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文摘专辑
编号:10458835
消化系统疾病(2004.08.23)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99期
     胃炎汤可有效保护胃黏膜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难以一次性根治。《湖北中医杂志》2004年第26卷第6期报道了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人民医院刘筱慧医生临床采用胃炎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被收治的6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5~67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5个月~18年,平均13.1年。对照组30例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1岁;病程15个月~15年,平均10.2年。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诊断标准:(参照文献:依据戴慎、薛建国、岳沛平《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7-57。)病例选择符合下列条件:(1)胃脘部疼痛,常伴随痞闷或胀满、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2)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或纤维胃镜检查提示为慢性浅表性胃炎。(3)全部患者均排除消化道肿瘤、心脏病、糖尿病,并无消化道手术史。
, 百拇医药
    治疗方法:治疗组以自拟胃炎汤为基本方:柴胡、白芍、香附、延胡索、鸡内金、蒲公英、丹参各15g,陈皮、甘草各5g,半夏10g,茯苓25g。辨证加减:肝胃气滞型加木香8g,紫苏梗、郁金各15g;寒邪犯胃型加桂枝5g,白术、神曲各15g;胃热炽盛型加黄芩、白花蛇舌草各15g;食滞胃肠型加山楂、莱菔子、厚朴各15g;瘀阻胃络型加田七末5g(冲服),木香8g;胃阴亏虚型加沙参、麦冬各15g;脾胃虚寒型加党参15g,黄芪20g,桂枝5g,生姜10g。每天1剂,加水1000ml(先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水煎至400ml,每天2次,餐后1小时温服。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对照组服用吗叮啉每次10mg,每天3次;维酶素片每次0.6g,每天3次,疗程同治疗组。

    疗效标准:(参照文献:依据戴慎、薛建国、岳沛平《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7-57。)治愈:胃脘痛及其他症状消失,胃镜复查胃黏膜炎症消失;好转:胃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胃镜复查胃黏膜炎症有好转;未愈:症状无改善,胃镜检查无好转。
, 百拇医药
    结果显示:治疗组30例中,治愈16例,好转12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中,治愈12例,好转10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刘筱慧医生指出: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胃痞”等范围。胃脘痛病位虽在胃,但与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有关。胃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为用,以通为顺,以降为和。肝失条达,肝气横逆犯胃,使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方中柴胡升举清气、转旋枢机、疏肝解郁、调气散结;白芍养血敛阴、和营止痛、柔肝体、养胃阴;甘草补益中气、缓急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能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机能;延胡索活血理气止痛,有加强止痛作用;香附疏肝理气、宣散郁滞、行气止痛;陈皮、茯苓、半夏健脾化湿、和胃降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此类药物能增强胃肠蠕动,加快胃排空,利于胃肠减荷及康复;蒲公英清热解毒、杀菌,对HP有抑杀作用。另外方中白芍配甘草,养肝胃之阴,缓肝胃之急;柴胡和白芍配伍,一散一收,补泻兼顾。临床疗效证实:胃炎汤能保护胃黏膜,促进组织修复,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抑杀HP。
, http://www.100md.com
    抗幽灵可根除幽门螺杆菌

