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3年第10期
编号:1044732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10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4)10-0949-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延长,高龄人口日益增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发病率明显增高,使许多人受到POP的困扰,本文通过对45例POP的护理体会,探讨POP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45例,其中男17例,年龄58~81岁;女28例,年龄45~78岁。并发股骨颈骨折12例,腰椎压缩骨折5例,桡骨骨折(Colles)4例,腰背疼痛38例。

    1.2 POP诊断标准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结合本地区情况,以种族、性别、地区的峰值密度(BMD)为依据(X+5)测值在X-1S至X-2.5S之间,为骨量减少,测值在[1] 。并结合临床表现,X线片表现以及女性的雌激素水平测量作出诊断。
, 百拇医药
    1.3 结果 腰背疼痛缓解35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2例、腰椎骨折愈合5例。

    2 讨论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影响骨骼,导致全身的骨量、骨密度下降及骨微结构异常的代谢性疾病,其骨含量低下,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骨吸收,导致骨脆性增加,骨的强度降低,极易造成腰椎的压缩性骨折,股骨颈骨折及桡骨骨折(Colles骨折)。骨质疏松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变化,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疾病或药物等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青少年,多伴有遗传性家族史,女性多于男性。本文主要对第一类作出探讨。

    3 护理

    3.1 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护理人员需具备骨科护理知识,及骨科护理技术。并掌握骨质疏松症的理论知识,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骨质疏松导致的严重后果,骨质疏松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原则。只有在掌握这些知识后,才能有目的地针对性地对骨质疏松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
, 百拇医药
    3.2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预防和尽早发现骨质疏松的有效手段。对绝经后妇女及老年男性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骨质丢失在40岁以后围绝经期妇女中已开始发生,在绝经后5~10年内丢失迅速,骨质丢失加速的时间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相一致,而男性60岁后BMD开始下降。POP患者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女性高于男性 [2] 。并告知易患POP年龄段人群有关POP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使他们定期检查,尽早发现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以便早期防治。

    3.3 护理措施

    3.3.1 关心患者的病痛,为其尽快减轻病痛,协助患者取得舒适体位,做好各项生活护理,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顾虑,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3.3.2 POP患者要加强营养,以富含钙、磷食物为主,应多进食乳制品、豆制品、绿色蔬菜,并注意补充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建议患者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加日光照射,促进皮肤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磷吸收。另外还需补充与骨代谢相关的其它营养素。如维生素K、蛋白质、钠及必需微量元素,氟、锰、铜、锌等 [3]
, http://www.100md.com
    3.3.3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10年内是防治POP的关键时期,提高钙摄入量及绝经后尽量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是目前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有效措施 [2] 。适当进行体力活动可以增强机体的肌肉力量,这是骨密度增加的重要原因,长期运动使皮质骨增厚,骨小梁排列更发达,骨强度增加。体力活动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减少骨的吸收,增加钙等吸收,减少钙的排泄 [4]

    3.3.4 POP药物治疗主要是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雌激素(尼尔雌醇)促进骨形成。二磷酸盐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来抑制骨吸收,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诺昔芬)能明显提高绝经后妇女的BMD,还有降钙素,氧化物及细胞生长因子,生长激素等 [5]

    3.3.5 当骨质疏松较严重时,应预防骨折的发生,防止老年人摔倒可以有效降低骨折发生。另外,进行骨折危险性预测,可以及时发现骨折危险人群,提早治疗,避免骨折发生。一旦发生骨折,立即对不同种类骨折进行相关治疗及护理,对POP患者的骨折更应注意早期功能锻炼。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王晶,王金平,邵萍.骨质疏松与骨折的关系.颈腰痛杂志,2002,24(2):119-121.

    2 张伏亢,邓展生,伍峰.原发性骨质疏松患病率调查.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31(4):21-23.

    3 吴秋莲,徐浩.肾移植后骨质疏松症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5):428-430.

    4 汪媛.肌力和体力活动与骨密度关系研究进展.卫生研究,2003,33(2):170.

    5 赵文国,贺宝玲.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新进展.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13-14.

    作者单位:650051云南昆明延安医院骨科

    (收稿日期:2004-02-18)

    (编辑一 坤),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