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周围神经疾病 > 面神经炎
编号:10432442
神经精神科疾病(2004.07.08)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73期
     超短波与针灸结合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效佳

    《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第4期报道了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朱光、马广昊等关于临床采用超短波与针灸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对比研究。研究目的是探讨面神经炎急性期的最佳治疗方案。他们共收治了急性面神经炎患者80例,其中男40例,女40例,年龄18~60岁,病程在1~3天,均符合下述诊断标准及病例纳入标准:1.起病突然。2.患侧眼裂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3.患侧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低并向健侧牵引。4.或有或无如下症状:乳突部疼痛、听觉障碍、舌前2/3味觉障碍、泪液和唾液减少。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病程在1~3天,排除中枢性面瘫。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法分组,依照日本研究会制定的病情评价标准。其中治疗组40例,重度28例,中度12例;对照组40例,重度26例,中度14例。两组在年龄、病情程度上经统计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http://www.100md.com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在急性期发病采用超短波治疗,操作方法:使用台式小功率五官科超短波,嘱患者取舒适位,将一电极置于患侧乳突处,另一电极置于患侧面部的颊车穴。将机器开关从“预”拨到“治疗”位,待电流表上的指示上升,然后调节调谐纽,达到调谐状态,采用无热量(在温热感觉以下)治疗,10分钟/次,1次/天,3天后改为微热量(有刚能感觉的温热感),15分钟/次,1次/天,10次为1疗程。两三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针灸治疗取穴:从患者发病来诊的第4天起针刺治疗取手足三阳经穴为主,面部针刺以沿皮透刺为主。取穴:阳白透鱼腰,翳风,攒竹透睛明,颧髎,颊车透地仓,水沟透地仓,承浆透地仓,合谷(病变对侧)。

    对照组:针灸治疗取穴:同治疗组,从第4天起治疗取手足三阳经穴为主,面部针刺以沿皮透刺为主。取穴:阳白透鱼腰,翳风,攒竹透睛明,颧髎,颊车透地仓,水沟透地仓,承浆透地仓,合谷(病变对侧)。操作:首先将阳白、翳风、攒竹、颧髎、颊车、水沟、承浆、合谷(病变对侧)等穴位常规消毒,然后取30号2.5cm针灸针沿皮刺阳白透鱼腰、攒竹透睛明,直刺翳风、颧髎入1.3cm深;取30号4cm针灸针沿皮刺颊车透地仓、水沟透地仓、承浆透地仓。
, 百拇医药
    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由作者运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疗效标准:采用日本面神经研究会制定的标准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病情评价依照上述方法累计积分,病情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具体分值如下:轻度:积分大于20分者为病情轻度。中度:积分大于或等于12分,且小于或等于20分者为病情中度。重度:积分小于等于10分者为病情重度。疗效评价标准:累计积分,疗效评价为临床治愈、好转、恢复不良。具体分值如下:临床治愈:累计积分大于或等于36分者为临床治愈。好转:累计积分大于或等于22分,且小于或等于34分者为好转。恢复不良:累计积分小于或等于20分者为恢复不良。

    治疗结果显示:第二个疗程疗效对比:治疗组40例中,痊愈20/50,好转20/50,恢复不良0/0,总有效率40/100;对照组40例中,痊愈15/38,好转23/58,恢复不良2/5,总有效率38/95。第三个疗程疗效对比:治疗组40例中,痊愈34/85,好转6/15,恢复不良0/0,总有效率40/100;对照组40例中,痊愈26/65,好转12/30,恢复不良2/5,总有效率38/95。
, 百拇医药
    经统计学χ2检验,χ2=3.963,P<0.05,痊愈率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痊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朱光、马广昊等指出:面神经炎是指面神经管内非化脓性炎症所至的一种急性周围性面瘫,多系风寒侵袭、病毒感染所至。面神经炎急性期应首选超短波治疗,治疗时机越早越好,这是由于超短波有确切的消炎作用,其作用深度可达面神经管区,它可明显扩张血管,使组织细胞通透性进一步提高,改善组织营养代谢,消除茎乳孔水肿,尽早解除面神经受压的局面。

    在面神经炎急性期先采用无热量方法,是指在高频电治疗时,人体感觉不到热的条件下所产生的生理及治疗作用,因此无热量治疗并不意味着绝对无热量的产生,只不过这种热不足以引起人的感觉反应而已,无热量高频电的作用是改善神经营养和神经机能状况,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神经组织的再生加强,使炎症病灶的兴奋性下降,阻断或减轻病理冲动的恶性循环,增强肌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在急性期不能用温热量治疗,因温热量在急性期应用会使炎症在急性期组织渗出加重,不利于茎乳孔水肿吸收,从而不利于面神经的恢复。
, 百拇医药
    结论:就本文统计的80例面急性神经炎患者,经3天超短波治疗后观察,患者的病情有明显进展并且有所控制,如:患者乳突部疼痛减轻,口角歪斜程度得到控制。但面神经的功能恢复还须在急性期后进行针灸治疗为佳。