    胃炎及胃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自1983年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后,认为HP与胃炎及胃溃疡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根除HP是治疗胃炎及胃溃疡的重要方法。《中医杂志》2004年第6期报道了湘南学院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李尧学医生临床采用辨证组方,随证加减运用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李医生共收治了106例患者,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湖南医科大学1999年版《常见疾病诊断依据与疗效判断标准》。(1)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充血水肿、溃疡面及出血点、糜烂点。(2)胃黏膜及胃液尿素酶快速诊断试纸法测试为阳性。(3)具有胃脘部胀痛、灼热感、反复吐酸、打嗝等上消化道症状者。首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3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27例;年龄14岁4例,15~20岁28例,21~50岁45例,60岁以上6例;病程6个月~1年25例,1年以上~3年50例,3年以上者8例,其中胃次全切除4例。对照组23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14岁1例,15~20岁8例,21~50岁12例,60岁以上2例;病程6个月~1年7例,1年以上~3年14例,3年以上者2例,其中胃次全切除1例。106患者接受本治疗前均在其他医院接受中西药多次治疗,但症状反复发作不愈。
, 百拇医药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抗幽灵治疗,抗幽灵药物组成:党参15g,酒制大黄、黄连各6g,黄芩、九香虫、干姜、半夏各10g,炙甘草6g,大枣6枚,青木香10g,代赭石30g,珍珠母30g,瓦楞子30g。文火水煎3次,取汁600ml,分3次饭前半小时服,其中赭石、珍珠母、瓦楞子共研细末,分3次兑服,每日1剂。辨证加减:肝胃气滞,痛攻窜胁背者(12例)加甘松10g,郁金10g;寒邪犯胃,胃脘冷痛者(16例)加藿香10g(后煎);胃热炽盛,胃痛急迫,痞满者(17例)加生石膏30g;食滞胃肠,胃脘胀痛或朝食暮吐者(15例)加枳实10g,莱菔子15g;瘀阻胃络,痛如针刺者(5例)加生蒲黄30g,五灵脂15g;脾胃虚寒,胃痛绵绵者(6例)加肉桂3g,胡椒3g(研粉冲服);胃阴亏虚,胃痛隐作者(7例)加白芍15g,石斛15g;并发胃出血者(5例)加三七粉10g。对照组用氨苄青霉素胶囊,每次0.5g,每日3次;灭滴灵片每次0.4g,每日3次;硫酸庆大霉素片每次16万单位,每日3次;硫糖铝片每次1g,每日3次;雷尼替丁片每次0.15g,每日2次。两组均3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复查胃镜及HP试验。
, 百拇医药
    结果显示:临床主要改善情况:治疗后治疗组胃脘胀痛、灼热嘈杂、泛酸、打嗝嗳气显效例数分别为76例、78例、72例、79例,对照组分别为13例,10例、16例、11例,两组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2%和81.52%,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镜检查情况分析:治疗组治愈率94.88%,好转率3.31%;对照组治愈率72.83%,好转率18.48%,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HP清除情况:治疗组83例,1个月清除率89.16%,2个月清除率92.77%,3个月清除率97.59%;对照组分别为91.30%、78.26%、65.22%。两组经统计学处理,1个月清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个月及3个月清除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

    李尧学医生指出:清热燥湿解毒的黄连、黄芩、酒大黄作为病因治疗(抗HP);九香虫、干姜、半夏、赭石辛温暖胃,降气止嗝;党参、大枣、炙甘草补中益气;青木香行气止痛,从而促进胃动力;珍珠母、瓦楞子收敛溃疡、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全方合用从而达到根除HP,促进胃动力,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康复。临床疗效证实,在消除及缓解临床主要症状方面,抗幽灵均优于对照组。此外,抗幽灵对HP感染诱发的胃部充血水肿、糜烂、溃疡面、出血点均有显著效果。
, http://www.100md.com
    用川贝母组方可消除肝硬化腹水

    《中医杂志》2004年第6期报道了山东省烟台市东方医院中医科王晓杰医生临床采用川贝母组方治疗肝硬化腹水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方法如下:方药组成及用法:川贝母15g,制甘遂(醋炒要连珠者)15g,共研细末。清晨空腹时用大枣20枚煎汤送服,每周2~3次。腹水消失后,服用补中益气丸,有上消化道出血、心脏病、身体虚弱及高热者勿用。举隅一验案:一55岁男性患者,患肝硬化并发腹水3年。患者腹中胀满,呃逆,小便不通畅,大便次多量少,气短,面色灰黄,巩膜轻度黄染,腹部隆起,肝脾未能扪及,腹水征阳性。双下肢轻度浮肿,脉弱无力,舌无苔。服药1周小便畅通,大便4~5次。肿消三分之一,服药2周腹水全消,食欲增进。

    王晓杰医生指出:肝硬化系由湿热、饮酒、情志、水毒、疟母等引起的肝脾两伤,继而伤肾,最后导致三脏俱病之疾。早期属“积聚”或“癥瘕”的范畴,晚期出现腹水则谓之“臌胀”。本方中甘遂味苦甘,性寒,有毒,入胃、脾、膀胱、大小肠五经,具泻水饮、破积聚、利水谷之功,然甘遂只能利真湿之病,不能利假湿之证,水自下而侵者为“真湿”,水自上而下侵者为“假湿”,真湿为水邪之实,假湿为远气之虚。贝母味苦甘、性凉,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泄热凉金,降浊消痰,开郁下气。取其性凉能降、善调脾气,与甘遂配伍功在互补,药力相加,效果满意。, http://www.100md.com(以上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信息所供稿)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