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临床运用
编号:87260
桂附理中汤加减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09期
     每年8~11月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高发期,该病属轮状病毒感染,用抗生素等西药治疗常常无效。成都中医药大学孟晓露用中药桂附理中汤加减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满意。

    治疗方法:桂附理中汤加减治疗。基本方:红参、附片各5~10克,肉桂3~5克,茯苓10~15克,甘草3克。加减:有伤食史伴呕吐,可加益黄散(青皮、陈皮、丁香、诃子、炙甘草);腹胀加小茴香,防风;大便白淡,四肢不温,重用附片,加炮姜;发热伴舌苔白黄厚腻,加荷叶、姜汁炒黄连。用法:上方剂量可随年龄大小增减,每日1剂,水煎取汁,少量频服。全部不用抗生素、止泻剂治疗。有脱水者根据脱水程度给予口服补液盐。

    分析:小儿秋季腹泻以患儿的大便颜色和性质为主要辨证要点。但孟晓露认为不论有无发热及舌质、舌苔的寒热表现,始则用桂附理中汤加减,其疗效较葛根芩连汤、胃苓汤等为佳。因为脾乃太阴湿土,喜燥恶湿,健脾当以温运为本。《名医方论》曰:“阳之动始于温,温气得而谷精运”。故叶天士主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温药味辛性湿,能启动脾阳,醒脾燥湿,使中焦脾土阳气升发,故曰:太阴湿土宜升则健。脾气散精,则水谷精微得升,水湿得化,泄泻自止。历代医家也重视健脾当以温运为本。隋唐以前《颅囟经》始有“水泻利脾冷”,应以“温脾散主之”的记载。而钱仲阳的“益黄散”更为温脾止泻的代表方剂。孟晓露以桂附理中汤(《三因方》)加减,方中用附片、肉桂、炮姜3药协同以温运脾阳,妙在用红参以益气升阳,举陷止泻,又佐以苍术、茯芩,运脾除湿,更有奇效。明万全总结其家传之学时,对症因多种的泄泻,强调其治泻的祖传秘法是“不问寒热,先服理中丸”,并把“温运”列为儿科止泻三法之首,足证用温运法治疗泄泻有其深远的理论依据。, 百拇医药(常怡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