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4年第5期
编号:10444133
癔症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5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4)05-0466-01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常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一般是因精神因素而急剧发病。临床表现包括精神、神经和躯体等方面多种的症状。症状表现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虽病程较短,但易于反复发作,预后良好。病人多具有某些性格特征,一般好发于女性。本病相当于祖国医学的“脏躁”症 [1] 。我院急诊科自2000年1月~2002年8月,共收治癔症病人30例,注重情志调理和出院指导,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00年1月~2002年8月共收治癔症病人30例,其中男3例,女27例;年龄20~55岁,发病原因为气愤、委屈、恐惧、忧虑或其他种种内心烦闷因素。治疗结果:痊愈28例,好转2例。

    2 临床表现
, http://www.100md.com
    《国际疾病分类》将本病作为一个独立疾病归于神经官能症项下,分两型:(1)分离型:以精神症状为主,如大哭大笑,手舞足蹈。(2)转换型:以躯体功能障碍为主,如昏睡、木僵、朦胧状态。系精神刺激引起情绪反应,接着出现躯体症状,一旦躯体症状出现,情绪反应便减弱或消失。确诊必须以排除器质性病变为前提。

    3 急救措施

    3.1 保持镇静 将病人安置在肃静的房间,都不要惊慌喧哗。尤其不能谈论病情的轻重。免得病人听了更不容易恢复常态。

    3.2 语言暗示 对病人进行诱导,告诉病人此病不要紧,慢慢就会好的。忌让过多的人前来看望病人,这样会使暗示达不到预期效果。

    3.3 采用暗示疗法 妙用“假药”,遵医嘱使用安慰剂,却告诉患者是可以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以达到使症状减轻和消失的结果。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或给予针灸,可针刺人中、合谷、内关,用较强刺激或通电,加强刺激。
, 百拇医药
    4 护理

    4.1 一般护理 将病人安置于单间,光线柔和、安静的病房。要注意缓解紧张情绪,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轻松的环境,因为紧张情绪是蕴酿癔症的温床。对躁动病人适当使 用镇静剂,减少探视,避免围观。

    4.2 调理情志 恰当的暗示治疗是治愈的关键,精神治疗是最主要而有效的方法。中医认为,七情所伤,可治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神失守,脏腑气血失调。合理的情志护理,能使肝气和顺,心宁神静,脏腑气血协调,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因此,护理时要掌握患者的心态,用良好的语言、表情和行为去影响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精神兴奋者,护理时重点采用疏导,应特别注意言谈、举止,避免给予任何不良刺激;精神抑郁者,护理时重点疏导发泄,让患者将引起悲伤的原因倾诉出来。要设法消除患者的心理创伤,以“要言妙道”的方式加以开导,指导患者正确对待人生。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耐心开导病人,把有关知识教给病人,使患者了解疾病原因及其性格缺陷,了解本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增强信心能减少发作。
, http://www.100md.com
    4.3 加强生活护理 协助病人配合各项检查,多予关心、同情、安慰,给予病人生活上必要的帮助,要多做细致的思想开导,辅以热情的关怀。随时疏导病人,消除不良情绪。

    4.4出院指导 (1)指导病人出院后生活规律,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适当锻炼,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开朗的性格,劝病人要心胸开阔,不计较小事,遇事有良好的心态,以防再次发作。(2)做好病人家属及周围人的工作,解除顾虑,改变不正确的态度,甚至歧视病人。癔病是神经症而非精神病,癔症患者并无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一旦诱因消失,患者会霍然而愈。消除负性情绪,有利于提高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5 体会

    由于癔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理疾患,且在症状的发生和治疗过程中,暗示和自我暗示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场合还可导致集体发病,所以必须对癔症进行防治。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各方面的压力增加,癔症病人也渐多,所以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出院指导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病人康复的指南,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何绍奇.现代中医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488-489.

    作者单位:310006浙江省中医院

    (编辑若 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