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9期
编号:10446185
饮食护理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9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09-0857-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自身的价值。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宣教健康教育中饮食护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人说:“民以食为天”,也就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人体生命活动都必须依靠摄取食物来维持。食物在维护健康、防治疾病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医药和营养学界也正在从多方面进行研究。

    1 食物的配伍

    远古《黄帝内经》中就曾指出食物对养生健体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摄入食物要全面,饮食要平衡,以及正确调剂饮食是治疗疾病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一般情况下,饮食多单一,但为了增强食物的食疗效果和可食性以及营养保健作用,也常常把不同的食物搭配起来食用,食物之间由于相互影响的结果,使原有性能有所变化,因而可产生不同的效果,即有不同的配伍关系,如同本草学中所说的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的配伍关系。如菠菜猪肝汤,菠菜与猪肝均能养肝明目,相互配伍可增强补肝明目之功效,通常用于治疗肝虚目昏或夜盲症。大蒜可防治蘑菇中毒。如人们在食牛、羊肉等温补气血的食物时,又食绿豆、鲜萝卜、西瓜等,前者的温补功能则会相应减弱。在健康教育中让病人及家属掌握饮食配伍关系尤为重要,特别是食物的相反作用。如吃柿子后不能吃螃蟹,喝蜂蜜后不能吃含生葱的食物,因二者在一起可产生明显的副作用,总之大多数情况下,食物通过合理配伍后,不仅可以增强原有的功效,而且还可产生新的功效。
, http://www.100md.com
    2 平衡膳食

    饮食要多样化,要使饮食的五味得当,荤素食协调,饮食的寒、热、温、凉适度,若饮食有所偏嗜则可能导致人体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偏盛偏衰。在临床工作中大多数病人认为生病时应补充足够的营养,但某些营养物质摄入过多,也会影响人体健康。在健康教育中护士应告诫病人如果过食寒凉,贪食生冷瓜果,日久则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弱,寒湿内生而发生腹痛、泄泻等病,如过食辛温燥热,则可使胃肠积热,出现口渴,腹满胀痛,便秘等症,同时进食不可温度过高,否则可诱发食道癌。

    3 合理利用

    在健康教育中,护士应正确指导病人合理利用食物。合理利用食物是食物应用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在日常饮食中,合理利用食物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1)合理选择食物是合理利用中的首要问题。如果食物种类选择得当,又具有相应的食疗性能,加之搭配合理,就能符合人体健康的需要,同时又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例如,心神不安的病人,我们在做宣教时,应让其选择养心安神的食物,如小麦、黄花菜、百合、莲子、大枣、猪心、鸡蛋等。(2)采用适当的食品类型也是必不可少的。如脾胃病的病人应指导其采用粥食,以利于调理脾胃。若虚证的病人应补益,可采用补益类食物炖汤、蒸食或浸酒等。总之应根据病人的生活习惯及疾病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食品类型。
, 百拇医药
    4 饮食禁忌

    一般说来,在病人服药期间,凡属生冷、粘腻、腥臭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均应避免食用。不同的疾病又有不同的饮食禁忌,在宣教中护士应根据不同的病人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如失眠病人服安神药时,应嘱病人避免喝浓茶、咖啡之类兴奋、刺激性饮食;阳虚寒盛的病人应忌食生冷寒凉的食物;阳虚热盛的病人应嘱其忌食辛辣动火之品;水肿病人忌 食咸食;消渴病人忌食糖;阳证、疮疡、风疹、癣疥等病人应忌食辛辣、香燥等食物。此外,疾病初愈“胃气未复”的病人不宜进食油腻厚味食物,而宜以粥食调养。

    5 辨证施食

    饮食护理在健康教育中应突出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辨证论治认为,疾病是动态变化的,随着病因、体质、气候等因素的变化,一种病可能出现不同的证,不同的病可能出现相同的证。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根据不同病证的需要配制不同的饮食。如:中医根据辨证将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咳嗽两类,外感咳嗽又因病邪不同,证候特点的明显差异。分为风寒、风热两种证型。它们的症状不同其饮食护理也有很大差别。当病人咳嗽,痰稀色白、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属于风寒咳嗽,应进食热饮,用苏叶、杷叶水、姜汁冲蜂蜜,以散寒止咳,禁服寒凉之品。当病人咳嗽,痰稠色黄,咯痰不爽,咳时汗出,口渴咽痛,属于风热咳嗽,饮食应禁食辛辣、肥甘厚味之品,服用中药时应温服,汗出后应注意避风,用银花、杷叶泡水代茶饮。若护士在健康教育中未给予正确地饮食护理,病人又不注意饮食调养则可加重病情。这充分说明了饮食护理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 http://www.100md.com
    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饮食护理时应保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和演变,归根结底是:阴阳的相对平衡受到破坏。“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阴虚则热”,“阳虚则寒”,是疾病的基本病机。在健康教育中应针对不同的病机采取补偏救弊,损有余补不足的饮食护理方法,目的在于调整阴阳,恢复机体的动态平衡,同时在健康教育中还应因人、因时、因地而选择不同的饮食。例如,秋冬季节感冒的病人,应指导其食用生姜、红糖茶等辛温解表的食品;春夏感冒的病人应指导其饮桑菊薄荷汤或食荷叶粥等辛凉食品;而老年患者的饮食宜消化而补益,这主要是老年人生机减退,气血不足,阴阳渐衰,故慎食难于消化及寒凉的食物。

    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应用学科,这些学科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通过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并对证实施饮食护理的健康教育,不仅提高了疗效,还使病人及家属掌握了日常饮食保健的相关知识,提高了生活质量,拓宽了中医护理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使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深入。

    作者单位:300140天津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编辑 海涛),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