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8期
编号:10445434
“以西药治其标,以中药治其本”组方思路临床应用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8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08-0723-02

    自古以来,中医学以“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方从法立,法从证出”为原则,诊断治疗,遣方用药。但伴随着西洋医学的传入,中医传统理论受到冲击。明清时期中西汇通学说倡导人张锡纯指出:“盖西医用药在局部,是重病之标 也,中医用药求原因,是重病之本也,究之标本原宜兼顾,若遇难治之症,以西药治其标,以中药治其本,则奏效必捷。”“阿司匹林石膏汤”为其代表方。在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借鉴前人经验,把现代医学对疾病病因、病理的了解,以及中药药理学知识,溶入中医方剂理论之中?如何拓展中医治疗学范围?笔者从临床实践中发现“以西药治其标,以中药治其本”之组方思路,仍有其现实意义。

    1 病案举隅

    首先,例举如下2则病案,探讨分析组方思路,尝试上述中西医结合组方之方法。例1,患者,女,60岁,1992年1月20日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门诊。主诉:见风则呕吐半年余。自述因生气而得,嗳气胸闷且胀,伴失眠,饮食尚可,吐后仍能进食,二便正常。舌红,苔薄白,脉弦。西医检查排除各种器质性疾病。因服多种西药无效,求治。西医诊断为胃神经官能症,中医辨证为肝气犯胃,胃失和降。处方:柴胡6g,郁金12g,甘草6g,淮小麦30g,大枣5g,蝉衣10g,钩藤6g,防风10g,生牡蛎(先下)20g,代赭石(先下)20g,清半夏10g,黄连1g,焦山楂10g,焦神曲10g,4剂。
, 百拇医药
    上方以柴胡、郁金疏肝解郁为君,配甘麦大枣汤甘缓滋补、柔肝缓急,针对肝胃不和之病机,辨证施治。为治本之法。然考虑此病为胃神经功能紊乱,胃平滑肌痉挛,故从西医角度出发配以蝉衣、钩藤、防风,解除胃部痉挛,治“局部”之病。再以其余药物或降逆止呕,或和胃消导,或清肝之热。标本兼顾,中西互参,以期取得良效。服药4剂,呕吐停止,食量大增。为巩固疗效,仍按上方舒肝和胃,降逆止呕为立法,加减化裁,继进3剂而愈。

    例2,患者,女,50岁,1994年8月10日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门诊。主诉:双眼睑浮肿2周。患者因服用过期变质之“六味地黄丸”,致双眼睑红肿、微痒、小便色黄、饮食大便正常,口微渴。舌红,苔薄白,脉浮。西医诊断为过敏性浮肿,中医辨证为风水、风邪上扰,肺气失宣。当散风宣肺利水。处方:柴胡10g,乌梅15g,防风10g,五味子15g,炙甘草10g,炙麻黄3g,连翘10g,赤小豆10g,生姜皮10g,茯苓12g,香附10g,5剂。

    本证水肿初起,病势轻浅,正气未损,因病位在上,脉浮,属阳证。故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君,辛凉泄卫,宣肺 行水。然考虑本病过敏所致,选用过敏煎(柴胡、乌梅、防风、五味子、炙甘草)脱敏。动物实验表明:过敏煎可刺激小鼠产生游离抗体,中和侵入机体的过敏源,在方中起辅助作用。其余药物行气利水,与主药配合,增强疗效。药后1剂,眼睑肿消,5剂尽服,诸症殆尽。
, 百拇医药
    2 讨论

    以上两案均结合西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且将中药药理研究成果容入组方之中,故取得了较好疗效。笔者认为将此法推而广之,亦可应用于一些仅有西医化验指标异常者。以糖耐量低减(IGT)为例,作为糖尿病早期阶段,患者仅餐后血糖升高,但此阶段已存在一些糖尿病时的病理、生理改变,包括轻度的胰岛素受损,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从病变发展的角度可将IGT归为中医“消渴证”范畴,并可据此组方。“消渴证”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可首选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滋阴方剂为基本方。其次,应从病理改变着手调整配方,化痰、活血、健脾等中药具有保护胰腺,改善胰岛素分泌、调整脂质代谢等作用,酌情筛选,如丹参、郁金、白术、黄芪等,加入基础方中可作为佐使药。对并发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血管病者,要兼顾并发症。如此,一些仅单项化验异常之“无证可辨”者,亦可归类治疗。这样扩大了中医治疗学范围,更体现了“上工治未病思想”的预防思想。

    现代医学发展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中医学,也必将带来许多新课题。有些疾病在病变之初即被发现,有些疾病预防较治疗更为有效。这就要求中医工作者,不断扩展思路。张锡纯开中西医结合之先河,提出“以西药治其标,以中药治其本”之法,对于我们解决现实问题,对于扩展中医治疗学范围,对于“证”的深入研究,均有所启发。故成此文,与同行交流,愿中西医结合事业不断前进。

    作者单位:10008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

    (编辑李 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