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杏苑杂谈
编号:10458900
问题少年(推荐)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26日 民间中医
     问题少年(推荐)

    [ 作者:佚名 来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81 文章录入:xuran ]

    1、 《“问题少年”哪里出了问题?》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长在子女身上倾注数不尽的关爱;孩子,是民族的希望,民族文化和精神在他们身上传承发扬。因此,孩子违法犯罪,出了问题,无疑更让人痛心。然而不可回避的是,社会上“问题少年”呈增长趋势,我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问题少年”现状堪忧

    大家至今还会记得去年发生在北京的“蓝极速”网吧纵火案,失去家人照料的少年张某、宋某让25人失去亲人。他们的犯罪行为,不但对受难者,对自己,还是对社会都造成巨大的伤害。事后,据北京市有关部门调查,失学并失去家庭关爱,肆意妄为的未成年人近3000人。
, 百拇医药
    今年在长春发生的“3·23”恶性抢劫杀人案,5名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中有4名未成年人;最近公安机关破获的一起12名青少年轮奸15岁少女案件,其中9人为18岁以下未成年人。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后,亡命天涯,最终在海南三亚被抓获,此案震惊全国。

    公安部门估计,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仍将十分突出。从近两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数字情况看,虽然青少年作案人员总数有所下降,但在所有犯罪作案人员总数中所占比例却居高不下。一是犯罪人数持续增长。据统计,2000年至2002年全国法院共判处未成年人罪犯14万人,年均递增9.5%,与1997至1999年未成年人罪犯总数10万人相比,上升了36%。二是占罪犯总数的比率升高。全国法院判处的刑事罪犯中,未成年人罪犯所占比率由1998年的6.4%上升到2003年7.9%,而且犯罪的“盲目性、冲动性、暴力性、模仿性、偶发性”突出。

    从近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分析,一是违法犯罪的类型相对集中。主要是盗窃、抢劫、伤害、绑架、敲诈勒索、吸毒贩毒等,尤其是盗窃犯罪数量最多。二是暴力性犯罪增多。有的犯罪分子光天化日之下,持枪持械抢劫、强奸、绑架、杀人,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极大。三是团伙犯罪有所发展。近年来,青少年拉帮结伙,进行违法犯罪的情况日趋突出,有的封建帮会色彩浓厚,甚至成为无恶不作、危害一方的黑恶势力。四是反复性较大,且犯罪类型有扩展式发展趋势。全国未成年人犯罪罪名由1998年的98个发展到2003年的120个,增幅达22%。
, 百拇医药
    一些地方的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有的学校及周边治安混乱问题整治后反弹严重,一些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长效工作机制仍未建立。特别是学校及周边刑事案件发案率较高,针对师生的敲诈勒索、抢劫、伤害等侵害人身财产权利的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现象仍较为突出,因网吧而引发的青少年学生被害的案件有所增加。部分学校对安全保卫工作不够重视,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些措施没有真正落实,一些高校校园内的不安定事端增多。这些,成为在校学生中深刻的记忆。

    “问题少年”现象种种

    青少年违法犯罪让人心痛,社会科学科研人员对他们的犯罪原因作了归纳。

    重“哥们儿”义气,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一些青少年从武侠小说、影视里,感染了“江湖义气”,遇到“不平”之事,拔刀或挥拳相助,逞自己的“义气”。有一个中学生,他同班同学与邻班同学吵架。他为了“义气”,找一把菜刀,把邻班的同学砍死,自己走上故意杀人的道路,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 http://www.100md.com
    为发泄心中的“怨恨”,铤而走险。有一个初中的学生,平时爱打架,学习成绩差,受到学校的行政处分。他认为是班主任故意跟他过不去。有一天傍晚,他闯到班主任宿舍,用水果刀把班主任刺成重伤,构成了故意伤害罪。

    互相感染,结伙作案。有一团伙主要成员由四个双差生和辍学少年组成,他们经常以交朋友谈恋爱、结拜“兄妹”为由,在女生中有意扩散淫秽手抄本,诱骗女生上钩,诱奸强奸,对不愿就范的女生则结伙半路拦截威胁甚至殴打。

