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4年第7A期
编号:10447856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220例总结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7A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4)07-1035-02

    Lichtenstein于1986年首次提出了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这一概念,使疝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渐推广应用,我院2000年6月~2004年2月共开展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20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20例,男212例,女8例;年龄17~85岁,平均年龄56.2岁。直疝11例,嵌顿疝25例,双侧疝8例,复发疝26例,滑疝1例,马蹄疝1例。

    1.2 材料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补片(锥状疝环填充物和条状补片),均为不可吸收的聚丙烯编织材料,具有抗感染、无排异、能迅速与人体组织粘合固定、抗压力强和牢固等特点[1]
, 百拇医药
    1.3 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切口与传统手术方法相同,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开后向两侧分离,切开提睾肌找到疝囊,如疝囊不大,可直接将疝囊高位游离至颈部;如疝囊较大,可将疝囊距内环约3cm处离断,远端疝囊旷置,近端疝囊游离至高位,并将近端疝囊壁用4号丝线作一荷包缝合封闭,重建成一完整的封闭疝囊,后将疝囊回纳腹腔,将锥状填充物填充至内环内,四周与腹横筋膜缝合4针固定,游离精索,将条状补片平坦放置在精索后方,有缺口的一侧朝向精索内环处,并将补片缺口缝合1针,与四周组织间断缝合数针即可,充分止血,将精索放回,在其前方逐层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皮肤,术后常规0.5kg沙袋压迫切口6h。

    2 结果

    全组手术时间平均35min,术后离床活动时间较早,最短术后6h,最长术后1天。术后疼痛轻,无牵拉感,均未用止痛药。阴囊水肿6例,阴囊血肿2例,无切口感染者,术后3天出院,平均住院天数6天,术后门诊拆线,随访无一例复发。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腹股沟疝修补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尽管其总体疗效尚满意,但在腹壁缺损较大的情况下,将周围不同组织强行缝合拉拢,张力极高,不同组织愈合能力不一致,一旦腹压瞬间急剧升高极易复发。且腹横筋膜的缺损和破坏是腹股沟疝的根本原因,以往的疝修补术没有建立在修复腹横筋膜的基础上,不符合现代解剖学原理[2]。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从生物化学和生物力学的角度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更加符合人体的生理解剖结构。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其优势明显:(1)符合人体生理,在无张力的状态下完成腹横筋膜的修补,当填充物受到腹腔压力时使压力迅速扩散到各个方向,起着缓冲作用,减少了复发率。(2)操作简单,无需高位结扎,避免了分离过多组织,减少了损伤神经血管的可能性,且并发症少。(3)手术时间短,创口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短,且单丝聚丙烯编织的补片,其孔径均大于10μm,嗜中性粒细胞可自由出入,不易隐藏直径约1μm的细菌,使其有很好的抗感染能力,减少了术后感染的机会。(4)手术时间短,术后痛苦小恢复快。没有传统手术后的局部牵拉疼痛感,术后6h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大大缩短。
, http://www.100md.com
    要较好地完成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需注意几点:(1)严格无菌操作,严密止血,防止切口感染修补失败。(2)疝囊较大时需将疝囊中间离断,近端荷包缝合使其成为小疝囊,远端疝囊旷置,否则剥离面太大,渗血多,易术后产生阴囊血肿。(3)精索游离要充分,否则平片补片孔径小将精索卡压太紧,术后会引起阴囊水肿及睾丸的血液循环障碍。(4)锥状补片需根据内环大小作修剪。如内环太大可缝合腹横筋膜数针缩小内环,再置入补片;如内环小,可将锥状补片的分叶剪去数片,使其与内环相匹配。(5)固定平片补片时要避免把补片缝扎到神经分布丰富和高度敏感的耻骨结节和耻骨的骨膜上。

    疝环填充式疝修补术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最佳术式,它较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式优势明显,值得我们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颂章,李燕青.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外科杂志,1998,6(4):230.

    2 唐健雄.从腹股沟解剖谈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必要性.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66.

    作者单位:318000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

    (收稿日期:2004-04-20) (编辑 曲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