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4年第5期
编号:10444121
传导性失语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5期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4)05-0456-01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7岁,右利手,于2003年10月12日中午吃饭时,突发言语不能,不能配合做指令性动作,不能与人做书面沟通,1h后送至医院。查体:神志清,生命体征稳定,脑干反射存在,右侧鼻唇沟稍浅,四肢可见自主活动,病理征阴性。颅脑CT未见异常。即予尿激酶100万U快速静滴溶栓治疗,患者渐能说话,流利度尚可,但存在较多的语音错误,患者语言理解功能尚好,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发音,常因试图纠正发音而表现为找词迟缓。复述功能损害相对较重,能按复述语言的意义做指令性动作,但复述时,存在较多的语音错误,以致表达不出完整的意义,经提示可纠正错误发音。10月15日复查颅脑CT示:左侧颞顶枕交界处白质小片状低密度灶,边缘欠清晰。住院3周时出院,语言流利性及语言理解功能进一步改善,但复述功能一直较差。自述发病初始,感觉头脑一片空白,周围一切东西包括患者本人都不存在了一样。

    2 讨论

    患者急性起病表现的不语、迷茫,不能与外界发生任何沟通交流的状态,首当排除昏迷,患者无感染、中毒、急性缺氧的病史,查体病理征阴性,脑干反射存在,事后能回忆其发病经过,提示无意识丧失,故不予支持。据其发病特点,应当考虑脑血管意外。患者感觉不到自身及周围事物的存在,实际上是一种时空整合功能障碍。因为优势半球39、40区皮质是人体所有运动觉、深浅感觉及特殊感觉(视、听)的高级整合中枢,将来自运动区、感觉区、语言中枢、视听中枢的初级信息与贮存的记忆痕迹进行联系,才能对各种信号产生相应的反应。而皮质下的上纵束、弓状束等联络纤维则是实现这一联系的基础。上述皮质及皮质下结构的功能丧失,则表现为对视、听、深浅感觉刺激呈现不理解、无反应状态。39、40区皮质及皮质下结构的血供都源于优势半球的大脑中动脉。患者发病初始的突然失语、失认、失听、失读、失写以及意识不到周围环境及自身的存在,考虑系大脑中动脉主干远端的栓塞,导致39、40区皮质及其皮质下联络纤维的急性广泛性缺血。患者病初表现的运动性失语及听理解障碍,考虑可能属远隔功能障碍,因近年PET及SPECT检查证实,在脑梗死区的远隔功能障碍区发现脑血流量及代谢的降低,这种远隔功能障碍多发生在脑梗塞早期,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本例患者的弓状束纤维受累可能是此病理改变的基础。患者后期突出表现为传导性失语,考虑系溶栓及时,或机体自身血管栓塞后再通,大脑中动脉主干远端开通,而破裂的栓子碎片复堵塞其深穿支小动脉(侧支循环较差),导致以弓状束纤维为中心的皮质下梗塞。综上所述,早期充分认识优势半球高级联合区梗塞的功能障碍,结合临床实际,及时给予溶栓、抗凝等有效的治疗,缩小功能区梗塞范围,对于改善和提高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350003福建中医学院(2001级硕士研究生)

    (编辑青山),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