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F > 发热
编号:10446639
儿童发热的特点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9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4)09-0851-02

    发热是以体温升高为主要表现并伴有全身功能和代谢异常的过程,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影响体温的外界因素很多,如哭闹、进食、运动、包裹过厚、环境温度过高等均可使体温升高。通常将引起发热的疾病分为两类即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现就不同年龄患儿的发热特点及护理谈一点体会。

    1 新生儿发热特点及护理

    1.1 特点 新生儿指出生28天以内的小儿。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易导致产热散热失衡,加之新生儿皮下脂肪较薄,肌肉不发达,由于哭闹、包裹过厚、环境温度过高等原因可引起体温的波动。人工喂养者牛奶过稠而水分摄入不足,可导致高蛋白脱水热;有时母乳不足水入量又过少亦可见脱水热,脱水热时体温甚至可高达39~40℃。因此,新生儿期非感染性发热较多见。

, http://www.100md.com     1.2 护理

    1.2.1 多采用物理降温,保持适中室温,空气新鲜,松解衣被,适量补充液体,一般不用退热药。

    1.2.2 认真观察发热的原因以及伴随的症状,根据不同情况酌情处理。

    2 婴幼儿发热特点及护理

    2.1 特点 婴幼儿指出生后1个月~3岁的小儿,此期小儿免疫功能不健全,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半岁以后逐渐消失。免疫力下降,很容易感染疾病,中枢兴奋系统与抑制系统失去平衡,易发生高热惊厥。此期小儿消化功能差,进食少易造成体内液体量不足。

    2.2 护理

    2.2.1 定时测量体温,并认真记录,以观察热型。

    2.2.2 体温超过38.5℃,遵医嘱给予退热处理,1h后应测体温。
, 百拇医药
    2.2.3 退热处理后应观察有无体温骤降、大量出汗、软弱无力等现象。如有以上虚脱表现,应予保暖,饮热水,严重者静脉补液。

    2.2.4 饮食应给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保证足够的营养物质供应,以防消耗过多,产生负氮平衡。

    3 学龄前期小儿发热特点及护理

    3.1 特点 学龄前期指3~7岁的小儿,此期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完善,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高热惊厥少见。故一般感染引起的发热经对症治疗后能很快降至正常。

    3.2 护理

    3.2.1 发热期间注意休息,室内温度适中,空气新鲜。

    3.2.2 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保证水分摄入,既可驱除体内毒素,又可达到降温目的。
, 百拇医药
    3.2.3 保持皮肤清洁,加强口腔护理。

    4 学龄期小儿发热特点及护理

    4.1 特点 学龄期指7~12岁的小儿,学龄期儿童学习任务重,在校饮水少,易接触感冒患儿发生交叉感染。临床表现为头痛、四肢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4.2 护理

    4.2.1 心理护理 患儿生病,担心学习跟不上,应给予精神安慰,加强心理护理。

    4.2.2 应加强对高热患儿的体温监测 每4h测体温1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可减至每日测2次,同时观察其他生命体征。

    4.2.3 补充营养及水分 多数患儿食欲低下,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维生素,并鼓励患儿多进食,多饮水,保证充足水分和热量的摄入。

    4.2.4 口腔护理 发热时唾液分泌减少,促进细菌繁殖,同时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及维生素缺乏,易引起口腔溃疡,故应加强口腔护理。

    4.2.5 皮肤护理 为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汗腺阻塞,可用温热水擦浴并及时更换被汗液浸湿的衣服。

    作者单位:050011河北省石家庄铁路中心医院儿科

    (收稿日期:2004-02-15)

    (编辑黄 杰),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F > 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