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4年第12期
编号:10447489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CT诊断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 加深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认识。方法 对127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临床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即腰椎椎体后缘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骨质缺损,密度与椎间盘相似,周围多有不规则硬化,骨质缺损后可见条形或弧形骨块并突入椎管。结论 CT扫描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关键词 腰椎 软骨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4)12-1117-01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PMN)是指在青少年时期,髓核组织经薄弱的椎体终板突入椎体后缘松质骨内并突向椎管,从而压迫脊髓神经的一种病变。以往由于对该病认识不足,常被误诊。为了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笔者收集了2000~2003年127例LPMN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病的CT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7例中,男82例,女45例,年龄22~68岁,平均42.2岁。有明确外伤史18例,病程3天~26年。症状腰腿痛74例,单纯腰痛14例,单纯腿痛29例(双腿痛7例,单腿痛22例),下肢麻木6例(双腿麻木1例,单腿麻木5例),间歇性跛行4例。

    1.2 方法 采用美国GE Prospeed AI螺旋CT扫描机,常规对L 3~4 、L 4~5 、L 5 ~S 1 椎间隙进行扫描,每个椎间隙扫描4层,层距、层厚均为5mm,必要时2mm薄层扫描。

    2 结果

    2.1 发病部位 118例为单发,9例为多发,共136个结节。其中分布于L 3 后下缘3个,L4 后上、下缘分别为19个和73个,L 3 后上、下缘分别为12个和24个,S 1 后上缘5个。结节位于中心42个,偏于两侧94个。
, 百拇医药
    2.2 CT表现 椎体后缘骨质缺损,多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密度与椎间盘相似,CT值50~88Hu,周围大多有不规则硬化;骨质缺损区后方均见条状或弧形骨块并突入椎管,多偏于一侧,骨块多与椎体一侧相连,少数两侧完全连续或游离;伴椎间盘突出67例,其中中央型39例;侧后型28例;椎管狭窄36例;侧隐窝狭窄13例;硬膜囊受压移位变形24例;神经根湮没及受压水肿移位18例。

    3 讨论

    LPMN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1] ,目前有几种学说:(1)由于意外伤或运动伤的纵向挤压,屈曲和旋转作用,致使骨突环与椎体间薄弱的软骨连接破坏、分离,软骨板和髓核向后方移位。(2)软骨板先天性缺陷,如骨化障碍形成的缺陷,血管沟、脊索突出的残缺等,是其发生的病理基础。(3)椎体骨突环尚未愈合前,其间的软骨连接较薄弱,当发生椎间盘突出时,部分骨突环可自薄弱的骨软骨连接处撕脱,间盘组织遂经此撕脱区突出形成软骨结节。国内较为接受的观点是认为: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是边缘性软骨结节的一种特殊类型 [2] ,其病理可能是在特殊的解剖缺陷基础上,在漫长的日常生活中,脊柱不断承受弯曲和压迫等外力作用,促进髓核冲击缺陷区而进入椎体骨板,形成软骨结节 [3] ,其实质与椎体前缘的椎缘骨及疝入椎体的Schmorls结节是相同的,而只是产生的部位不同而已 [4]
, 百拇医药
    本组资料显示,发生于椎体后下缘软骨结节占73.5%(100/136),明显高于椎体后上缘,文献 [5] 认为这可能与生物力学因素有关,腰椎尤其是下腰椎是躯体活动最大的支撑区,也是承受躯体重量和下达压力的转折点。当自上而下的冲击力作用于腰部时,人体基于本能的保护性,姿势多处于前曲状态,冲击分力多通过髓核伸向前下方或后上方,即下位椎体的前上角和上位椎体的后下角。前者在其先天缺陷的基础上可形成椎缘骨,后者则可形成软骨结节。而在少数情况下,冲击力通过髓核作用于下位椎体的后上缘上位椎体的前下缘,即形成椎体后上角的软骨结节和椎体前下角的椎缘骨。本组资料还显示,发生于L 4 椎体后下缘的软骨结节约为53.7%(73/136),推测可能与L 4 活动范围较大,其椎体终板边缘最易受损有关 [6] 。LPMN的CT表现为:腰椎椎体后缘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骨质缺损,密度与椎间盘相似,周围多有不规则硬化,骨质缺损后可见条形或弧形骨块并突入椎管。CT对LPMN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不仅可以显示其部位、大小和骨块后突程度,还可以显示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及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情况,对临床手术有重要指导意义。
, 百拇医药
    LPMN须与下列几种病变鉴别:(1)椎体后缘骨折:常有急性外伤史,椎体后缘骨块与椎体骨质缺损相吻合。(2)骨质破坏:密度常不均匀,边缘不规则,周围无硬化带。(3)后纵韧带骨化:多在椎间盘隙后缘正中,一般不与椎体相连,椎体没有相应的缺损区。(4)椎间盘突出钙化:发生在椎间盘内,椎体结构完整,无明显缺损。(5)椎体后缘骨质增生:不仅出现在椎体后缘,更多出现在椎体前缘或侧缘,与椎体紧密相连,密度较高,高密度中不含软组织密度影。

    参考文献

    1 孔庆奎,吴珂,崔群生,等.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体后缘离断症.中华骨科杂志,2002,22(1):14.

    2 曹来宾,詹阿来,曹庆选,等.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影像学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1992,26(4):240.

    3 曹来宾,曹庆选,詹阿来,等.腰椎后缘骨内软骨结节13例CT-X线对照研究.临床放射学杂志,1991,10(6):307.
, 百拇医药
    4 殷好治,梁副民,王希林,等.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CT探讨.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2):144.

    5 曹庆选,曹来宾,张化龙,等.腰椎后上缘软骨结节(附10例分析).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6):385.

    6 周仪.腰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所致腰椎管狭窄的影像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4):306.

    作者单位:221400江苏新沂铁路医院CT室

    (收稿日期:2004-03-16)

    (编辑黄 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