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12期
编号:10447780
潘生丁与双黄连治疗流行性腮腺炎128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12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12-1185-02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儿科临床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我院于1999年10月~2003年10月期间收治128例,其中用潘生丁、双黄连治疗73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128例患儿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例。按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3例,男40例,女33例,年龄l~1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3天,3天内就诊者66例,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发热及腮腺肿痛。其中单侧腮腺肿痛者32例,双侧腮腺肿大者41例,伴发热者68例,体温38.2℃~39.8℃,颈部淋巴结肿大者43例,扁桃体肿大者26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轻度增高者(8.0~11.0×10 9 /L)42例,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者55例。中性粒细胞增多者18例。对照组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1~1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3天,3天内就诊者5例,其中单侧腮腺肿痛者26例,双侧腮腺肿大者29例,伴发热者50例,体温38.1℃~40.2℃,颈部淋巴结肿大者32例,扁桃体肿大者20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轻度增高者34例,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者42例,中性粒细胞增多者13例。两组患儿病情轻重相似,治疗前临床表现、血常规检查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双黄连注射液l0~15mg·kg -1 ·d -1 静滴,板蓝根冲剂口服液等,其中白细胞增高者加用抗生素。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哈尔滨中药二厂生产的双黄连粉针剂(0.6g/支)按60mg·kg -1 ·d -1 ,加入病毒唑或抗生素静滴,同时口服潘生丁片2~3mg·kg -1 ·d -1 ,分2~3次口服.

    2 结果

    两组128例患儿全部治愈。治愈标准:体温恢复正常,症状及局部体征消失,无并发症或并发症已治愈,血常规检正常。两组以用药疗程长短为依据观察疗效,观察组平 均用药2.58~1.36天,对照组平均用药l.96±1.62天,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 百拇医药
    流行性腮腺炎系腮腺炎病毒感染所致,冬春季发病较多,易在集体儿童中流行。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系外感风温毒邪,郁结不散,壅于腮部所致。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为主。双黄连粉针由双花、黄芩、连翘三味中药经科学加工提炼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作用,现代药理学试验证实,以黄连具有广谱抗病毒及抗菌作用,潘生丁为非硝酸酯类冠状动脉扩张剂。除具有较久的扩张冠状血管,抑制血小板疑集作用外,还可选择性地抑制病毒RNA的合成且在体内诱生干扰素,从而产生广谱抗病毒作用。据此,我们应用潘生丁,双黄连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双黄连价格适中,使用方便,可与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等多种抗生素配伍应用,毒副作用少,偶有轻微腹泻及皮疹。潘生丁毒副作用少而轻微,可有胃肠不适、头晕、乏力等,本组病例无任何毒副作用发生。综合上述,我们认为,潘生丁、双黄连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显著,抗病毒作用确切,且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并可扩展应用于治疗其他病毒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肺炎、心肌炎、肠炎等。

    作者单位:453003河南省新乡市新华区人民医院

    (编辑刘 静),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