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4年第5A期
编号:10445031
浅谈痹证的辨证施治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5A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4)05-0630-01

    痹证是指气血为病邪郁闭而引起的疾病。在临床上以关节等处的疼痛、酸楚、麻木为主要特征。不同的患者由于内在的体质及所处的环境季节气候的不同,其身受的病因都有所不一样,临床时应予以识别,本人通过临床观察有以下几点看法。

    1 观察病情

    1.1 观察痹证的属性 临床上以游走不定的痹证称为风痹或行痹,以疼痛为主的称痛痹或寒痹。以沉重、粘滞为显著的称着痹或湿痹。病久化热或初期即有热象者称热痹。病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脉内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日久不愈则正气虚,转为虚实夹杂的痹。

    1.2 观察病人的脉象、舌象及热象 痹证病人舌质红,苔白滑,脉象多见沉紧、沉弦、沉缓、涩。如临床上常见的外感风寒发热、阴虚内热等。
, 百拇医药
    1.3 观察病邪是否深入内脏,导致脏腑之痹 根据不同证候进行治疗。

    2 了解痹证的治疗方法

    如行痹、痛痹、湿痹宜去风散寒、逐湿、温通经脉,热痹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经为主,而针对病久的顽固则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为主,佐以扶正。

    3 抓住时机、辨证配方、提高疗效

    由于痹证病情复杂、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因此应认真诊断、准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痹证是由于风寒湿邪所致,治以祛邪为主,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对风胜的行痹,当宣痹通经去风,但风药中病即止,以防风燥耗气燥血之过;寒胜的痛痹,当温经散寒,又应结合助阳之味,使阳气充足,则寒散、血活、滞通而诸症愈。临床常选用乌头汤或乌头加仙灵皮、巴戟天、狗脊等温肾药,此外可选用生熟地、杞果、元参等养阴药以阴中求阳,湿胜的着痹,宜渗湿通经,佐以健脾之味,使其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临床上常选用苍术、白术、云苓、薏苓仁等。去邪不忘调理气血;痹证病久导致气血虚弱,应加黄芪、白术、当归、丹参等健脾益气、养血之药。热痹不忘养阴,常选用白虎桂枝汤或白虎加苍术汤加忍冬藤、连翘、黄柏等同时应用生地、麦冬、白芍等养阴药方提高疗效。在诊治痹证中,根据患者体质强弱来换药,正气尚可,宜大量驱邪;新病初得、正胜邪实,宜速用大剂量驱邪,应从小开始,逐渐增大,避免药物及胃肠道反应。痹证日久入络,宜活血搜风,方选宣痹汤,证型重者选桃红饮加穿山甲、地龙活血化瘀,加全虫、蜈蚣、乌梢蛇等搜风通络。
, 百拇医药
    4 针灸疗法

    要针对痹证的寒、热、虚、实,急性与慢性的不同情况,辨证取穴、针对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补泻手法。5 中药熏洗、外敷将药物加热时对患部洗敷,使药性从毛孔入其腠理,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活络的作用,常用威灵仙、小茴香、粉草等。

    6 推拿疗效

    推拿疗效对恢复关节功能有重要作用,特别是类风湿疼痛控制之后效果较好。

    7 注意防寒防潮

    痹证多缠绵难愈,气血两虚应嘱病人加强个体调摄,避免寒湿之邪入侵如劳动或运动后出汗,不可趁热身洗浴,被褥勤洗勤晒,以保持清洁干燥。

    8 锻炼

    可视具体情况积极参加各项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外邪的抗御能力,加强诸关节的功能锻炼,可配合气功、保健操、太极拳、日光浴等,但要避免活动量过大,反之,则造成病情加重,应逐步加大活动量,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正气,加快康复。同时注意急性期,如关节红肿热痛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待病情稳定后,可行关节功能锻炼。

    作者单位:471000河南省洛阳市六公司医院

    (收稿日期:2004-01-08)

    (编辑 曲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