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4年第8期
编号:10444402
静脉采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预防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8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4)08-0763-01

    护理人员采集血液标本的过程,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对静脉采集血标本的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概述如下。

    1 采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1.1 采血时间及部位 进食后采集的标本会出现TG、GLU、TTT等增高,磷降低。进食富含脂肪的食物后会出现暂时性高脂血症。由于血清或血浆浑浊可干扰多项检验结果。某些药物的使用也可以影响检验结果。如静滴10%葡萄糖后血糖大幅度升高,生理盐水影响Cl - 、CH,抗生素可影响血培养的结果。在输液过程中采血送检往往由于药物及输入液体的稀释使检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有些护士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在输液前用一次性输液针从手背浅静脉采血,因针头较细且连有约20cm的塑料管,容易引起凝血。
, 百拇医药
    1.2 采血操作环节

    1.2.1 压脉带的使用 压脉带束缚时间的长短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束缚时间过长并用力拍打拟穿刺部位可致标本溶血。

    1.2.2 皮肤消毒 采血部位消毒后消毒剂未干燥即行静脉穿刺可发生溶血而影响检验结果。

    1.2.3 静脉穿刺采血 在同一部位反复进行静脉穿刺,针头在静脉内探来探去,采血不顺利易发生凝血或溶血。采血后不拔下针头,直接用力将血注入试管易溶血。采血时注射器漏气,注射器、针头、试管不干燥,将气泡注入血标本都会引起标本溶血。

    1.2.4 混匀标本 混匀含防凝剂的血标本时,用力过猛易使RBC破坏造成溶血。

    1.2.5 采血量的准确性 用全血或血浆检验的标本中,需加入抗凝剂及时混匀。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非常重要,过高过低均可影响检验结果。
, 百拇医药
    1.2.6 标本存放时间 大多数医院住院或观察病人的血标本由值大夜班护士采集。一般在4时开始进行,8时送检验科,检验科又将标本集中到9时左右开始检验。血标本放置时间太长,易发生溶血。使血钾升高,GLU降低,凝血因子丧失活性等。

    1.2.7 血标本的运输与保存 血标本在运输过程中剧烈振动、日光照射,血液污染及外溅均影响标本质量,从而影响检验结果。

    2 预防措施

    2.1 掌握采血时机 采血时间应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而异。大多数检验一般在早晨空腹采静脉血标本如:血脂、肝功能等;输液病人应在输液结束1~2h后采血;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在心肌梗死16~24h采血;血培养标本尽可能在使用抗生素前采取静脉血等等。

    2.2 预防标本溶血 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术,争取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皮肤消毒后待消毒液干燥后再行穿刺,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缚压脉带时间不宜过长,禁止用力拍打采血部位,抽血后取下针头轻轻沿管壁注入血液,血清标本禁止摇动,加入抗凝剂的全血及血浆标本避免用力摇动,禁止注入气泡。

    2.3 预防标本凝血 全血或血浆标本应加入抗凝剂。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要准确,轻轻颠倒混匀,以达到防凝目的。综上所述,静脉采血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血液标本的质量问题如溶血、凝血等,但其他因素也不容忽视。因此,要防止血标本溶血、凝血,防止药物、饮食及标本放置时间长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为医疗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单位:250022山东省煤矿总医院

    (收稿日期:2004-01-16)

    (编辑一 坤),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