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医业资讯 > 正文
编号:10443320
江苏成功实施亚太区首例心房颤动微波消融术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22日 医业网
     新华网2004年7月20日南京讯:江苏省人民医院近日成功地为一名患者实施内窥镜下房颤微波消融术,患者术后心律即恢复正常。据悉,这项首次在亚太地区施行的心脏治疗新技术,为众多房颤患者带来了福音。主持这项新技术临床应用的是江苏省人民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的曹克将教授和袁彪教授。5ti, http://www.100md.com

    曹克将向记者介绍,房颤患者心跳每分钟高达350至600次,是一种较难治的心律失常。重症患者常诱发心律衰竭,导致脑血管和肾动脉栓塞危及生命。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近年开展的导管射频消融术,成功率不足50%;外科手术治疗因其创伤大、出血多、死亡率高,难以推广。而应用内窥镜下房颤微波消融术,只需在患者胸部切开2个微创小切口,再借助内窥镜引导微波探头,即可完成心外膜房颤微波消融术。这项新技术使以往极为棘手的房颤外科治疗大大简化,创伤和手术风险下降,成功率可达80%。5ti, http://www.100md.com

    曹克将说,内窥镜下房颤微波消融术是治疗房颤的突破性进展,目前只有美国完成了9例,欧洲仅有个别病例报道,江苏此次手术成功必将推动这一新技术更快地在全国推广应用。5ti, http://www.100md.com

    [相关报导]“产时产房手术”现身上海及时治疗小儿畸形5ti, http://www.100md.com

    新华网2004年7月3日上海讯:毗邻的两间手术室内,两台不同但又息息相关的手术正在同时开展:一边,产科医生为刚刚进行了剖腹产的产妇进行子宫缝合;一边,小儿外科医生正在为刚出生半个小时的小生命进行手术。一出生就接受手术,患儿在无菌的环境下“零转移”,一种全新的“产时产房手术”现身上海,这也开创了我国小儿畸形外科早期干预的新局面。5ti, http://www.100md.com

    记者日前赶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看到了即将出院的男婴和他的母亲。原来,产妇在孕34周产前超声波检查时,发现胎儿腹腔内有一巨大的囊性肿块,压迫胸腔,同时发现胎儿消化道存在先天性畸形。孩子几乎不可能顺产,产下也极有可能死亡。5ti, http://www.100md.com

    医院决定为母子俩实行“产时产房手术”。手术中发现,患儿腹腔内满是粪便污染,小肠全长只有约100厘米,中段闭锁、穿孔、广泛粘连,同时,一个直径约10厘米的囊肿也已溃破。小儿外科医生当机立断,切除穿孔和闭锁的肠段,切除囊肿,施行肠吻合、小肠造瘘,同时置入空肠营养导管和各部位外引流导管多达9根。5ti, http://www.100md.com

    如今,这个刚出生就开刀的小家伙虽然还有点消瘦,但显得很精神、可爱。孩子母亲告诉记者:“产前检查出孩子畸形后,我心里担心极了,如今放心了,我的孩子能和正常孩子一样长大。”主刀医生之一的蔡端教授表示:“产时产房手术”在施行时,因为患儿出生后始终在手术室的无菌环境中,避免了以往手术极易出现的多重感染;手术切口的愈合和疤痕反应明显优于其他类型手术;更重要的是缓解了患儿父母的心理压力,得到了患儿家属的一致肯定和欢迎。5ti, http://www.100md.com

    据悉,这是我国开展的第二例“产时产房手术”。2003年10月,新华医院为一位巨大脐膨出患儿进行了手术,避免了以往多次手术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给家属带来的极大不便。今后,医院将对每一个怀疑有先天性畸形的胎儿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综合评价,从胎儿的发育、外科治疗和营养支持等不同层面,拟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有步骤地推广“产时产房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