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人与医学
编号:10456468
现代战争灾害亟需“快速反应、立体救护”急救新模式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97期
     当今世界,重大突发事故不断、恐怖事件不断、特种意外伤害不断、局部战争不断,目前已成为“世界公害”。我国近期也发生过,诸如硫化氢井喷、煤矿井下瓦斯爆炸、火焚商场、江海翻船及氯气泄露等事故、灾害,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在灾害或意外发生时,第一时间内现场死亡人数是最多的,对于现场急救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传统急救观念,往往使得处于生死之际的伤员丧失了最宝贵的几分钟、十几分钟救命“黄金时间”。所以必须提倡和实施现代救护的新概念和技能。可以说,人在受伤后,1小时之内是“黄金”抢救时间,而10分钟之内则是“白金”抢救时间!因此,应特别重视,使伤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最确切救治,最好将救命性的外科处理延伸到事故现场。

    我们通过回顾与分析国内外突发灾害造成伤害的资料,结合多次参加医疗紧急救治的体会,尤其是总结了在我国载人航天首飞航天员主着陆场的医疗卫勤保障中的实战经验,创新地把一个高质量的ICU病房装备到医疗救护直升机内、医疗救护车内,前移至草原上、沙漠里,建立了流动的便携式ICU病房。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在特种意外事故现场及载人航天航天员的医疗保障及救护中,建立了“快速反应、立体救护”的现代危重病现场急救新模式。例如,在载人航天航天员的医疗保障及救护中,我们的医疗救护直升机几乎与飞船返回舱同时落地,医护人员在几分钟时间内就已经到达航天员身边,能对着陆航天员实施“快速反应,立体救护”的目的,以确保意外情况下航天员的安全。
, 百拇医药
    一、危重病特种伤目前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及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最主要的杀手之一,现场急救亟需“快速反应、立体救护”新模式。

    在新世纪里,人们格外关注以高科技为主导力量而引发的世界新军事革命,同时也特别关注这场革命对未来社会和战争将可能产生的诸多影响。尤其是人们看到,现在重大特发事件明显增多以及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特种武器的广泛应用,其所致医疗救护及战伤救治已经给世界危重病急救医学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挑战。既往在重大灾害事故和局部战争中采用的传统现场救治方式必须加以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着眼未来发展,努力研究突发事故及高科技局部战争中特种伤的基本特点以及中西医结合紧急救治对策,已是大势所趋。现代条件下,世界医学特别是军事医学领域对“伤”的概念正在迅速发生质的巨变!未来正在向传统挑战,军与民、平时与战时的理念、概念、体系、模式、学科等都在悄然发生重大变革!从和平条件下到战争条件下;从科索沃战场贫铀弹的危害到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从火药到声、光、磁、电,再到中子、原子、核辐射;从普通物理致伤到生化及基因等高新技术致伤等等。致伤概念与机理,致伤强度与深度,致伤方式、途径与范围及伤病救治难度等都在发生质的变革。无论平时与战时,无前方与后方之分,无军与民之别。危重病特种伤目前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及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最主要的杀手之一。因此,现场急救需要“快速反应,立体救护”的模式,以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
, 百拇医药
    二、危重特种伤的基本特点:

    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及世界很多地区频频发生的自杀式炸弹袭击,其伤者的伤类之首就是爆炸伤。近些年,我国矿井瓦斯爆炸、炸药爆炸、娱乐场所失火爆炸等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爆炸伤明显增多。另外,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远程打击、精确制导、非接触、超视距等作战样式不断翻新;导弹、贫铀炸弹、燃料空气炸弹、联合攻击弹药、石墨炸弹、油气炸弹等广泛应用;激光武器、微波武器、次声武器、气象武器、电磁脉冲武器、新型核生化武器、二元毒剂弹、中子弹等悄然出没。这使得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呈现出杀伤强度大,作用时间长,伤亡机理复杂,新伤类、新伤型增多,救治难度大等特点。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致伤因素多,伤情复杂。特种伤致复合伤的致伤效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致伤因素作用的相互加强或扩增效应结合。因此,伤者的病理生理紊乱常较多发伤和多部位伤更加严重而复杂,病理生理学变化更为复杂。
, 百拇医药
    (二)伤势重,并发症多,病伤、死率较高。严重的复合伤伤员常死于致伤现场,即使部分伤员能渡过早期的休克等难关,往往会死于后期的严重并发症。

