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31967
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的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9日
     2004-8-8 16:01:36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1999年11月27日第14卷第22期

    肝炎病毒引起肝细胞损伤及肝组织炎症、坏死病变有二种不同机制,一是肝炎病毒直接损伤肝细胞;二是人体对肝炎病毒及其抗原的免疫应答,导致肝细胞免疫损伤,使肝细胞发生破坏和肝组织炎症。不论哪一种机制,均以肝炎病毒为病原而启动病理过程。肝炎病毒可在人体内复制。使肝组织病变持续进行进而慢性化。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清除体内肝炎病毒最主要和关键的方法。近年来,在研制和开发新的抗肝炎病毒有效药物方面有了较大进展。

    一、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干扰素α用于治疗慢性乙肝已被公认为有效,但疗效并不满意,疗程(3个月)结束时,HBeAg和HBV dNA阴转率为30%~50%,停药半年~1年的远期疗效为20%~25%。国外学者主张,应将其剂量加大为500万~1000万单位,每日1次或每周3次,疗程为4~6个月,疗效可有所提高。近年来,核苷类药物的研究有了飞速发展。此类药物可抑制逆转录酶和DNA多聚酶活性,对HIV、HBV和疱疹病毒的复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艾滋病、乙型肝炎和疱疹病毒感染。新的抗HBV核苷类药有以下种:

    1.拉咪呋定(Lamivudine) 为近年来新合成的二脱氧胞嘧啶核苷类药物,对鸭乙肝病毒和黑猩猩感染HBV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用其治疗慢性乙肝在世界范围内已有2000余例作了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服药已达2年以上。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服药2~4周后血清HBV dNA水平明显下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