    享乐型的违法犯罪。一些青少年讲究吃喝、打扮,喝酒、抽烟都会。玩游戏机,泡网吧,一次要泡几个小时。一天要玩几次。盲目的高消费,必然要产生经济上的拮据,高消费欲望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产生偷和抢的念头。

    拉帮结派,组成小团伙,演变成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前一段时间,公安部门发现社会上和一些学校出现“十三太保”、“十八罗汉”、“四大金刚”等组织,成为“校园恶魔”。
, 百拇医药
    2、《“问题少年”为何走上歧途?》

    家庭教育的误区。家庭结构残缺,使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诱因。一些家长教育方法不当也将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学校教育的失当。目前看,还有许多学校没有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不少学校的教育和管理还存在着严重问题,在办学方向、治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一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班级三、六、九等的划分,被划为“另类”的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极大伤害,破罐子破摔,有的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二是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学校只重视智育,不重视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造成不少学生思想品德“滑坡”,有的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三是缺乏对后进生和差生的关怀和帮助,多有批评少有鼓励,有的学校和老师甚至对这部分学生采取“放任”式教学,导致部分学生自暴自弃,厌学、逃学、辍学,过早地流入社会。

    社会环境的污染。随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在社会上蔓延,渲染色情、凶杀、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文化市场,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严重侵害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使部分涉世不深和意志薄弱的青少年腐化堕落,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另外,遍布中小学校周围的游戏厅、台球厅等更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温床。不久前,湖南邵东县出现在校园周边的按摩院、洗头房等色情场所,即会对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产生不良影响。
, 百拇医药
    青少年自身素质的不足。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青少年身体生理发育出现早熟现象,而其心理发展滞后,他们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自我约束力差,又缺乏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极易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而误入歧途。

    从一定意义上说,青少年犯罪是一种社会“综合征”。青少年犯罪受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种社会条件的影响。其犯罪原因是综合性的,即它是本人因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等问题互相结合的结果。社会问题,必须依靠各种社会力量来解决。治理青少年犯罪必须依靠、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搞好综合治理。这是治理青少年犯罪的长期的战略方针和任务。

    3、《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

    青少年犯罪预防,社会家庭学校都不能少。据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佟丽华认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暴力、凶杀、色情等有害信息和口袋书、暴力电子游戏、淫秽光盘以及网络色情内容等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显而易见。
, http://www.100md.com
    暴力电子游戏就是暴力犯罪的演练场。青少年进行虚拟的杀人演练,一阵快意的打杀后,一方面了解了实施暴力的方法、手段,另一方面冲淡了他们对实际犯罪后果的恐惧。

    网络色情内容也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是引诱青少年性犯罪的罪魁祸首。同时,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村人口大量涌入,他们的子女受到歧视,很难在城市中找到定位,贫富不均等现象也很容易让他们走上歧途。

    有的未成年人父母自身行为不良,对孩子影响最坏。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和经商,无暇对子女管理教育;有的家庭不和相互吵架、打骂甚至婚姻破裂,使未成年人无法感受家庭温暖;还有的父母对子女教育简单粗暴,有心无力,子女有过错不能正确说服引导,而是拳脚相加甚至赶出家门;也有的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放任,当孩子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这些孩子往往走上犯罪道路。

    目前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教育存在单一化的问题,教育方法、内容简单化,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差生歧视、排挤、放弃教育,从而留下犯罪隐患。
, http://www.100md.com
    4、《问题学生出现的根子在家庭》

    一、家庭教育导向误区

    父母关注孩子的轴心仍是学习成绩 ——少年儿童数据解读系列之十二

    广东省妇联、家庭教育研究会为科学制订“广东省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2002年在全省开展了家庭教育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4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485份。

    当父母被问道“您考虑孩子前途时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时,前四项回答依次为“学到知识”占80.6%;“良好行为习惯”占43.9%;“身体健康”占37.3%;四是人格健全。这表明当前父母们关注孩子的轴心仍是学习。

    学习成绩是父母评价孩子的首要标准。对“您认为好孩子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前三项回答依次为:“学习成绩好”占36.8%;“道德品质好”占36.2%;“身体好”占27.8%。从“衡量好孩子的主要标准”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比较,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父母特别看重孩子听话,约占46%;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父母最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为39%;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父母比较关注孩子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均为23.2%。
, http://www.100md.com
    对“您最为重视孩子的行为品德是什么?”八个备选答案中,前四项回答依次为:一是“独立自主”占60.5%;二是“勇于拼搏”占27.5%;三是“诚实守信”占28.6%;第四是“尊老爱幼”占35.9%。

