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4年第5期
编号:10445872
手指、足趾开放性损伤106例临床治疗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4年第5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4)05-0454-01

    在外科临床诊治中,手指及足趾由于各种原因的致伤较为常见,现就我科1995年以来对手指、足趾开放性损伤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9年来我们共接治受伤患者106例128指,经过细致认真检查,精心救治,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对此我们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06例患者中,男78例,女28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72岁,其中2~55岁占95例,56~72岁占11例。128指中拇指(趾)26例,食指39例,中指37例,环指20例,小指6例。末节损伤102指(趾)。致伤原因:挤压伤35例,砸伤16例,切割伤19例,电锯伤17例,动物咬伤19例。受伤程度:完全断离12指,部分断离21指,骨折18指,软组织挫裂伤26指,皮肤撕脱伤18指,伸指肌腱损伤11指,屈指肌腱损伤7指,关节脱位9指,复合伤6指。手术处理均在伤后8h内进行,手术方式采用清创缝合,克氏针内固定,肌腱修复,一侧小夹板固定包扎,皮瓣移植,原位缝合。
, http://www.100md.com
    2 治疗效果

    伤口一期愈合96例占90.6%,二期愈合4例占3.8%,伤口感染6例占5.6%。治疗10天以内愈合77例,11~25天27例,26~35天2例。

    3 体会

    (1)手指、足趾虽然只占人体的小部分,但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劳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手指和足趾的解剖和功能比较特殊,若治疗不当,可造成关节僵硬、强直和肌腱的粘连而影响功能的恢复或神经、血管因疤痕挛缩而产生功能障碍和供血不足,延迟伤口愈合,甚至并发骨髓炎,给患者造成痛苦,也可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2)重视手足指(趾)外伤,在门诊手术室进行清创,保 持室内空气清洁度(每天下班后紫外线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器械要齐全,术者必须刷手、带手套、戴口罩,以减少伤口感染。

    (3)彻底清创,手足指(趾)开放性损伤,不论其损伤程度和类型,其治疗原则是严格消毒、彻底清创、修复损伤组织和闭合伤口。而彻底清创是防止感染,促进一期愈合的关键。我科治疗106例开放性手足指(趾)损伤,主要是做到了彻底消毒清创,在清理伤口时,采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冲洗3~5次。首先是在清洁伤口周围皮肤及手足背沾满血迹和油污后,第二是在伤口内异物和血块被清除,然后是在处理完血管肌腱神经后,并反复清洗。还应对污染的骨残端、软组织及肌腱彻底切除,仔细检查不可姑息。
, 百拇医药
    (4)手足指(趾)深部组织的处理要细致。本组106例都是在伤后8h内进行(因我县地处山区,乡镇较远,患者短期内不易到达县城)清创。对断裂的肌腱进行缝合,对污染的肌腱牵出创面用锐刀或小剪刀剪除;对掌趾及指(趾)间关节脱位骨折,用克氏针做内固定,但克氏针穿针不宜过长,以防损伤关节面,固定要牢靠,防止远端断端指(趾)节偏斜或旋转,造成关节僵硬、强直或畸形;对骨残端要锉平,不要留得太长,以免皮肤包埋勉强,强力过大,造成伤口感染。把所有的碎骨彻底清除。在缝合皮肤时用无齿镊,不要夹皮缘,防止皮缘、皮瓣坏死,使伤口延期愈合。

    总之,开放性手足指(趾)损伤的处理应细致、认真地清创,整复固定骨折,修复肌腱、神经,缝合皮肤,应用有效的抗生素,争取一期愈合。术后包扎固定保持功能位或特殊位,及时活动,恢复关节活动度,防止肌腱粘连,关节僵硬,促进手足指(趾)的功能恢复,使其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单位:654300云南省建水县人民医院外科

    (收稿日期:2003-12-08)

    (编辑罗 彬),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