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4年第5B期
编号:10445184
痤疮胶囊的制备与质量标准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5B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4)05-0747-01

    寻常痤疮中医称“粉刺”。因肺肾二经之火郁滞而生。本病好发于青年男女,往往绵延数年或十数年不愈,有的甚至到30岁以后方停止发生。本病主要发生在颜面,严重者背颈部及胸上部亦可发生。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青少年多喜食肥厚味,加之环境污染严重,工作学习生活节奏加快,导致痤疮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笔者根据“枇杷清肺饮”加减,研制了中药新品“痤疮胶囊”,用于治疗寻常痤疮。临床观察表明,除内服本品外,配合外用颠倒散洗剂(自制),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组方研究与制备工艺

    1.1 处方 枇杷叶、黄芩、桑白皮、生栀子、金银花、连翘、拳参、生石膏、知母、生地、丹皮、赤芍、制大黄、虎杖、枳壳、生山楂、丹参、生甘草等。

    1.2 原料 所用原料中药均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的规定,试剂为分析纯。
, http://www.100md.com
    1.3 制备方法 取大黄粉碎成细粉,过6号筛备用;连翘提取挥发油后,药渣与枇杷叶、黄芩、桑白皮、生栀子、金银花、连翘、拳参、生石膏、知母、生地、丹皮、赤芍、虎杖、枳壳、生山楂、丹参、生甘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1.5h,每一次加水10倍量,第二次加水8倍量,合并煎液,静置,取上清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80℃)的清膏,备用;加大黄粉末及干燥淀粉,混匀,制粒,干燥,放冷,喷加连翘挥发油,混匀,密闭放置数小时后,整粒,装胶囊,分装即得。

    2 质量标准

    2.1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褐色不规则颗粒,气特异,味苦。

    2.2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 [1] :草酸钙族晶直 径20~160μm,有的190μm。具缘纹孔、网纹、螺纹及环纹导管非木化。(2)取本品4粒,倾出内容物,研细(通过4号筛) [2] ,取1g加乙醚40ml,置脂肪提取器中回流提取至无色,浓缩至2~5ml。作为供试液。另取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对照品,加乙醚制成每1ml各10ml,分别点样。吸附剂:0.5mol/L草酸硅胶G板(硅胶200目8.5g加1.5g石膏,加0.5mol/L草酸溶液25ml,铺板,室温干燥,于105℃活化1h)。展开剂:氯仿—甲醚(10:1)。展距17cm。于紫外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 百拇医药
    2.3 规格检查 参照文献 [1] 检查水分、装量差异、崩解时限、微生物限度。

    3 临床应用

    3.1 作用与用途 本品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用于治疗寻常性痤疮。

    3.2 用法与用量 口服,2~3粒/次,1次/d或遵医嘱。

    4 讨论

    方中枇杷叶、桑白皮、石膏、知母清泻肺、胃之热为主药;金银花、连翘、拳参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黄芩、生栀子泻火解毒;生地、丹皮、赤芍凉血化瘀;生山楂、虎杖活血散瘀、降血脂;大黄、枳壳泻热通便;丹参活血祛瘀凉血,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俱为辅药。诸药合用,共奏宣清肺胃、凉血解毒、活血化瘀、通腑泻热之功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1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6.2 高万山,刘松明.中药材理会鉴别手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559.

    作者单位:221003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

    (收稿日期:2004-03-03)

    (编辑 秋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