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31944
耐氟喹诺酮淋球菌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9日
     2004-8-8 16:07:11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9年第25卷第6期

    摘要 氟喹诺酮类药物为现行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之一。近年来,对氟喹诺酮敏感性下降或耐药的淋球菌在一些国家出现,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就耐氟喹诺酮淋球菌的流行现状、耐药机理及分子流行病学的有关研究作一综述。

    一、耐氟喹诺酮淋球菌的流行现状

    80年代末,鉴于质粒介导的高度耐青霉素及四环素淋球菌的出现及流行,世界卫生组织(WHO)及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不再推荐青霉素与四环素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新的药物如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药物及大观霉素取而代之。氟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对淋球菌包括对青霉素及四环素耐药的菌株有很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口服治疗淋球菌感染十分有效。但随着该类药物广泛应用,近年来人们发现淋球菌对环丙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降低。1990年英国首先报道淋球菌对丙沙星的敏感性下降,患者对单剂量250mg环丙沙星口服治疗无效[1]。迄今,亚洲如泰国、菲律宾、日本、中国(包括香港)澳大利亚,欧洲如英国、丹麦、非洲如卢旺达,北美如美国、加拿大均观察到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下降。WHO在西太区淋球菌抗生素敏感性监测规划中建议环丙沙星敏感性判断标准为:最小抑菌浓度(MIC)≥1.0μg/ml为耐药;MIC在0.06μg~0.5μg/ml为低敏;MIC≤0.03μg/ml为敏感。美国提出的标准略有不同,MIC≤0.06μg/ml为敏感,但耐药标准相同[2]。

    wHO西太区自1992年起对淋球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监测。研究表明氟喹诺酮耐药性在西太平洋地区较为严重,表现为:越来越多的地区报告检出对氟喹诺酮敏感性降低或耐药的淋球菌。除一个中心外,参加监测的17个国家或地区均发现耐喹诺酮洒球菌;耐药菌株的比率逐年增高,如菲律宾高达69%,日本为30%;耐药程度逐渐增加,许多地区分离出环丙沙星MIC达16μg/ml的高度耐氟喹诺酮淋球菌[3]。

    欧洲及北美某些国家淋病发率下降,但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却在上升。丹麦淋病病例数在1984年为10395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1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