肤子水煎液擦洗,并嘱其常洗澡,或用温水擦浴,水温以40℃左右为宜,使其机体微微地出汗,对排出浊邪有一定的好处。

    (5)口腔护理:慢性肾衰的病人,由于脾阳不振,湿浊内生,胃气上逆,浊邪上泛,而出现口有尿味和舌苔厚腻,影响食欲。秽浊之气,抑制精神,故口腔护理极为重要,饭前饭后应漱口,睡前醒后应刷牙。尿味明显时可用双花和七叶一枝花泡水含漱,口腔糜烂时,可用冰硼散涂抹患处。
, 百拇医药
    (6)灌肠操作:中药灌肠是使药物在结肠内发挥作用,排除体 内的毒素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要想灌 肠取得较好的疗效,除了灌肠方药的辨证使用外,灌肠的方法也至关重要。灌肠时要注意患者的体位、插管深度、药温和药量。在灌肠前嘱病人排尿排便,以降低腹压及清洁肠道。操作时让患者取右侧卧位,垫高臀部约lOcm,选择细肛管,插入深度约15cm,用50mL针管抽吸药液后缓慢推入,如有阻力,可移动肛管。如病人有便意,可让病人做深呼吸以放松腹肌,减轻腹压,同时也可稍停留一会再注入药液。注入药量一般为200mL左右,但要因人而宜,以达到肠内能保留2小时为目的,若保留的时间短,可减少灌肠药量,药液温度在40'C左右。注入完药液应反折肛管拔出,用卫生纸在肛门处轻轻按揉,并嘱患者平卧10分钟后,再采取左侧卧位10分钟,以利药物保留在肠内。

    (7)服药方法;慢性肾衰病人常有呕吐,服中药汤剂宜浓且少量多次分服,若药进即吐者,可用生姜汁点舌或含糖姜片。呕吐时可轻拍病人背部,吐后用温开水漱口,保持清洁,及时更换污染衣物及衣被。,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