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6期
编号:10447154
采血一针成功率浅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6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4)06-0564-01

    为了提高采血人员的技术和采血一针率,减少献血者痛苦等目的,总结了采血前血管的选择、采血时进针的方法、采血中血流速的改变及采血失败原因。笔者对具体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及解决办法,供相关业务人员参考。

    1 采血部位选择

    为了采血顺利、血流通畅,首先选择好上肢肘窝部清晰可见、粗大充盈、弹性好、不易滑动的静脉,理想的、可供采血穿刺的静脉非常重要。选择静脉的方法有:(1)采血时一般常将肘正中静脉和贵要静脉做为首选,当这两支静脉不显露或触摸不到时可选用头静脉。下肢静脉均有丰富的静脉瓣,且在采血操作时多有不便,故采血时很少使用。在上肢静脉非常不理想,而血源又短缺时,可否考虑下肢静脉供采血使用值得探讨。(2)穿刺部位的选择,应特别注意的是选择皮肤无损伤、无疤痕和无皮疹(炎症)的部位以便于观察静脉的粗细、深浅、充盈等。(3)在献血者中,少数献血者静脉虽然显露,但弹性差、易滑动,难于把握,进针后血管易随针头移动(此情况多见于男性)。遇到这种情况应选择相对较固定,弹性较好的静脉穿刺。少数肥胖献血者(尤其女性),虽静脉不显露,但按其解剖位置及静脉走向可触摸到理想的、准确的静脉。(4)扎止血带选择静脉时松紧应合适,止血带太松,血管不够显露及充盈;过紧则影响动脉血流,同时影响采血流速。
, 百拇医药
    2 采血时如何进针

    采血时进针方法及经验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一针采血的成功与失败,是否给献血者造成痛苦及耗材的浪费,同时也体现到采血人员是否技术过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首次献血者应做好必要的采血前解释工作,使献血者有一个良好的、稳定的心理状态,有利于配合采血工作。(2)进针时,针头斜面应向上,这样便于观察针头是否进入皮肤内,针头与皮肤的角度应呈45°左右。针头刺入皮肤后,其针头与皮肤的角度应改为10°左右,沿静脉走行方向进针约针头长度的1/3。然后使针头靠紧血管外壁而刺入血管(此时进针阻力明显减小),再进针约0.5cm左右,使针头斜面完全进入血管腔内,使血管、皮下及暴露(未进皮肤部分)的针头之比约为1:2:2。以保持针头相对固定。

    3 血液流速改变

    采血期间,血液流速的快慢直接影响到采血的成功与失败。血液流速可以通过采血袋或电子显示称观察到。以便及时查找原因和进行必要的处理。血液流速变慢常见的原因有:(1)血管塌陷:主要是穿刺到较小的静脉或献血者精神过于紧张血管收缩所致。(2)止血带扎的松紧不和适:止血带过松,血管充盈度和压力不够。未达到扎止血带的目的;止血带过紧,则压迫动脉,影响动脉血流量,造成采血肢体远端静脉血压力不足,采血流速缓慢。此时调整止血带松紧度可达到理想的效果。(3)针头斜面的改变:在采血时由于针头固定不当或供采血肢体的位置变动,使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内壁,造成采血流速缓慢或停流,此时可调整针头与皮肤的角度或略转动针头,使针头斜面离开血管壁等,找出血流不畅原因,一般经处理后效果较为理想。(4)血液粘稠度高:由于献血者血液粘稠度高,血流缓慢,此种情况多见于空腹献血者(采血前应了解献血者的饮食情况),以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 百拇医药
    4 采血失败原因

    采血失败主要与血管的选择、采血技术的熟练、血流不畅的处理(经验)、采血技术的熟练程度、采血前准备等密切相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穿刺进针过猛、采血针进入血管后针头转动、针头角度改变而穿透血管壁(对侧)造成血流不畅或停流。(2)针头的斜面一半在血管腔内一半在血管腔外,造成血流缓慢的同时,血液从针头斜面的血管外部渗入皮下,而出现皮隆起。(3)采血针头进入血管后因针头固定方向或角度不合适、或采血握拳时位置移动,针头刺透血管壁使血液外渗,造成采血失败。(4)因选择了较细的血管或触摸不到血管的准确部位及走向,盲目进行造成的采血失败。(5)少数首次献血者因精神紧张、移动体位,对采血配合不够好或其他原因将针头脱出。(6)进针的角度不当或穿刺前皮肤未能绷紧所致的穿刺后血管移位。(7)穿刺时针头进入皮肤或血管过深、过长(针头几乎全部进入皮下)易造成组织块阻塞针头。(8)其它,如针头阻塞、针头带钩、采血小瓣粘连等器材故障。

    作者单位:830000新疆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

    (收稿日期:2004-02-04)

    (编辑青 山),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