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4年第6期
编号:10448345
痰瘀同源与痰瘀同治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4年第6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4)06-0511-01

    痰、瘀,是常见的两种不同的致病因素,临证有许多病都可以涉及,如:“怪病多痰”、“怪病多瘀”之说。寥寥数语,说明痰、瘀危害人体健康是很大的。它既可单独成为致病因素,亦可联合致病,临证掌握这个规律,就可采用“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法则治疗。现就其“痰瘀同源”“痰瘀同治”,探讨如下。

    1 痰瘀同源

    痰是津液不化的病理产物,一般以稠者为痰,稀者为饮。又有“积水成饮,饮凝成痰”之说,脾为生痰之源,如果脾失健运,则水湿停聚而成痰。故水湿痰饮,同出一源,名异而实同。周学海说:“阳虚必滞,阴虚必凝”。《血证论》说:“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说明瘀是人体血运不畅,或离经之血着而不去的病理产物。痰与瘀的病理变化,似乎各有其源,然而追溯其本,痰来自津,瘀本乎血,津血同源,阴精阳气失其常度,则津熬为痰,血滞为瘀,说明痰瘀实为同源。《灵枢·邪客》篇:“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说明了津血是同源,津液可转化为血。《灵枢·百病始生》篇:“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输不通,湿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李梃《医学入门》:“痰乃津血所成。”据此,《内经》说的“积皆成”,可理解为既是瘀血,又是津液凝而成的痰,也是痰瘀胶着而致的病症。这是痰瘀同源同病的最早记载。但对痰瘀同病明确提出的,还是元代的朱丹溪。《丹溪心法》:“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痰挟瘀血,逐成窠囊”。他把许多学士“痰成窠囊”之说与瘀血相结合揭示了痰瘀为病的本质。唐学海称赞丹溪痰瘀相搏逐成窠囊的卓见,是“发蒙振聩”,启迪对痰瘀同病的认识和重视。痰瘀交结为患,经过历代医家的临证实践,逐渐得到认识、发展和提高,近年来在胸痹、中风、消渴等病的临床实践中,对痰瘀同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重视,常以“痰瘀阻络”、“痰瘀交结”、“痰瘀凝结”、“痰瘀壅滞”等为辨证,采用祛痰化瘀方药治疗而获良效。
, 百拇医药
    2 痰瘀同治

    痰瘀同病同源,互为因果,互相转化,相辅相成,故痰瘀可同病同治。痰瘀同治,首先当明确痰与瘀是致病因素,它们与正气相对而言是属于标。根据“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辨证论治时必须重视脏腑功能和正气盛衰之本,视病邪和正气的虚实所偏,治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或祛邪为主兼以扶正,或扶正祛邪并进,方能获效。若见痰专治痰,见瘀专治瘀,不顾其正气,屡攻屡逐,则易导致正愈虚而邪愈实,而成“徒伤他脏”之虞。不论侧重扶正为主,或侧重祛邪为主,均要掌握扶正补而勿滞,祛邪攻而勿伐的方法。在祛邪方面当视其痰结瘀血之间孰重孰轻,分别权衡轻重治之。若痰结较重,当以祛痰为主;若血瘀较重,当以活血祛瘀为主;若痰结和血瘀并重,则当以化瘀祛瘀并施,使痰瘀分消。化痰祛瘀要抓住宣通气机的治则,因为气行水行,气行则血行,治气即是治水,治气血脉易畅,可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所以血中气药、气中血药的选用也显得尤为重要。在祛痰化瘀的同时还要选用化瘀散结,散结分消药,使之相济。我所脑血管病研究室经20年临床经验及实验研究,据痰瘀同治的法则,自拟”三降汤”(降脂、降压、降血粘度)加减治疗痰瘀阻络之脑血管病收到一定的效果。处方:葛根30g,丹参12g,降香10g,地龙10g,益母草15g,山楂10g,首乌10g,泽泻10g,菖蒲10g,白芍12g。方义:葛根有升发阳气作用,现代医学认为葛根提取物葛根黄酮,能增加脑血管血流量,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的头痛、头晕、项强、耳鸣、肢体麻木等。丹参、降香、地龙行气、活血、通络、降低血粘度,益母草活血利尿兼祛痰湿。白芍敛阴柔肝平抑肝阳,降低血压。首乌、泽泻、山楂、化痰、利湿、开窍,可降血脂。本方合而用之共奏祛痰、化瘀,降压、降脂、降低血粘度之功效。其辨证加减:如肝阳上亢加石决明、夏枯草;肝风内动加钩藤、天麻;肝肾阴虚加女贞子、旱莲草;肾阳虚加淫羊藿、菟丝子;气虚加黄芪;气阴两虚加人参、麦冬、五味子;痰湿重加半夏、陈皮、枳实;痰湿化热加用鲜竹沥水与上述汤药兑服;痰迷心窍加郁金、远志;瘀血偏重可加水蛭,但用量应从小量开始,要根据出凝血、纤维蛋白原等项指标的监测结果而调整其用量。同时注意观察出血症状,特别是年龄较大患者要慎用。痰瘀为病具有粘滞、凝涩、脉道不利的特点。其病位广,病情复杂,变化多,临床上疑难重症常见,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相信痰瘀同治法可以在今后的临床中发挥更大更好的效应。

    作者单位:030009山西省太原市中医研究所

    (收稿日期:2004-04-29)

    (编辑维 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