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中医儿科
编号:10454496
小儿夏季热分型辨治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89期
     夏季热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疾病,尤以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为多见。临床以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要症状。因其发于夏季,故名夏季热。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阴阳稚弱,机体调节机能未臻完善,若兼秉赋不足或病后虚弱,入夏以后,暑气当令,不能耐受外界炎热气候的熏蒸,暑气乘虚侵袭而发病。但因患儿年龄和体质存在差异,故临床症候有暑伤肺胃、脾阳不振、下虚上盛等不同。治疗方法则以清暑养阴、补脾益气、温下清上为主。

    一、暑伤肺胃型:本证多见于素禀阴虚的患儿。除发热、口渴、多尿、汗闭或少汗外,烦躁较为明显,精神食欲改变不大。发热虽高,病程虽长,但无头痛、恶风、恶寒和神昏惊厥等症状。多见唇红干燥,咽红,苔薄黄,脉滑数,指纹紫。治宜清暑益气,养阴生津。处方:党参、麦冬、知母、石斛各10克,荷梗、竹叶各6克,黄连、甘草各3克,鲜西瓜皮、粳米各15克。水煎,分2~3次服,每日1次。

    二、脾阳不振型:脾胃素虚或久病不愈的患儿多见本证。发热或高或低,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肢软乏力,睡时露睛,纳呆,口渴,尿多而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润,脉虚大或软弱无力,指纹淡。治宜补脾益气,甘温除热。处方:党参、白术、黄芪各10克,山药12克,陈皮4克,当归、甘草各3克,升麻2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三、下虚上盛型:本证多见于脾肾两虚的患儿。除见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以外,多见萎靡不振,虚烦不安,面色苍白,下肢清冷,食欲减退,小便频数而清长,大便稀薄,舌质淡,苔薄,脉微细而数,指纹淡红。治宜温下清上,护阴潜阳。处方:熟附子、黄连各3克,磁石、蛤粉、补骨脂、覆盆子、菟丝子、桑螵蛸、益智仁各6克,天花粉、白莲须各8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百拇医药(李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