    针刺可改善脑梗死后运动功能障碍

    目前神经内科对脑梗死后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大多采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常规针刺疗法,有些患者虽经治疗仍留下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患肢失用性肌肉萎缩、关节痛、僵硬等不同症状。因此,如何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增强肌力是临床康复医生面对的实际问题。《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第4期报道了深圳市龙岗区布吉人民医院康复科兰春燕医生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刺新偏瘫穴及阳明经穴治疗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兰春燕医生共收治了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163例,均符合1995年中华神经科学会制定的标准。采用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中药从脾论治配合针刺新偏瘫穴(称治疗组)87例,只采用中药治疗(称对照组)76例。治疗组87例,男49例,女38例;病程2~48天;年龄56~73岁;其中局部梗死51例,多部位梗死36例;左侧偏瘫50例,右侧偏瘫37例。对照组76例中,男43例,女33例;病程3~44天;年龄54~72岁;其中局部梗死44例,多部位梗死32例;左侧偏瘫42例,右侧34例。
, 百拇医药
    治疗方法: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康复疗法基础上采用中药从脾论治疗法。基本方:白术、党参、薏苡仁、诃子、陈皮各10g,当归20g,苍术、淮山药、川芎、白芍各15g,柴胡、荆芥穗、木香各5g,生姜数片;语言不利加石菖蒲、远志、郁金;上肢偏瘫加桑枝、桂枝、威灵仙;下肢偏瘫加川牛膝、生熟、地黄、肉苁蓉;肢软无力加桑寄生、川续断、川牛膝;患肢麻木加络石藤、鸡血藤。上述诸药水煎,1剂/天,两次分服;所剩药渣每次加水1000ml加热后用以泡足,温度以能耐受为度,熏洗患肢,1剂/天,15天为l个疗程。

    针刺疗法:在中药从脾论治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取穴:1.新偏瘫穴,上穴位于尺骨前缘,尺骨茎突与肱骨内髁连线的中点上一横指处。下穴一位于胫骨脊处前缘,尺骨茎突与肱骨内髁连线的中点上二横指处。下穴二位于胫骨脊处前缘,外髁高点与犊鼻穴连线的中点上二横指处。针刺方法:穴位常规消毒,选28号毫针垂直刺入皮下,上穴进针3.3~5cm(1.0~1.5寸),下穴进针6.7~8.3cm(2.0~2.5寸),施提插泻法,以局部肌肉跳动数次为宜,留针25分钟,中间运针1次。2.针刺阳明经穴,取穴:曲池、肩髃、阳陵泉、环跳;配穴:上肢配手三里、合谷;下肢配足三里、悬钟、解溪等穴。采用局部取穴与循经远道穴位相结合的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取28号毫针,可患侧与健侧交替针刺,用平补平泻手法,也可采用先刺健侧穴位用泻法,后针刺患侧穴位用补法,得气后留针30~50分钟,1次/天,15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对照组:只采用神经内科常规康复疗法和中药疗法,治疗时间同治疗组。
, 百拇医药
    运动功能采用Carr-Shepherd评定标准进行评定,肌力的评定参照Loeffb组分法及Kendall百分法进行评定。

    结果显示:治疗组87例患者治疗前重度运动功能障碍44例,中度运动功能障碍30例,轻度运动功能障碍13例,治疗后分别为6,14,67例;对照组76例治疗前重度运动功能障碍42例,中度运动功能障碍22例,轻度运动功能障碍12例,治疗后分别为15,21,40例,两组治疗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601,P<0.05)。治疗组肌力提高较对照组显著(χ2=2.123,P<0.05)。

    兰春燕医生指出:党参、白术、薏苡仁健脾益气利湿;苍术、陈皮、淮山药、白芍益气健脾,除痰利湿;当归、川芎益气活血,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对血小板的聚集有显著抑制作用。手足阳明经穴行于四肢外侧,汇聚于头部,头顶百会穴处于大脑皮质功能的运动中枢。针刺阳明经穴,可使针感循经传到大脑皮质,直接作用于运动中枢,同时又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再通过不同的针刺手法,刺激运动神经,引起运动神经冲动,支配患侧肢体做各种运动。有研究表明,针刺能通过调节器调节脑缺血局部“血栓烷A2-前列腺素”系统,以改善局部的循环和代谢,保护血管内皮,以利循环灌注,从而减轻组织操作,降低脑组织中的Ca2+的含量,避免或减轻神经元坏死,使脑缺血区神经元线立体的超微结构有明显改善,并使大脑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明显抑制缺血性神经元凋亡,从而促进了脑组织的功能恢复,进而也改善了患者的运动功能。临床疗效证实:在中药从脾论治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新偏瘫和阳明经穴,与单纯中药治疗的效果对比,运动障碍的改善有显著差别,但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