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463647
肺大泡的名词与分类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7日 胸外科网
     历史上,英文名词bulla、cyst、bleb曾被混用,不论中文或英文均表示肺大泡,意指肺内异常增大的气腔。因无明确定义区分,常造成概念混乱。我们认为以下的定义更为准确,也符合临床所见的多数病例。

    胸膜下肺大泡(Bleb)

    在1926年,Miller定义“blebs”为分界清的胸腔内气腔,其使脏层胸膜与下面的肺实质分开。我们认为胸膜下肺大泡的定义为:位于脏胸膜与肺实质之间的肺泡外气腔。胸膜下肺大泡的大体特征为:周边型肺大泡,其大小在粟粒状到3~4cm 之间,其凸出在脏层胸膜外,外壁由脏胸膜组成,几乎均为多发,基底部肺组织基本正常。多位于上肺尖,也可沿下肺背段的上缘或任何肺叶的边缘分布。因为脏胸膜的随意伸展性较差,此型肺大泡不能膨胀的很大,且很易发展成自发性气胸。胸膜下肺大泡形成的机理可能是:胸膜下肺泡破裂,气体进入肺间质,并被间质组织分割成小气泡,在很薄的脏层胸膜纤维层下聚积而成。

    肺囊肿(Cyst)
, 百拇医药
    指位于正常肺组织内的异常含气囊腔,可为先天性支气管囊肿(支气管源性囊肿)或获得性囊肿。前者是非肺气肿的先天性含气囊腔,相对少见。为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被从喉气管沟上分隔出来、异常发育成的结构。这种囊肿位于肺或纵隔内,表面覆以纤毛柱状呼吸道上皮,囊壁含支气管腺体、结缔组织、平滑肌、软骨等。后天获得性囊肿是继发于肺部创伤或感染后残留的薄壁气腔,可能是由于外伤后形成了小支气管的活瓣,使远端肺组织膨胀、溶合成腔,也可因支气管壁的炎性坏死所至。囊肿可继发性压迫周围肺实质组织,造成肺不张。组织学上,这种囊肿缺乏上皮组织覆盖,多为单发。

    实质内肺大泡(Bulla)

    根据1959年CIBA专题会对“Bulla”的定义为:肺异常增大的气腔超过1cm 直径,胸片上不一定有弧形线与周围肺组织清楚分界。我们认为肺实质内肺大泡的定义为:由于肺泡组织退变、破坏,而在肺实质内形成异常扩大的气腔,直径大于1cm 。实质内肺大泡有以下特点:
, 百拇医药
    ①继发于任何类型的肺气肿;

    ②大泡位于肺实质内;

    ③有一个纤维组织壁,由被破坏的气肿性肺组织构成,肺泡间隔的残留物形成大泡内的小梁;

    ④即使靠近肺周边,其与脏胸膜间仍有退化的肺泡形成的组织间隔;

    ⑤最常见于上肺野。

    病理上大泡的气腔由脏胸膜、结缔组织及横行的细小血管所组成的薄膜包盖,大泡内部有残存的小叶间隔组织所构成的纤维间隔,大泡基底部有多发的小支气管或间质组织开口。大泡可以在正常的肺内形成,也可在那些被慢性梗阻性疾病破坏的肺组织内形成,后者也被称为大泡性气肿(bullous emphysema)。

    实质内肺大泡分为以下三型:
, 百拇医药
    I 型表现为少量的肺极度膨胀,大泡有一狭窄的颈,与胸膜分界清。

    II 型表现为一个广泛的肺层极度膨胀影,颈部宽、腔内有横行的组织间隔,且其多位于腔的基底部。

    III 型表现为大量肺组织的轻度膨胀。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实质内肺大泡的分类应以其周围肺实质内有无阻塞性肺病的表现为基础,分以下两类:

    I 型(大泡的基底肺实质基本正常型):此型约占所有肺大泡的20% ,其特点是分界清、常位于肺尖,典型者基底部宽、且植入到肺实质内,在肺表面可看到较小的肺大泡,病理学所见:大泡看起来像间隔周围型肺气肿(paraseptal emphysema )。大泡较大时,会压迫周围肺组织,但病人相对无症状,肺功能接近正常。巨大肺大泡可充填一侧胸腔。

    II 型(大泡伴弥漫性肺气肿或损毁肺):占80% ,基于弥漫性全肺泡型肺气肿的局部加重,大泡常为多发、双侧、有植入肺内宽的基底,且其大小明显不同,其症状不仅与大泡的大小有关,而且与其周围的肺气肿的严重程度有关,损毁肺为间质完全消失、没有分界清的实质内肺大泡。

    根据以上定义,囊肿或肺大泡是用来描述一种气腔性损害,其有光滑的薄壁,大小范围在1cm3 到占据全部一侧胸腔。如果其腔壁厚度超过3mm,则被称为空洞。空洞是由不同病因所至,但也有可能象囊肿或肺大泡,是因感染而成为厚壁的空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