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11期
编号:10446945
穴位注射配合术后止痛500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11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11-1018-01

    随着术后疼痛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相应并发症也逐渐多起来,尤以恶心、呕吐、尿潴留为重。本文旨在观察在穴位注射协同下对术后止痛期间病人恶心、呕吐、尿储留并发症的防治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共500例,男260例,女240例,妇科病人140例,外科病人160例,骨科病人100例,胸科病人40例,耳鼻喉科病人60例,年龄14~65岁。

    1.2 方法 各科病人随机分为两组,I组(观察组,250例),II组(对照组,250例)。全麻病人清醒拔管后,先给予负荷量芬太尼0.04mg,随后于静脉上接一次性100ml病人自控止痛泵,内含药物芬太尼0.015mg/ml,氟哌啶0.05mg/ml,持续输注2ml/h,PCA0.5ml/次,共180例全麻病人均采用上述方法。硬膜外麻醉病人术终通过硬膜外导管连接200ml止痛泵,配方为芬太尼0.3mg+0.75%布比卡因30ml+生理盐水稀释至200ml,持续输注4ml/h。

    观察组病人于手术后2h行穴位注射治疗1次,留置尿管的病人于术后次日晨全部去除尿管,同时加行穴位注射治疗1次,治疗时间外病人可以自由活动。穴位注射取穴为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和中极,每穴注射生理盐水3ml。观察两组病人术后72h内恶心、呕吐、尿潴留的发生情况,所得数据行卡方检验,P<0.01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病人止痛效果均佳,观察组对术后止痛期间恶心、呕吐、尿潴留的预防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出现时本方法治疗作用明显。

    表1 术后72h内恶心、呕吐、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略

    3 讨论

    手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与多种因素有关,但总病机是胃气逆乱,胃气上逆及膀胱气机受阻所致,治则调理胃气,宣通膀胱气机 [1]

    中极是膀胱经募穴,三阴交属于足太阴脾经,是足三阴经会穴,二者合用有通调下焦气机以利小便之功;内关是阴维交会穴,有宣通上中二焦气机的作用,足三里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有通降胃气之功,二者合用能调节胃气功能而止恶心、呕吐 [1]

    本文通过穴位注射运用中医经络理论对有关穴位慢性刺激,有效地抑制了术后镇痛治疗期间易出现的恶心、呕吐、尿潴留的并发症,对已出现症状的病人治疗效果明显。解决了病人长时间留置导尿管、活动不便的烦恼。本方法虽然增加了术后镇痛治疗期间医生的工作,但为祖国医学在现代麻醉中应用开辟了一条新路子,如果本方法能有效地用于手术后镇痛治疗,更是一种安全、简便、经济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郭诚杰.针灸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285,299.

    作者单位:2642001山东省威海市中医院麻醉科

    (编辑 李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