    (三)容易漏诊误诊。内伤和外伤很可能同时存在,出现了没有伤口、伤道的损伤,而其损伤大多为致命性及易被忽视,往往成为该类伤者最终致死的原因。

    (四)治疗困难和矛盾。复合伤治疗中最大的难题是,难以处理好由于不同致伤因素带来的治疗困难和矛盾。就冲烧复合伤而言,如何处理好治疗烧伤的迅速输液与治疗肺冲击伤慎重输液诸如此类的矛盾是治疗的关键。

    (五)现代特种武器杀伤威力大,作用时间长。这使战伤早期并发症更加凶险,晚期并发症增多;杀伤面积大,损伤部位多,造成多部位伤的比例增加;且冲击伤、多部位伤、烧伤比例增多,尤其重伤比例相应增加;所致伤情、伤部、伤势变化难以诊断,难以把握救治时机,从而对战伤救治提出了新的要求。
, 百拇医药
    (六)杀伤武器多样化,伤亡种类复杂化。现代战场,大量使用的导弹、贫铀炸弹、燃料空气炸弹、联合攻击弹药、集束炸弹、石墨炸弹、油气炸弹等,许多是前所未有的;而激光武器、微波武器、次声武器、电磁脉冲武器、新的核生化武器、二元毒剂弹、中子弹等以往更是少见。由于武器的多样化,使伤亡种类日趋复杂。所致的伤害最常见的是火器伤、炸弹伤等武器引起的二次伤、放射损伤和化学损伤、感染性损伤,以及新的流行性感染疾病等增多,且新伤类、新伤型增多。

    (七)群体伤病员增多:呈现出既有空中作战的伤员,又有海战、地面作战的伤员;既有前沿阵地伤员,又有战役、战略后方的伤员,可谓全方位分布。而且,伤员不仅有军人,还有众多平民百姓。

    (八)内伤和外伤同时存在。过去对“伤型”的定义为伤口和伤道的类型,现在常出现没有伤口、伤道的损伤,从而对“伤”的概念提出了严峻挑战。

    (九)救治条件受限,难度增大。现代战争时空的扩展与压缩使伤员急救十分艰难,空投炸弹间隔时间缩短,缺乏安全的救治场所,救治条件受限,且环境恶化,如断水、断电、断能源和交通瘫痪等。
, 百拇医药
    三、在危重病现场急救中应体现出“快速反应、立体救护”的新模式,以降低死亡率。

    从全球的安全形势分析,重大灾害事件的发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现有的紧急救援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应对重大灾害突发事件的综合体系。既往在重大灾害事故和局部战争中采用的传统现场救治方式受到冲击,必须重新认识现场救治的一些问题,转变救治观念。在重大特发事故和未来战争中,医疗救护及装备要与一线战场趋同等位置,既能提高救治质量,减少死亡和伤残,又要以较高的救护保障条件。而“快速反应、立体救护”是主要救治模式,真正逐步做到了“医疗与伤员同在”。所以加强现场的急救能力和提高后送途中的救治水平,是提高危重病现场急救水平的重要环节。救护车上配备氧气、止痛药、静脉注射液、夹板、担架、吸引装置、创伤急救装备、消毒装备、远程咨询设备等,这样可大大提高后送时救治伤员的能力,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使用医疗救护直升机。

    目前,现场危重病急救的新理论强调伤后即刻救治、复苏、稳定和后送。强调
, 百拇医药
    “医疗与伤员同在”、“快速反应、立体救护”等。应建立一些规模小、多功能、机动能力强的医疗救护队,具备快速反应医疗增援的能力,以满足紧急救护需要。