    无独有偶,沈阳市2002年以中小学生父母为对象进行了一次家庭教育调查,在对孩子最不满意的一栏统计中,选择孩子学习成绩未达到全班最优的父母占到46%,而选择孩子说谎只占到34.5%。这次调查的组织者沈阳教育学会戴文英秘书长说:“对于这个调查结果我们很吃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父母教育子女上有很大误区。”

    由此可见,许多父母的教育观念存在偏差,把家庭教育片面理解为知识教育。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都是次要的。专家认为,要想改变家庭教育的现状,关键在于提高父母的素质,教育孩子父母要首先受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残缺

    1、 关注未成年人:矫治问题学生家长首先要自审 (新疆天山网 2004年5月26日 )
, http://www.100md.com
    新华网成都5月26日电(记者周俏春)逃学上网、夜不归宿、打架斗殴……遇上这样的孩子,家长肯定都头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专家认为,孩子的行为习惯,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要想让问题学生“转正”,家长首先要对镜自审。

    在成都市工读学校工作了7年的教师唐国平说:“7年里,我见到了许多送孩子到工读学校就读的父母,他们尽管年龄职业各不相同,归纳起来却有许多共同点。他们可以分为三类:输不起型、放弃型、懒惰型。”输不起型:这种类型的家长在受过高等教育或是要孩子较晚的父母中尤为常见。他们本身素质较高,容易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经常是把周围认识的亲戚朋友的小孩的所有优点集合成一个理想的整体,把这样在实际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完美小孩”树立为孩子的学习目标,孩子压力过大反而容易出学厌学、抵制等逆反心理。放弃型:这一类型的家长缺乏教育孩子的信心与耐心,一旦孩子反复逃学或是离家出走,就萌发“这孩子没救了,让他破罐子破摔吧”或是“就当我没生这个孩子”的想法,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后甚至一个学期也不来看一次。
, 百拇医药
    懒惰型:这类家长在经商或是事业型的父母中特别常见。在成都市工读学校采访时,记者就见到一位孩子在作文中写道:“我不知道考试地点怎么走,让爸爸妈妈送我去,可是他们一个说要谈生意,一个说要出差,谁也不肯送我去,结果那天的考试全班就我一个人迟到,我觉得脸都丢光了,写了几行字就交卷了。”

    说到父母教育孩子要有打“持久战”的耐心,唐国平举了一个例子:班上有个叫肖华的学生,平时和父母很少沟通。有一次周末回家时,他妈妈站在阳台上喊了一声他的名字,肖华抬起头看了一眼,既不笑也不答应。妈妈找到学校说了自己的苦恼:“我是他妈妈,喊他都不理。”唐国平建议肖华的妈妈坚持喊,那位母亲照做了,果然不到一个月,再听到妈妈喊,肖华就笑着答应了。再后来,肖华一走到楼下就会下意识地往阳台上看,希望听到妈妈的呼唤。

    成都市52中校长马海军说:“现在的孩子特别敏感,如果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走不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就很容易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他们最初阶段的顽皮或是不听话,很可能是以他们认为必要的方式引起大人的注意。为人父母,再忙再累也别忘了‘蹲’下来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 百拇医药
    2、“问题学生”根源在父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专家认为,“问题学生”之所以产生种种问题,源头还在于其从小家长给予的教育,也就是家庭教育,现在环境只是诱发因素。长期以来,一些父母总是把孩子摆在不平等的位置,总是按大人的理想去设计孩子,强求孩子,只有灌输,很少交流。有的为了要求孩子出类拔萃,不能宽容一次作业忘了做,不能容忍一场考试不及格。由于教育方法和手段违背了孩子天性,“问题”也就难免,尤为甚者还造成了少数孩子的心理障碍。有5种类型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造就了当前的“问题学生”。

