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459498
面对信息化医院准备好了吗?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29日 《健康报》
     中国医院信息化经历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进入了一个彷徨困惑的阶段:HIS市场仍不成熟、不规范,厂商陷入疲于签单和无底洞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主管部门对此无能、无奈、无为,用户亦是苦不堪言。

    从市场上来看,如同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一样,中国医院信息化的发展也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不少医院的信息系统面临更新换代,而在西部大多数医院中,虽然政府部门开启了“天使工程”项目加以扶持,但信息化才刚刚起步。

    对于医院来说,首先应明确自己的地位和现实的目标,然后再考虑如何去实施信息化。笔者接触过南方某个经济开放城市一所新建医院的信息主管。他踌躇满志地向笔者大谈新建医院如何采用新的管理体制、采用国外模式进行现代化的流程管理,笔者追问了一句:“你们医院有业务流程图和整个医院未来运营的企划方案吗?”那位主任顿时语塞。

    事实上,中国有几家医院能够提出自己医院运营的战略规划?笔者曾经参与了数家三甲医院信息化的需求调研,这些医院在当地甚至在全国都具有影响力。然而深入其中后发现,有些部门的管理令人沮丧,在整体协调上,这些大医院反而显得相当吃力,笔者参加相关部门业务流程再造的讨论,最终,议题竟变成了分房。
, 百拇医药
    不管怎么样,国内用户毕竟也有亮点。去年底,北京某三甲医院新区信息系统建设邀请了医院管理咨询公司参与。在调研中,该院的有关部门提出了完整的业务流程图,令实施方耳目一新。该院是京城最早引进MBA参与运营管理的医院。

    美国医院信息协会进行的调查表明,成功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需要具备几个方面的条件:决策层的强有力支持、医生的拥护、持续的财政投入、医务人员的接受程度等。在去年中国医院论坛上,有专家指出缺乏补偿机制是制约中国医院信息化的主要因素,此外还有在人才培养机制上等几个瓶颈因素。

    谁为医院信息系统买单是首要问题。一套系统动辄上百万,院长们很难接受,如果花几亿元钱盖楼、上千万元购买PET,他们并不犹豫。其实,并不是医院没有钱进行信息化建设,而是决策层普遍缺乏对信息化的认同感。若不是医保推进,医院信息化速度会更慢。而且上系统带来的利益,没有明确的绩效作为实据,更加缺乏说服力。

    在医院的每年支出中一直存在个“黑洞”,那就是医疗事故赔偿的费用,这笔费用对每家医院来说都是不公开的。对一家三级医院来说,每年至少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国的一家医院管理咨询统计表明,使用信息系统能够降低40%的医疗错误。但笔者相信在中国达不到这个效果,因为目前市面的所有系统,均不包含强大知识库系统以支持临床决策。比如药物字典库,其本身相对独立,尽管市面上有相关药学字典库,但都没有很好地与HIS结合。HIS中所谓的药物警告提示,只是在技术功能上实现,但没有更多的内容,仿佛只有骨架没有血肉样,没有任何作用。
, 百拇医药
    医院本身就是以医疗为中心,若没有很好的临床支持,切实给医院、医生带来利益,怎么花钱买信息系统?在现实中,医院对信息化的投入并不多,但结果上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便宜没好货”。一旦签约,项目实施困难就来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抱怨不停。技术支持跟不上,厂家说没有钱怎么进行支持?国内几个不错的大公司的信息化工作就是这样滑坡的。也许只有吃够苦头,才会下血本去买单。

    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人才在信息化方面的重要性,懂得医学、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难觅。现在CIO这个新的职务在企业中出现,却仿佛离医院很遥远,国内医院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CIO,医院觉得不重要,认为有个计算机室主任、信息主任足以。目前在北京,一般的硕士生进三甲医院已经很困难了,博士进重点科室也并非易事,想招几个计算机本科大学生则更难,即使招进来也很难留住。

    美国近一半的CIO都是医生出身,在医院的整个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身边也有榜样,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的计算机室主任都是医生出身,在业内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信息化的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要不断地完善,在此过程中培养医院自己的人才尤为重要。

    目前,在医院进行HIS采购招标评比中也存在着缺陷。现在评委多为其他医院的计算机室主任或其他行业领域的IT技术专家,组成结构相对单一。理想状态应该为:技术、医院管理、软件工程管理人员组成,方能全方位地进行考核评价。

    在形式上,仅仅一个小时“述标秀”很难让评委准确地进行判断。事实上实际应用功能差别不是很大。要素是:医院明晰的目标与管理;与厂商的协作关系;本院人才的培养,舍得付出才会有回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