    四、传统现场救治方式与现代危重病急救新模式二者比较,后者已占据一个全新高度。

    传统现场救治为现场急救(后送(急诊科检查和治疗(ICU加强医疗;现代危重病急救新模式为受伤现场(ICU加强医疗。后者基本是一步到位,将救命性的外科处理延伸到事故现场,必要时将一个高质量的便携式ICU病房前移至事故现场。在快速伤员分类的同时,有一支精干的、经过强化训练的医疗救护队能对呼吸、心跳骤停的伤员就地及时进行:清理上呼吸道、人工呼吸;同时做体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和药物除颤等;对气道阻塞行环甲膜穿刺术或行紧急气管造口;对开放性气胸能做封闭包扎;对张力性气胸,在锁骨中线第二、三肋间用带有单向引流管的粗针头,穿刺排气;对有舌后坠的昏迷伤员,放置口咽腔通气管,防止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对肠脱出、脑膨出的伤员行保护性包扎;对重度中毒伤员,及时注射相应的解毒药;对面积较大的烧伤,用烧伤急救敷料保护创面;对长骨、大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和大块软组织伤,用夹板固定;应用加压包扎法止血;如加压包扎仍无效时,可用止血带。特别是在紧急时,这一模式能实施简单的救命性手术:当伤员因发生大出血、休克等严重伤情而无法后送时,对大血管损伤行修补或结扎;对呼吸道阻塞行紧急气管切开术;对开放性气胸行封闭缝合,张力性气胸行闭式引流等。这样就大大提升了现场急救的内容和水平。我们在救治101例爆炸伤伤员的过程中,除7例严重的爆炸伤伤员当场死于致伤现场,所有伤员在1小时的“黄金”抢救时间均得到了治疗;在其余94例伤员中,仅1例伤员死于后期严重并发症即多器官功能衰竭,总病死率为6.9%。
, 百拇医药
    五、我们在中国首次载人航天航天员主着陆场区医疗保障及救护中做到了“快速反应、立体救护”。

    我们在中国首次载人航天航天员主着陆场区的医疗保障及救护中,配备了载人航天医疗救护车、医疗救护直升机、全套高级便携式急救设备,做到“一备、二齐、三查、四落实”。同时,装备了小型和高机动性的后送抢救工具、急救设备等。医疗救护队人员是由各个专业的专家组成,9人中,有8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精干。航天员医疗保障及救护系统分为机载和车载二个平台,医疗救护直升机内5人、医疗救护车内4人。一旦航天员出现意外伤害,这二个平台就可以体现“快速反应、立体救护”的救治原则。我们对医疗救护的药品、器械、装备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准备,配备了目前市场上先进的品种,全套高级便携式特种医学急救设备,设想可以应付各种复杂情况的预案。同时,完成空降兵航天专用急救包的研制工作,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完成了载人航天航天员专用急救箱的改装工作。此次主着陆场医疗救护队,把多年危重病急救医学领域的临床研究成果应用于首飞航天员的医疗保障及救护,圆满完成了首飞航天员的医疗保障及救护任务,特别是创新性地把一个高质量的ICU加强医疗病房全气候前移至草原上、沙漠里,并达到了反应速度第一、技术装备第一。这一实例,验证了我们提出的“立体救护、快速反应”、“医疗与伤员同在” 、“必要时可将一个高质量的ICU加强医疗病房全气候前移至草原上、沙漠里,在现场对伤员进行决定性的治疗”的急救医学前沿阐述是可行的。

    另外,这一验证还提示我们:建立一些装备优良、机动性好、有综合救治能力、精干的应急医疗队,在灾害事故发生现场的危重病急救中,可以及时对伤员进行包括简单手术在内的决定性治疗。这种策略不但会降低灾害现场危重伤员的死亡率,并会改善其预后,降低伤残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现场急救观念将不断更新,“立体救护、快速反应”的现代救护新概念和技能将不断完善和改进。

    岳茂兴教授

    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第306医院特种医学中心主任。,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