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4年第5A期
编号:10445016
胆囊架桥术在晚期胆道癌肿手术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5A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晚期胆道癌肿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近20年53例应用胆囊架桥病人手术死亡率、术后并发症、生存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手术病人临床症状缓解率100%,手术死亡率0,术后并发症明显示减少,术后生存期1/2、1、2年分别为81.81%、40.9%、16%。结论 该手术方法降低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是确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晚期胆道癌肿 胆囊架桥术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4)05-0623-01

    我们自1987年4月~2003年4月开始对53例晚期壶腹周围癌、胰头癌、胃肠道癌转移造成胆道压迫,Ⅱ期手术的Ⅰ期准备病人,采用了胆囊架桥手术治疗,其术后并发症、手术死亡率明显减少。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1 一般资料 53例中,男35例,女18例,平均年龄50.2岁(41~76岁),其中壶腹周围癌33例,胰头周围癌14例,胃癌第13组淋巴结肿大压迫胆道6例,胰头癌Ⅰ期手术准备3例;9例与门静脉关系密切,4例因梗阻性黄疸合并化脓性胆囊炎,体质很差;5例有腹腔内播散及远处转移。术前经B超、ERCP、CT等检查,一部分则是剖腹探查确定(因当时尚无CT)。

    胰头癌分期见UICC胰腺癌临床分期,Ⅲ、Ⅳ期属晚期。壶腹部周围癌尚无统一分期标准,主要依据是探查情况如肿块过大,与周围血管粘连或腹腔内的扩散,而确定为晚期。

    1.2 手术方法 入腹后不要急于切除胆囊,探查肿瘤属于晚期者而胆囊又无占位采用本术式。均采用胆囊十二指肠降部、球部吻合,加用胆囊、胆管侧侧吻合,两吻合口均要大,在2~3cm以上,两吻合口均放置支架管。部分病人胆总管比较细者则可用胆总管近端嵌入胆囊内吻合,外面浆肌层缝合。胆囊与十二指肠降部并行缝合几针,以防反流。而对于胆囊较小者可保留胆囊血管游离胆囊后完成术式。
, 百拇医药
    97例病人胆囊均无明显病灶,胆囊最大者13cm×9cm×4cm,胆囊最小者6cm×4cm×3cm,胆囊管螺旋扭曲19例,但本术式不受限制,适应证较单纯囊空肠吻合术宽 [1]

    2 结果

    术后临床症状缓解,肉眼见巩膜、皮肤黄染消退。本组术前平均胆红素(255±96)μmol,术后3周测平均胆红素为(20±5)μmol,症状缓解率100%。

    所有病例均无死亡,手术死亡率为0。术后所有病例无反流性胆管炎,至死无再梗阻情况。

    44例随访(占82.5%),8例半年死亡,27例1年死亡,5例存活2年以上,2例无瘤生存。

    3 讨论

    晚期壶腹周围癌、胰头癌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其他癌肿浸润或淋巴转移压迫胆总管,常造成团块固定,结构紊乱,多属于冰冻状态,无法根治切除。不实施手术,患者很快因梗黄及并发症死亡。我们回顾性分析近20年来胆囊架桥术治疗晚期胆道癌肿病人57例,症状缓解率100%,手术死亡率为0,手术并发症明显减少。因其不改变胆道、胃肠道正常解剖生理状态,病人术后恢复快;又因其吻合口大,加上胆囊向心性收缩生理特点,术后无反流性胆管炎,至死无再梗阻出现。比较近些年来开展的非手术引流方法,如:PTBD、ERBD,虽有内引流的效果,但为防止发生胆管炎及再发黄疸在住院中及出院后需反复冲洗导管或更换导管,而且损失胆汁,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胆管内的内支架术常常因口径小、引流不畅,势必发生阻塞并发胆管炎 [2~5]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胆囊架桥术治疗晚期胆道癌肿是确实可行的治疗方法,其胆管炎的发生率低,手术死亡率低,较少胆管再阻塞,不损失胆汁,无需冲洗和换管,无长期带管的痛苦,延长患者生命,改善生存质量。并且作为Ⅱ期手术的Ⅰ期准备,远较T管引流好,T管引流胆汁损失,病人营养不良,而静脉营养则费用大,病人经济负担不起。本手术方法无需特殊的条件与设备,可应用于具备手术条件的基层医院。本手术方法毕竟有相当的创伤性,因此要选择适当的病例,病程过于晚期的、体质差的和年龄过大的则不适合手术,应选择非外科的引流方法。

    参考文献

    1 沈魁,何三光.实用普通外科手术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568.

    2 Gipson RN.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endoprostneses for hilar cholangiocar
, 百拇医药
    cinoma.A J surg,1998,156:363.

    3 Laneris S.Non-surgical palliativ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lignant biliary obstruction the place of endoscopic and percutaneous drainage.Clin Radiol,1987,38:603.

    4 Wright KC.Percutaneous end ovascular stent:An experimetal eraculaˉtion.Radiol,1985,156:69.

    5 Carraco CH.Expandable biliary endoprostheses:An experimental study.A J Rediol,1985,45:1279.

    作者单位:1 464000河南省信阳市中医院

    2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

    (收稿日期:2004-01-03)

    (编辑 小川),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