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12期
编号:10447803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分析与处置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12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12-1084-02

    近十多年来,因CT或MRI应用于临床,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更为明确。手术方法的改进,技术水平的提高,使术后患者疗效更为满意。但少数患者初次手术没能成功,症状复发,重者致残。国外报道再次手术失败率为2%~9.2%。现就我院1987~2003年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8例,再次手术者14例,其中我科初次手术无效4例,症状复发10例,其中1例在外院术后症状无缓解。

    1 临床资料

    本组14例患者中,男11例,女3例,再次手术平均年龄41岁。两次手术平均间隔3年。再次手术最短病程1个,最长6年。3次手术者1例。

    2 讨论

    2.1 症状复发的原因及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整个脊柱结构已非正常,虽然经历一段愈合过程,结缔组织逐渐变为致密稳定,但仍需在一定时间内限制活动,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本组有1例复发患者,术后腰部、双下肢疼痛缓解,效果满意,2周后拆线回家,来人探视时急着开门,腰部再次扭伤。当时腰部、双下肢剧烈疼痛难忍,给予做MRI检查时,发现椎管内有血肿,硬膜受压,虽卧床后症状逐渐缓解,但行走仍较困难,半年后给予再次手术。初次手术,未找到突出的椎间盘,包括定位错误,椎管狭窄,椎板切除不够,神经根管狭窄减压宽度不充分及椎间孔狭窄未经处理。在手术当中应用神经剥离子认真检查神经根是否完全松解,上下探查椎管是否狭窄,处理完善,防止遗留椎管狭窄及神经根未松解。多处腰椎间盘突出仅处理一处,或摘除髓核不充分,术后症状不缓解,或稍减轻。有报道多间隙椎间盘突出占3%~32.1%,实际临床上多数患者为两个或两个间隙以上椎间盘同时突出。术前、术中均应注意检查和处理,不可遗漏。现因CT或MRI的应用,临床诊断更为明确,但在没有条件的医院,检查患者时应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包括膝腱反射、跟腱反射、趾背伸力及皮肤感觉检查。医源性因素:椎板切除过大,因找不到突出的椎间盘,以扩大减压或椎板融合代替髓核摘除。或因椎间盘突出伴峡部裂,脊柱滑脱者,手术摘除髓核,但椎体没给予内固定及融合,使脊柱失稳。所以在椎板减压的同时应给予较坚强的内固定(如AF、RF钉等)及关节突间融合。手术时机过迟,马尾及神经根损伤过重,已成为不可逆性损伤,或同时合并颈椎或胸椎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手术不可能取得疗效。
, 百拇医药
    2.2 再次手术的适应证和时机 诊断明确,初次手术症状未解除,或症状复发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有马尾神经损害伴有椎管狭窄。

    2.3 再次手术方法 初次手术破坏了局部正常解剖结构,形成一些瘢痕组织,肌肉、黄韧带、后关节囊与硬脊膜、神经根相互粘连,以致组织界线不清,寻找突出的椎间盘很困难,分离时易损伤硬脊膜、马尾神经及神经根。尤其是过去采用全椎板切除,手术操作更为困难,并且出血较多。如初次手术采用单侧显露复发在对侧,可做单侧显露开窗或半椎板切除。如复发在同侧,另一间隙突出或原位复发另一间隙突出,可采用单侧显露,从未手术过的间隙进入,如原间隙突出复发,再次手术从上或下一未手术的间隙进入行半椎板切除。过去已行全椎板切除,症状严重,合并椎管狭窄,需再次行全椎板切除,从病变上方或下方开始。如上次行椎板减压将腰4、5棘突剪除,这次需找到腰3椎体棘突,即正常解剖结构,开始行椎板减压,这样解剖层次相对清楚,将椎板切除,找到硬脊膜后,逐渐向病变部位细心分离粘连,切除瘢痕组织,显露硬脊膜。否则无从下手,极易损伤硬脊膜、马尾神经及神经根。二次手术必须充分松解粘连,将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处松解,否则手术是徒劳的。我院曾接诊1例在其它医院因腰4、5椎间盘突出行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术后症状无缓解,并逐渐加重,2个月后来我院就诊,经行MRI检查,发现腰4、5,腰5、骶1椎间盘均突出,椎管狭窄,双侧侧隐窝狭窄。给予再次行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术后腰腿疼痛症状不恢复,并逐渐加重,致夜不能寐,应用药物止痛及冬眠疗法均无效,排除感染后,考虑为二次手术减压不充分,1个月后再次行手术,术中可见双侧侧隐窝狭窄,神经根高度水肿,牵开困难,充分松解后,该患1个月后痊愈出院,随访2年无复发。

    作者单位:130021吉林省人民医院骨科

    黑龙江佳木斯农垦总局机关医院外科

    (编辑李 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