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7期
编号:1044803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0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7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4)07-0613-01

    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0例疗效满意,而且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均符合《实用内科学》(第10版)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120例,男72例,女48例,年龄24~82岁,病程2~10年。其中单纯萎缩性性胃炎94例,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26例;对照组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24~80岁,病程2~10年,其中单纯萎缩性胃炎65例,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15例。两组病例全部感染幽门螺杆菌。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1)维酶素片1g/次,3次/d。(2)阿莫西林胶囊0.5g/次,3次/d,连服4个月,不用任何中药或中成药。治疗组:(1)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法。基本方:党参30g,蒲公英30g,川芎10g,黄芪30g,莪术10g,鸡内金15g,三七粉3g,丹参20g,制军5g,厚朴5g,元胡15g,锡类散0.5g。加减:肝胃阴亏加北沙参、生地、麦冬;瘀血阻滞加失笑散;肝胃气滞加柴胡、佛手;肝胃郁热加白芍、郁金、丹皮;脾胃虚寒去蒲公英加桂枝、酒白芍、饴糖。每日1剂用水煎成汤剂,9:00am、3:00pm各口服1次,连服4个月为1个疗程。(2)调护:饮食八宜十一忌。八宜:即宜软、宜鲜、宜温、宜淡、宜少、宜精、宜洁、宜缓(细嚼慢咽),富有营养,易于消化,1日三餐;十一忌:即忌辛辣、热汤、生硬、陈腐、冷食、腌制、霉变、碱性、烟酒、浓茶、咖啡等食物,以免刺激胃粘膜的反复损伤。
, 百拇医药
    1.3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胃镜示粘膜形态恢复或基本恢复,病理检查萎缩性胃炎改变为浅表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消失,幽门螺杆菌试验阴性。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胃镜及病理检查示胃粘膜萎缩,炎症、肠上皮化生及幽门螺杆菌试验程度减轻。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胃镜及病理检查胃粘膜无改变,幽门螺杆菌试验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Ridi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治疗结果

    治疗组120例治愈85例,好转2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80例,治愈10例,好转48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7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Ridit检验u=3.68,P<0.01),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 体会
, 百拇医药
    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当于祖国医学的“胃院痛”、“腹痛”、“嘈杂”、“心下痞满”等范畴,其病位在胃。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最近研究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的。Hp感染所致的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和调亡的改变,可能是造成不同疾病结局的原因。如果胃粘膜细胞增殖、凋亡数量保持平衡,则仅发生单纯的Hp相关性胃炎;如果细胞凋亡数量超过细胞增殖,就可能形成溃疡或胃粘膜萎缩;当细胞增殖的数量超过细胞凋亡水平时,就可能引起胃粘膜细胞异型增生或胃癌[1]。笔者认为,本病多因寒邪凝滞、饮食损伤、情志不遂、慢速感染、药物及遗传等因素所致。胃为阳腑,多气多血,以通降为顺,喜润恶燥,若寒邪凝滞、饮食不节、情志不遂、感染、药物等,均可损伤胃腑,导致胃失和降,气滞不行,代谢产物不断积蓄,郁于中焦,郁久化热,久病入络,阴血耗伤,脾胃虚弱,气血匮乏,气虚则无以行血,故胃镜下可见粘膜下血管隐见、胃中青筋暴露、粘膜粗糙不平或形成结节。因此本病的病理特点为气阴两虚、胃脉瘀阻。治疗关键在于益气化瘀。方中党参、黄芪益气健脾以改善微循环;黄芪、莪术相配可逆转其器质性病变的病理变化,从而促进胃粘膜细胞的生长和逆转;鸡内金即鸡胃的内皮,能助胃腺体恢复,刺激胃液分泌,清血化瘀;川芎、三七粉、丹参活血化瘀,通络生新;制军、厚朴、元胡具有抑制幽门螺杆菌,保护胃粘膜并抗癌前病变作用;锡类散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止痛。西药阿莫西林胶囊、维酶素片具有杀灭及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并能使幽门螺杆菌转阴和胃粘膜上皮细胞的逆转。诸药合用的最大优点是既无胃肠道副作用,又能根除幽门螺杆菌;既能改善胃脉的血运,又能加速胃粘膜上皮细胞新生并可见胃粘膜固有腺体的再生,从而使肠上皮化生消失,恢复其生理功能。经临床观察治疗组的有效率达95%,疗效明显较对照组满意,可见这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萧树东.江绍基胃肠病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368.

    作者单位:317503浙江省温岭腾华医院

    (收稿日期:2004-04-05) (编辑 日强),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