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7期
编号:10447960
安肠胶囊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浆细胞亚群影响的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7期
     【摘要】 目的 应用兔抗人IgA、兔抗人IgG、兔抗人IgM多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对13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结直肠粘膜标本及10例正常粘膜进行Ig细胞检测。方法 观察安肠胶囊治疗前后结直肠粘膜Ig细胞的分布情况,探讨安肠胶囊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粘膜局部免疫细胞的影响。结果 UC患者粘膜固有层的IgA细胞数量低于正常粘膜,IgG细胞高于正常粘膜,经安肠胶囊治疗后,IgA细胞的数量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1),IgG细胞下降(P<0.05);治疗后IgA细胞、IgG细胞与正常粘膜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的IgM细胞数量和正常粘膜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结直肠粘膜局部体液免疫细胞(浆细胞)亚群的活化与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密切相关,安肠胶囊通过对局部IgA,IgG细胞数量的调节而达到治疗目的。

    关键词 安肠胶囊 免疫组化 IgA细胞 IgG细胞 IgM细胞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4)07-0604-02
, 百拇医药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难治性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未明,免疫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已经得到肯定,且成为研究的热点[1]。我们用自拟安肠胶囊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2]。现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 本院病理科存档的13例经安肠胶囊治疗前后的UC结直肠粘膜活检标本蜡块,男7例,女6例,平均年龄35.25岁。另选10例住院痔疮患者正常结直肠粘膜标本作为对照组,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33.78岁。对照组新鲜标本用福尔马林液固定,经脱水,石蜡包埋。

    1.2 染色方法 含Ig细胞作免疫组化SP法染色,第一抗体兔抗人IgA、IgG、IgM多克隆抗体和第二抗体采用ElivisionTmTwo-step(Rabit)kit染色试剂盒,均由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
, 百拇医药
    1.3 计数方法 Olympus显微镜400倍放大下每个视野为面积单位(0.1mm2),分别计数切片中含Ig的浆细胞数量,每片计数5个面积单位,取其均值为细胞密度。计数时限于粘膜固有层、肠腺、粘膜肌层的阳性细胞,细胞核及胞膜完整,胞浆棕色或褐色。包膜不完整或间质阳性染色颗粒 及粘膜下层阳性细胞列入计数范围。

    2 结果

    含Ig细胞计数结果 见表1。

    表1 安肠胶囊治疗前后结直肠粘膜Ig细胞密度(x±s)(略)与治疗前比较 ˇ P<0.001,与对照组比P>0.05;与治疗前比较★ P<0.001,与对照组比P>0.05;与治疗前比 △ P>0.05,与对照组比P>0.05

    2.1 细胞密度 治疗前后及正常粘膜均以含IgA细胞密度最高,顺序为:含IgA细胞>含IgG细胞>含IgM细胞。
, http://www.100md.com
    2.2 含IgA细胞密度 治疗前的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治疗后密度较治疗前为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的细胞密度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含IgG细胞密度 治疗前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7.49,P<0.0001);与治疗前比,治疗后密度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治疗后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t=0.58,P>0.05)。

    2.4 含IgM密度 治疗前细胞密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无显著性(t=0.86,P>0.05);治疗后密度有所下降,差异无显著性(t=1.39,P>0.05)。

    3 讨论

    3.1 正常粘膜及UC患者局部粘膜含Ig细胞及肥大细胞密度,由高至低依次为IgA细胞>IgG细胞>IgM细胞,说明粘膜局部体液免疫以IgA细胞为主。
, http://www.100md.com
    3.2 肠道粘膜固有层中产生IgA浆细胞的含量很大,占固有膜浆细胞的95%,浆细胞合成分泌的SIgA分布于粘膜表面,保护粘膜不受肠道抗原性异物、微生物的侵袭。有作者发现炎症性肠病(IBD)中含IgA细胞显著减少,认为粘膜分泌抗体水平降低可能与IBD发病有关[3],亦有作者认为IgA缺乏是器官特异性和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的危险因素[4],均支持分泌型IgA对维持结肠粘膜的保护作用,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在本课题中,UC患者粘膜IgA细胞密度降低,经治疗后IgA细胞密度明显增加,说明安肠胶囊可通过调节局部粘膜免疫功能,增加IgA细胞数量和IgA的分泌,进而达到治疗目的。

    3.3 UC患者IgG细胞密度升高,经安肠胶囊治疗后下降,说明IgG细胞数量变化与病变活动有关,此与有关研究的论点相一致[5]。IgG细胞对UC的发病作用机制,有研究认 为是IgG复合物与补体C3C同时在粘膜上、皮下及小血管壁基底膜沉积,使相应的免疫细胞活化,导致局部损伤性作用的发生[6,7]。安肠胶囊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IgG细胞数量,减少IgG复合物与补体C30在局部的沉积,从而减少局部的损伤。
, 百拇医药
    3.4 在本课题中,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的IgM细胞数两两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说明IgM细胞在UC的治疗中无指导意义,可能IgM只是作为疾病早期产生的Ig,通过激活补体产生自身免疫反应[8],在慢性UC的发病过程中局部已无过度表达,也有人认为产生IgA的浆细胞是由产生IgM的浆细胞经过一个依赖TC的转换过程而形成的[9],IgM是其他抗体产生过程中的早期辅助环节。

    参考文献

    1 张继平.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学研究时展.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1):57-59.

    2 肖振球,吕小平,何泽生,等.安肠胶囊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对照观察.广西中医药,1997,20(5):7-11.

    3 林建韶,孙保存,赵秀兰,等.炎性肠病治疗前后免疫活性细胞密度的定位观察.临床与病理学杂志,1997,13(1):87-88.
, http://www.100md.com
    4 Steuer A.Postgrad Med J.1996,72:499-500.

    5 Rsekrans PCM,Meijer CJLM,Van-der Wal AM,et al. Immunoglobulin containing cells in inflammatory boul disease of colon; A morphometr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Cut,1980,21:941.

    6 李琪佳,徐敏,张雪怡,等.免疫复合物IgG及补体C3C在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中国综合临床,2001,17(8):614-615.

    7 Halstensen TS,Brandtzaeg P. Local complemen tactivation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mmunol Res,1991,10(3-4):485-492.

    8 毕爱华.医学免疫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38.

    9 鲁兵.胃肠道IgA反应的形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84,193-197.

    作者单位:530023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收稿日期:2003-11-13) (编辑 日强),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