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9期
编号:10446253
继发性脑室内出血38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9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09-0851-01

    继发性脑室内出血,是指脑实质或蛛网膜腔出血破入或返流入脑室内造成,占自发性出血的93%,且以高血压性脑出血为主。收集我院近年收治的继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38例,对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占同期脑出血的24.8%,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43~73岁,平均59.6岁,继发性脑室内出血的原因,高血压性(脑出血)33例,出血性梗塞2例,原因不明2例,丘脑肿瘤1例。

    1.2 临床表现 起病形式:头痛15例,呕吐2例,癫痫发作1例,发病昏迷19例(其中深昏迷3例,中度昏迷5例,浅昏迷11例),不同程度偏瘫35例,两侧出现病理反射6例,发病时的高血压者33例,全部患者均有脑膜刺激征。
, http://www.100md.com
    1.3 CT扫描 原发出血部位:基底节22例,丘脑9例,脑叶4例,小脑3例。破入脑室后的:单侧脑室8例,双侧脑室7例,侧脑室及三脑室5例,三、四脑室4例,第四脑室3例,全部脑室1例,脑实质血肿量15~82ml。

    2 治疗方法与结果

    本组根据脑实质内下血肿量的多少与影响脑室程度不同分别采用内科治疗和锥颅引流。

    2.1 内科治疗 对轻度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者血压26.7 kPa,中线结构轻度移位,脑实质出血量<30ml,不宜手术者可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本组27例,痊愈7例,好转17例,死亡3例。

    2.2 锥颅引流根据血肿部位选用方法 (1)侧脑室穿刺引流本组4例,痊愈1例,好转2例,死亡1例。(2)血肿抽吸,本组7例,痊愈4例,好转2例,死亡1例。

, 百拇医药     3 讨论

    继发性脑室内出血,是指脑实质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破入或返流入脑室内,占自发性出血的93%,且以高血压性脑出血为主,占83.3%。

    3.1 临床表现 脑实质破入脑室有一般出血的表现还有各自特点,单纯脑实质出血严重,内囊前肢出血多数穿破侧脑室前角破入脑室内。临床症状较轻,因在胼胝体与尾状核之间有一薄弱区,内囊前肢内没有重要的锥体束通过,内囊后肢、脑叶出血均破坏大面积的脑实质才能破入脑室,往往出血量较大,多在40~60ml升以上,病情较重;内囊后肢内有上行传导感觉的脊髓束及下行传导运动的皮质脊髓束,在内囊膝部有皮质核束。丘脑后下方还有传导听及视觉的内外侧膝状体,故该病位出血严重,出现了偏瘫,在优势半球还可出现失语。病人多表现突然昏迷、偏瘫,双侧病理征,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丘脑出血破入内囊除以上症状外可出现两眼上视困难、高热、尿崩症,小脑出血量大时,可直接形成枕骨大孔疝,出血量小的病情逐渐稳定时后膝逐渐吸收,水肿减轻,预后较好。患者深度昏迷,38例中发病后即昏迷的患者占60.4%,双侧病理征占33.3%,脑疝占27%,脑膜刺激征100%。
, 百拇医药
    3.2 诊断 CT扫描是目前诊断脑室出血最可靠的,能清楚显示原发部位,中线结构移位等,反复CT扫描及时观察出血情况和预防再出血,密切观察病人症状、体征,如有病情加重征象,及时复查CT,以观察出血情况,对病情的发展、诊疗有很大帮助。本组患者发病后2~36h行CT扫描,原发出血部位以基底节最多占64.5%,其次是丘脑占11.9%,脑叶占8.3%,小脑4.1%,锥颅引流的病人均在术后1周复查CT,若显示脑室内出血基本消失,可终止引流,CT为临床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3 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 本组38例中死亡13.1%,内科治疗27例,平均出血64.4ml,死亡率11.1%,锥颅引流4例,平均出血量73ml,死亡率25%,锥颅血肿抽吸7例,死亡率14.3%,内科治疗的病人病情较轻,所以不能用死亡率来判断疗效,本组根据病情及CT检查结果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重症病人,早期行锥颅引流,使死亡率降低,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法预后较好。

    3.4 影响预后的因素 继发性脑室内出血影响预后的因素很多,本组提示高龄、高血压、意识障碍重者、临床状况差,出现并发症者等。

    作者单位:255100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卫生局

    (编辑 刘静),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