    棍棒型:这大多数是父母文化水平较低的家庭。这类家长认为,子女是自己生的,要打要骂,自己做主。子女稍不顺自己的意,不是耳光就是脚踢,甚至棍棒。久而久之,孩子缺少家庭的温暖,怨恨之心积于心坎。在这类家庭里,父母之间常有打骂、吵架之事。

    训斥型:这类家庭的典型特点是“棍棒在嘴上”,虽然对子女的拳打脚踢不多,但骂声不绝,实际上是对子女的精神折磨,同样带来孩子的心灵创伤。如果说“棍棒型”以父亲的表现为主,那么“训斥型”以母亲的表现为多。
, http://www.100md.com
    管束型:这类家教方式在本意上是对子女的说服教育,有时也称得上“苦口婆心”。这类教育对子女的清规戒律太多,这也不可,那也不行,同时在语言教育上又唠唠叨叨,使子女生厌,容易生出逆反心理。

    溺爱型:对子女宠爱有加,百依百顺。子女成了家庭的中心和主角。以娇宠为典型的溺爱型家庭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子女的吃、穿、用上,养成了他们骄横、任性、乖戾、惟我独尊的性格。

    诱惑型:这类家庭教育崇尚物质刺激的诱惑,企图以物质的奖赏来激励子女听父母的话,实现父母预期的目标。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几乎没有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是靠物质诱惑出来的,更为严重的是,物质奖励造成财物在孩子身上的积聚,带来了挥霍性的消费,造成子女品格低下。

    针对近年来看心理门诊学生越来越多的现象,有关专家提出了忠告。目前不少家长平时并不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一旦觉得孩子不听话,学习成绩老是不理想,就怀疑其有“心理障碍”或者智商有问题,这对孩子的心灵其实是一种伤害。不少“问题学生”的心理困惑其实是家长不妥当的教育方式导致的。他们呼吁家长们能提高自己的认识,拥有健康的教育观,更好地把孩子培养成才。
, 百拇医药
    由于“家庭残缺”,而造成“家庭教育的残缺”,也是“问题学生”形成的渊源之一。而且这个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则变得尤为迫切。它包括由于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形成的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过失家庭”或“病态家庭”,以及与之相区别的“留守孩家庭”。

    “过失家庭”指的是家长或家庭成员道德品质恶劣,或生活作风问题或参与社会犯罪活动而被判刑的家庭。而这些家庭中由于一方的服刑,也多带来了另一方的离异或离家出走。

    “留守孩”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或学习,而将孩子寄留家乡,由亲戚托管、监护、教育的孩子。作为市场经济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沿海省份,“留守孩子族群”越来越普遍,其教育与心理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

    这些家庭,由于父子交流阻断和不畅,多造成孩子情感情绪异常。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心理系教授调查发现,有71.3%的“留守孩”学生表达非常思念父母,希望与父母相见。而这些学生与父母相见的次数每年也才1至2次,其中只有2.4%的家长能给孩子写信。在调查中,有33.3%的表现为:内向、胆怯、木讷、不善与人交往;18.9%的学生性格表现任性、恃强、自我为中心、自私等特点;4.6%的“留守孩”有孤独、封闭、畏惧的性格弱点。加之代养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学文化者仅占30%,教养思想简单,造成了“留守孩”普遍存在学习困难、行为纪律散漫、品德不良等问题。
, 百拇医药
    而“过失家庭”物质条件的困难,父母的犯罪,给孩子带来精神上严重创伤,有的甚至造成罪错品行。研究表明:在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中,约10%与有犯罪前科的家长有关。有一姓郑的男孩,父亲因盗窃抢劫被判刑4年,母亲离家出走,他却无人代养,无家可归,只好到监狱附近一所学校就读,监狱领导破例让他晚上与父亲住在监狱里,恶劣的环境,使孩子也学会了偷盗。

    6、《问题学生的重要转折是成绩不好》

    专家调查发现未成年人走邪路学业失败是起点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据新华社电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通过对2000余名未成年犯和1000余名普通未成年人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学业失败是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起点。

