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4年第11期
编号:10446816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患者康复影响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11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4)11-1037-02

    脑卒中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约75%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现代康复治疗的介入大大改善了这种状况,使相当一部分病人生活自理,重返社会。据报道 [1] ,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23%~76%,平均为50%。临床观察,抑郁病人的运动功能恢复所需时间长于不伴抑郁障碍的病人,从而增加了康复的难度。因此,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心理康复治疗十分重要,自2002年1月~2003年11月,我们对住院的80例脑卒中后病人进行分组观察,其中40例进行心理康复治疗,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病人治疗前均经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同时经智力评分量表(MMSE)测定排除认知功能障碍,经简易抑郁评定量表(ZUNG)评定存在抑郁状态(>40分),神志清楚者入组,分普通组和对照组,普通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2~82岁,平均62岁,脑梗塞30例,脑出血10例,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45~85岁,平均65岁,脑梗塞25例,脑出血1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用药,MMSE ZUNG评分和斯堪的纳维亚神经评分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两组病人均采用医生即定的治疗方案,普通组除完成治疗外不做特殊心理护理,对有主动求医行为患者给予必要的解答,但不实施系统化教育,对照组在进行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及解除负性情绪,具体实施如下。

    1.2.1 每日用15min由专门护士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观察病人的情绪,了解其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给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让其了解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疾病转归等情况,使其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特别要讲明负性情绪对脑血管病发生、发展、治疗的重要影响,使其建立治疗疾病的正确观念,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1.2.2 支持性心理治疗,主要与病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了解病人家属对病人的态度,使之与医护人员共同关心,体贴,支持病人,得到病人的充分信任的依赖,使之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度过心里危机,避免精神崩溃,创造良好的康复氛围,建立舒适的治疗环境,有利于病人心情舒畅,激发与疾病作斗争的积极情绪,并使之发挥潜在能力,主动训练瘫痪肢体和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康复治疗,当取得微小成绩时,夸奖鼓励,使病人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加了信心。
, 百拇医药
    1.2.3 鼓励病人之间相互交流,讲解相关疾病及肢体功能康复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正确方法,讨论成功病例的经验,培养其健康的心理,提高自我调节能力,舒缓病人的身心紧张,提高病人重返社会和家庭的信心。

    2 结果

    普通组30d、45d、60d肌力评定,肌力从0级升至Ⅰ级28例,从Ⅰ级升至Ⅲ级12例,肌力恢复不明显;对照组,30d、45d、60d肌力评定,从0级升至Ⅲ级10人,从Ⅰ级升至Ⅳ +级20人,从0级升至Ⅳ + 级10人,肌力恢复明显。

    3 讨论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引起广泛重视,负面情绪可使躯体疾病恶化或加重,由于脑卒中的病死率、复发率高,病人从四肢健全,生活,工作正常的人变成一个行动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认为自己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心理压力非常突出,如不及时给予纠正,错过早期康复治疗时机,则肢体功能康复很慢,护士通过心理卫生宣教,争取家属,亲友,领导的充分配合,运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措施,在获得家庭和社会支持后,病人解除心理压力,调节病人情绪至良性状态,使之能主动配合康复治疗,本组40例病人采取用配合心理治疗方式。观察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显示对照组肢体功能康复效果优于普通组,说明心 理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82.

    作者单位:354200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内科

    (收稿日期:2003-12-01)

    (编辑罗 彬),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