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4年第6期
编号:10444207
夜间发作性脑鸣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6期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1609-6614(2004)06-0555-02

    1 病例报告

    患儿,男,712 岁,以他人夜间可听到阵发性脑鸣1年零2个月,于2003年12月8日就诊。患儿于2002年9月因患水痘而发热,在当地卫生院,静滴头孢唑林钠、病毒唑。在输液约有30min后,突然感到头内有蚊子叫的嗡嗡声,持续约10min难以忍受,而停止输液,改为口服中药。脑鸣白天夜间均阵发性发作3天后转变为睡前和睡眠中间断发作,发作时间最短10s,最长7~8min,睡前发作时,患儿自己大叫又“嗡嗡”了,睡眠后发作患儿处在深睡中,叫醒后问其不知。发作时不伴有发热、头疼、呕吐等症状。发作后其母用耳贴在患儿头顶部可听到金属调的蚊子叫的嗡嗡声,这种脑鸣向头的周边变小变弱,在耳上和前额均听不到。曾让患儿的姨母和当地医生来听都可听到类似声音。于今年11月份开始每天夜间都发作,次数频繁、节奏加快、音调更高,传导部位同前。自发病后视力下降明显,去年坐在最后一排,今年需坐在第1排,才可看清黑板上的字,曾在市内部队医院多次诊断不明,服药无效,故首次来我院就诊,发病后,食纳佳,二便正常。
, 百拇医药
    个人史:系一胎一产,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发育生长过程正常,能按时预防接种,智力比同龄儿略差,学习认真,成绩差,记忆力差,喜干家务活。否认急慢性传染病及遗传病。

    既往史:1岁半时因上感合并热惊3次,持续时间为1~2min,6岁时又因上感合并热惊1次,持续时间7~8min,当时体温在38.5℃~38.8℃。在2003年2月在澡堂洗澡时昏倒1次,无昏迷及呕吐,伴有头皮血肿,后自愈。

    家族史:其母亲2岁时患高热惊厥1次。母孕期正常。否认急慢性传染病及遗传病史。

    查体:T36.2℃,P84次/min,R24次/min,BP96/60mmHg,发育营养中等,神志清,精神佳,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视力左0.8,右0.6,眼底及耳道均正常,右耳听力微弱(五官科检查)。头颅对称,五官端正,副鼻窦、乳突均无压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咽不红,扁桃体Ⅰ°肿大,无充血及分泌物,心、肺、腹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巴氏征(+)、奥本海姆氏征(±)。脑膜刺激征:克氏征(-)、布氏征(+)。
, http://www.100md.com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肝功、电解质均正常。头颅骨X线片、头颅CT、MRI、脑电图、脑血流图均正常。

    为了证实脑鸣的存在,在留观期间,笔者亲自在患儿头顶部听到金属调的嗡嗡声。

    治疗:口服脑灵素片、谷维素、维生素B 1 、维生素B 6 的第3天脑鸣次数减少,声音变小,于第6天未听到,又连续观察4天再未发作。共治疗10天,患儿自述再未有嗡嗡声,其母也未听到。

    2 讨论

    耳鸣的报道在中医教材都有详细记载,属于常见病,而脑鸣经网络咨询,中医记载脑鸣是由肾虚所致,多见老年人,只有一名3岁时患脑鸣至今未愈,现已上大学。但都是自感脑鸣,从未有他人可听到高金属调嗡嗡的脑鸣声,本例病症确属罕见。本例患儿既往有发热惊厥病史,本次发病的诱因为患水痘,当时体温38.6℃,在输液过程中发生的,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还未有引起脑鸣发生的报道,虽发热未惊厥,但对脑细胞的刺激是存在的,因患儿4次热 惊,都是在中等热下发生的,其母有热惊史,教材和文献报道,热惊可诱发癫痫,而癫痫有视觉和感觉的异常,并有脑电图改变,是否能引起脑鸣还未有记载,是否属于热惊的特殊综合征,有待进一步观察,必要时作24h的长程脑电图检测,因未服抗癫痫药物很快缓解,故暂可排除。
, http://www.100md.com
    脑鸣发生的规律多为夜间发生,可能与白天精神紧张、注意力分散有关。本例学习成绩差,记忆力差与其反复的惊厥、常时的脑鸣及视力快速下降有关。根据以上的辅助检查和化验,暂时排除了先天性脑和血管畸形、占位病变、外伤及电解质紊乱等异常。本例虽诊断不明,但经给口服脑灵素、谷维素、维生素B 1 、维生素B 6 后,脑鸣很快得到控制。脑灵素是由15味中药配制,主要的功能是补气血、养心肾、健脑安神;用于神经衰弱、健忘失眠、头昏、头悸、身倦无力等。谷维素调整植物神经功能,调节内分泌平衡,改善精神失调症状,用于植物神经紊乱。维生素B 1 、维生素B 6 是营养神经辅助药物。用药后症状控制,说明由于以上的各种原因引起脑神经细胞的损害和植物神经功能有紊乱所致。由于观察时间短,又正在服药期间,今后是否还有反复发作,对其诊断和其发病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单位:721300陕西宝鸡市陈仓医院儿科

    (编辑依 依),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