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443518
专家释疑:陈粮并非陈化粮 黄粒米不是“毒大米”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23日 央视国际
     我国近期连续发生的几起"陈化粮"外流事件,再一次绷紧了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弦。陈粮、陈化粮、黄粒米、"毒大米"是不是一种东西?专家表示:陈粮并非陈化粮,黄粒米不同于"毒大米"。只要没有变质,陈粮完全可以安全食用,市民不必忧心忡忡。

    湖北省粮油质量检测站站长余敦年告诉记者,陈粮、陈化粮、黄粒米、"毒大米"是不同的。人们通常把当年收获的粮食叫做新粮,把储存一年以上的粮食叫做陈粮。陈粮除口感有所下降外,其他品质指标与新粮差不多。超过正常储存年限的,如果储存品质指标尚未达到陈化标准的,仍视为正常粮食。有些耐储粮种的陈粮品质比新粮还好,比如说储存2至3年的陈小麦,经过后熟作用,其品质指标远远优于新小麦。因此,陈粮加工的成品粮是完全可以放心食用的。

    粮食陈化是一种自然现象,主要表现在食用品质下降,严重陈化时食味明显变差,酸度明显增加。粮食是否能供人吃或作饲料,有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大米标准和粮食卫生标准。目前国家规定,陈化粮在没达到不能食用的程度之前,即转移到制造酒精、饲料等非直接食用领域,并不是因为陈化粮有毒,而是因为食用品质下降。

    社会广为流传的"毒大米",并不是一个准确的学术界定。相对而言,是指黄曲霉毒素或农药超标的大米。那么,黄粒米是否是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大米呢?余敦年表示:"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稻谷在收获期间,如遇高温多雨未能及时脱粒干燥,稻谷很容易变黄,加工出大米常为黄粒米,严重时可使整批大米带有黄色。国家标准指标是黄粒米含量小于2%,就可以食用。而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等有毒菌株,在特定的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产生的肝毒性代谢产物,对人、畜有急性毒作用和诱发癌症的作用。国家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最大允许量为每公斤不得超过10微克。大量检测结果表明,在正常保管条件下,即使储存较长时间,含有黄粒米的大米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仍很低,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几率就更低了。所以黄粒米并不是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大米。", 百拇医药(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