    调查显示,有74.2%的人在犯罪前是闲散于社会上的少年,许多人是在初中毕业前、甚至在小学时离开学校的。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不好———旷课逃学———离开学校———闲散于社会,是多数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的基本路径。
, http://www.100md.com
    据调查,在城市闲散未成年犯中,上学期间曾经有旷课、逃学经历的高达92.9%;因为学习“跟不上”,有79.3%的人自述“没有”或“很少”受到过老师的表扬;在上学期间受到其他同学歧视的全部10个原因中,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受到同学歧视的高达40.9%,排在首位。

    关颖分析说,那些学业失败的孩子,为了减轻心理压力,需要寻找友谊,寻找心理支持。尤其是闲散于社会的未成年人,许多人有着学业失败、心理压抑、家庭不幸等相同的遭遇和感受,彼此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哥们义气便成了他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需要,所以未成年人抢劫、斗殴,故意伤害、行凶杀人,往往都是结伙而为。

    7、《问题学生变坏的温床在网吧》

    网络伤害成为新的伤害源--少年儿童数据解读数据之八

    调查显示,在被访的5846名少年儿童中,到过网吧的占34.6%;到过电子游戏厅的占29.2%;到过录像厅的占9.5%;到过歌舞厅的占7.4%;另外38.5%选择了"不知道"。在上述有具体目的地的选择项目中,去网吧的少年儿童是最多的。
, 百拇医药
    由于网络的普及,少年儿童可能接触的不健康的信息源较多。调查结果显示,少年儿童在接触网络时,多数情况是进行交友、聊天和影视娱乐,有些人被算卦等带有迷信色彩的网站所吸引,还有少数人接触所谓"成人保健"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实际上对少年儿童来说是非常不合适的,因为它们远远超过了少年儿童的理解水平。当被问到"你都访问过下列哪些站点"时,24.1%的被访问少年儿童选择了 "聊天室";23.4%选择了"交友天地";17.0%选择了"影视娱乐";7.2%选择了"占卜星座";1.8%选择了"成人保健"。

    调查还显示,有22.5%的少年儿童有经常联系的网友,有12.4%的少年儿童在网友提议见面时会去见面。少年儿童是否有经常联系的网友、是否选择与网友见面,与其学业成绩和其父亲的学历有着显著的相关。学业成绩越低,父亲学历越低的少年儿童,越愿意与网友保持经常联系,并且更愿意与网友见面。同时,年龄越大的少年儿童,越可能与网友见面,男生较女生更多地选择与网友见面,城市少年儿童较乡镇少年儿童更多选择与网友见面。我们的调查也显示,网上聊天中的不健康内容比例相当高。
, 百拇医药
    在对少年儿童的上网时间进行调查也发现,有10%左右的少年儿童每天上网时间超过1小时;约1%的少年儿童接近上网成瘾状态,每天上网超过3小时。专家们认为,每天上网如果超过4个小时就会染上网瘾,这将对少年儿童带来极大的身体伤害和精神伤害。

    上述结果说明,如果不加指导,网络给少年儿童带来的可能更 上述结果说明,如果不加指导,网络给少年儿童带来的可能更多的是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少年儿童在没有父母引导和监督的情况下上网,有可能给其带来不利影响,并增加其受到伤害的机会。

    但是,当课题组考察了父母对子女使用电脑时间的控制情况时,不能不忧心忡忡。统计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父母意识到了长时间使用电脑可能对孩子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不管孩子是否用电脑学习,他们都会嘱咐孩子注意休息,不要连续使用太长时间。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近47%的父母对孩子使用电脑不加限制,或在孩子用电脑学习时不加限制:11.6%的父母对孩子使用电脑根本"没有限制",18.7%的父母认为只要孩子是把电脑"用于学习则不加限制",还有16.6%的父母只是限制孩子游戏或上网。他们显然没有考虑到长时间使用电脑可能给少年儿童造成的身体伤害,如视力下降、肌肉劳损等。父母对子女身体健康状况缺乏关注,也是导致少年儿童身体伤害的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少年儿童的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均处于发展中,和成人相比,他们比较难识别环境中隐藏的有害因素;有时,他们即使觉察到一些有害因素,也可能因为控制不住自己而不能使自己免于受伤。例如,许多孩子知道长时间看书或玩电子游戏对眼睛、脊柱没好处,但他们常常管不住自己。为此,要保持少年儿童的生活规律,使他们远离隐性身体伤害,还需要来自成人的监督和调控。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