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编号:10463377
广州首个临终关怀病区:天使将微笑陪伴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6日 金羊网--羊城晚报

广州首个临终关怀病区:天使将微笑陪伴
//

     在挽留生命的日子:“1/3的危重病人经过精心护理重获生命。”善良天使感动生命。

    到大自然放飞一个绿色的梦。

    医护人员叫得出每个病人的名字,哪怕名字象征的很多生命已经不在了,哪怕他们最短的只住过3天,最长的也不过百日。他们每个人也都周而复始地经历着被临终的病人刁难、抗拒,到接受、信任的过程。

    对护士长邓凤娟来说,给病人擦身、抠粪便,被病人恶语中伤、拒绝吃药打针都已经是家常便饭,真正在她心里放不下的是她“送走”的第一个特困临终关怀病人。

    那是个31岁的女病人,和邓凤娟同年。肝硬化晚期,在临终病区生活了一个多月。一个多月里,邓凤娟亲眼看着和自己一样年轻的生命,逐渐被癌症夺走生气,渐渐瘦成一把骨头。为了可以给她精神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关怀,邓凤娟一有空就找她聊天,连自己午休的1小时都是在病房里陪她度过的,谈她曾经的生活、谈她曾经的梦想。“可能是靠得太近,太了解了,在她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感到很失落,感到生命是那样脆弱。”
, 百拇医药
    像邓凤娟一样,几乎所有的医护人员都面临过这样的心理调整——一再地陷入死亡,一再地抬起头来,鼓足勇气重新面对死亡、习惯死亡。曾经就有名护士,因为这里高发的死亡率,加上自己家中亲人的去世,出现过心理“难关”,提出离开临终关怀病区,远离这样的工作。

    但更多的人是像邓凤娟和朱紫颖这样,选择了留下:

    “我喜欢这工作。每个病人,无论刚来到的时候是多么难以接近,但只要自己肯用心去沟通,他们都会转变,配合治疗,把你当亲人。这样的工作让我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广州市慈善医疗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邹礼民说:我为这个特殊的病区骄傲。因为它让除了2/3的绝症患者“走”得坦然外,还有1/3的危重病人,经过他们的护理,重新获得了生命。

    让生命走好的日子:“临终病人突然想吃点什么,等从市区带回来时,有些人已经等不到了……”这让医护人员很伤感。
, 百拇医药
    这里的病人无疑比别人更加不幸。临终关怀病区收治的对象主要是经慈善医院治疗或由广州慈善医疗管理办公室介绍转入的各种重症疾病晚期需临终关怀的特困病人,他们一律全额豁免了治疗费用。“刚入院的老人,大多是街道托管的孤寡老人,无亲无故,却很固执;病症也让他们的性格变得孤僻、冷漠、暴躁。”特困病人临终关怀病区的许区长告诉记者。

    病区里大部分的医护人员这样告诉记者:“这里最不方便的是交通,出去一趟不容易。很多时候,临终病人突然想吃点什么,我们都没办法买来给他们。等从广州带回来的时候,有些人已经等不到了。”这让医护人员很伤感。

    “病人提出的生活方面的条件,可以满足的我们都尽量满足。很多时候都是这些医护人员自己出钱帮病人买东西、买营养品。他们都希望这些生命可以在最后的日子里走得更好。”陈区长说。“为特困病人建这样一所临终关怀病区不容易。”广州市慈善医疗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邹礼民说,“这些钱在广州只能买套商品房,但在这里就可以盖起座病区。”

    特困病人临终关怀病区的建设款项主要来自广州市慈善会募集的110多万元善款。选址时,考虑到可以利用位于佛山南海里水镇的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原有的场地和条件,因而尽管偏僻还是选址这里。

    现在病区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设计床位60张,每间病房都设有洗手间和太阳能热水系统。病区已运行16个月,正式投入使用1个月。

    在离开病区时,两个笑起来有酒窝的小姑娘,在花园里奔跑、追逐,她们的笑声和飘逸的白裙子打破了原本的宁静。“那是他们(医护人员)的小孩。一样靓女。”肖柳娇的眼里涌出了笑意。(文 黄丽娜 苏跃文 袁国雄 图 邓勃),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