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422431
我国专科医师培养与准入的现状及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04年6月24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年第24期
     专科医师培养和准入制度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医学生毕业后高等教育制度。我国迄今尚无规范的专科医师培养、准入和管理制度,但1993年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为专科医师培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人才、基地和机制基础。1999年实施的《执业医师法》明确提出建立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也就是医师准入制度,为建立专科医师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础。

    全世界约有医师600万人,我国医师数约占世界的1/3。但我国210万医生(医师164万人,其中城市109万,占66%,农村55万,占34%)是从业医生,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合格执业医师,虽数量庞大,但整体质量不高。这与我国的医学教育结构模式不合理有着必然的联系。医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有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含博士后),但多数是大、中专毕业生,本科及以上毕业生数量很少。据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统计,2003年参加医师资格考试人数已突破30万人,80%以上仍为大、中专学历,本科学历不足15%,另有少数研究生。自实施医师资格考试以来,报考人数逐年增加,但学历结构没有明显变化。

    我国医师现状的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工作经历造成医师队伍技术水平、知识结构的多元化;二是由于教育层次多,学制不统一,办学形式多样形成医学教育体系的多元化。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颁布以来,已有20几个省开展了这项工作。至2002年,认可培训基地2400个,五年培训合格人数约5.2万余人,平均4人/基地/年;正在接受规范化培训人数约65700余人,平均5人/基地/年。

    我国尚无规范的专科医师制度,现行专科医师职称、职务认证和管理基本基于行业惯例。尤其在基层医院,专科医师与住院医师的衔接还属于自然过渡,医师晋升主要靠资历。我国各专科岗位的医师素质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之间差距较大。整个医师管理体系结构和功能还不健全,与国际接轨尚有较大差距。

    《执业医师法》颁布后,虽然加强了对执业医师的准入,对于防止非专业、低素质人员进入医师队伍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但执业医师是医师准入的最低标准,距独立行医还有一定距离。

    针对医学教育出口和医疗市场入口的管理,我国政府明智地做出了医师资格考试和住院医师培养的决策,迈出了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一步。但由于起步较晚,这两个制度还需改进和完善,与之衔接的专科医师制度尚未建立,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人力资源——专科医师的培养和管理急待规范。

    综上所述,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要实现国际接轨,必须改革现行医学教育体系中不合理的部分,建立健全医师管理制度,当务之急是建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主力军——专科医师——的培养和准入管理制度,以完善整个医疗体系框架,将各种问题的解决纳入正确轨道。, http://www.100md.com(卫生部科教司 王锦倩 刘雁飞 祁国明 专科医师培养和准入制度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医学生毕业后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