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4年第6期
编号:10444172
早期应用激素防治小儿烧伤高热抽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6期
     【摘要】 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小儿烧伤的治愈率,降低烧伤后体能消耗、降低小儿烧伤高热抽搐的发生率。方法 对200例幼儿烧伤分别设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早期应用激素对比,观察治疗、对照组高热、抽搐发生率及体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高热、抽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体温波动范围小、体能恢复快。结论 早期激素应用,能有效控制小儿烧伤高热、抽搐的发生。

    关键词 早期激素 小儿烧伤 高热抽搐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09-6614(2004)06-0538-01

    小儿烧伤高热抽搐,是常见并发症,近几年来,在总结前期经验基础上,早期应用激素治疗,通过观察、对照,收到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693例小儿烧伤中,男1236例、女457例,男∶女为2.7∶1,与男性活泼好动有关,病人入院后,按烧伤公式补液,常规应用甲氰咪胍,按烧伤创面是否感染,分别包扎、暴露疗法,外用磺胺嘧啶银治疗,选用二联抗生素,创面常规作细菌培养,应用敏感药物。87例继发抽搐,占小儿烧伤的5.14%,其中,高热抽搐69例,占小儿烧伤抽搐的79.3%。无发热者18例,占抽搐人数的20.7%。烧伤患儿按年龄划分,新生儿9例、婴儿期35例、幼儿期912例、学龄前期511例、学龄儿童226例;发生抽搐例数分别为1、2、62、16、6例。占各年龄组比率为11%、5.7%、6.8%、3.13%、2.65%。
, 百拇医药
    本文中共有近8年收治的200例属新鲜创面入院的患儿,再设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年龄为1~3岁。烧伤面积12%~37%,平均烧伤面积(21.5±2)%,烧伤至入院时间为1~3h。入院后,按烧伤公式补液,观察尿量、精神状况、体温变化、心率变化情况。

    1.2 激素应用标准 (1)患儿入院时,处于低热,极度烦躁不安,一般情况较差者。(2)炎热夏季,患儿烧伤面积达10%以上,创面污染较大者。(3)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4)大面积烧伤,已处于休克状态者。(5)创面已被不正规处理,需包扎疗法。

    1.3 治疗方法 在烧伤患儿入院后,常规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加用激素(地塞米松),1~3岁,2~3mg/d。5~10岁,5~8mg/d。采取静脉给药方式,根据患儿情况,连续4~6d,病情好转、稳定后停用激素。治疗期间,观察患儿精神、食欲、体温波动变化,大便颜色,是否有消化道出血情况。

    2 结果
, 百拇医药
    本组87例抽搐病例,治愈74例,其中,5例伤愈后出现同侧肢体不同程度偏瘫。随访:1例出院后1个月内,1例2个月内,1例3年,肢体偏瘫已恢复正常功能,3年内恢复者,表现反应能力较差,智力受到一定影响。另两例抽搐控制后,家属放弃治疗,好转出院。3例并发消化道出血(其中2例创面脓毒血症),表现呕血、排暗红、鲜红血便,2例保守治疗出血得到控制。死亡5例,其中4例抽搐过程中抢救未能恢复,1例行自体点状皮移植术后7天,继发DIC死亡。治疗组中高热9例,继发高热抽搐2例,抽搐发生率占疗组的2%,治疗组大多数病人精神状况较好、体温稳定、波动范围小、颤动发生少、轻。而对照组高热31例,继发高热抽搐9例,抽搐发生率为9%,病人精神较疲乏、食欲较治疗组差、体能恢复慢、颤动发生较多、重,体温不稳定、波动范围较大。

    3 讨论

    总结本文前期病例经验,分析诱发抽搐原因,根据本组病例观察,抽搐发生与高热、感染、清创、胶晶体补入不当及炎热夏季等因素有关,特别是高热抽搐占比例较大。根据前面资料显示,新生儿年龄组抽搐占比例较高(病例数量少参考意义不大),其次是幼儿期烧伤发生率和并发抽搐比率较高。根据激素的药理作用,早期应用可预防高热的发生,我们自行制订应用激素标准,达到了预防小儿烧伤并发高热抽搐的目的。
, http://www.100md.com
    (1)抽搐是大脑病理变化的一种临床表现,常见癫痫病及其它原因引起的颅内高压的一种临床表现。本组病例无癫痫病史,而且大多数抽搐病例,是继发高热以后出现。脱水热:主要是高渗性脱水。系脑脱水所致。除高热外,有时尚可出现惊厥或昏迷 [1] 。根据本组病例分析,高热的发生,与伤后家属过于依赖民间中草药物外用,忽视了静脉输液,未及时有效抗休克治疗。组织烧伤后,创面大量体液丢失和组织液转移,组织细胞处在乏氧代谢过程。再灌流后,未及时清除的代谢产物以及体液回收期烧伤毒素回吸收,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和内脏器官的损害。根据本组病例分析,诱发高热因素,与脱水、再灌流后、烧伤毒素、清创、炎热夏季、创面感染与诱发高热抽搐有直接关系。

    (2)激素有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能稳定溶酶体膜、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 [2] 。烧伤后,体液外渗,组织细胞乏氧代谢状态下的代谢产物、烧伤毒素等,激素对组织细胞能起到保护作用及提高对缺氧的耐受能力。
, http://www.100md.com
    (3)本组病例,对近8年来的病例设治疗、对照组,对比显示,治疗组的高热、高热抽搐发生率分别为9%和2%。而对照组的高热、高热抽搐发生率分别为31%和9%。对比下降29%和7%。治疗组患儿精神状况好、体温较稳定、波动范围小。因治疗组高热、颤动的发生低于对照组,所以,体能消耗少,恢复体能远较对照组快。早期应用激素治疗小儿烧伤,在防治高热抽搐方面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桐林.实用烧伤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171-172.

    2 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62.

    作者单位:514500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

    (编辑罗彬),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