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信息
编号:10464650
中医治疗肿瘤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11日
    1.祖国医药学治疗肿瘤有什么特点?

    祖国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数千年来为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16~1l世纪,我国夏商周时代的殷墟甲骨文就有“瘤”的病名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我国古典医著《黄帝内经》,对肿瘤就有了一定的认识,把肿瘤分为筋瘤、肠瘤、骨瘤、肉疽等,得病的根本原因是气虚,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癌瘤的形成中,外界的多种致癌因子固然重要,而人体正气的亏虚却是癌变的基础。东汉时期成书的中医古典医籍《金匮要略》,对肿瘤的描述更详尽具体。其中对胃癌的记述为:“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成胃反“。宋代《卫济宝书》正式开始使用“癌”字,并指出“癌从疾初发,却无头绪,只是内热病。“宋代医家杨土瀛在他的医书中描写:“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已对癌的形态有了深刻的认识。到了明代,江苏医家陈实功在其《外科正宗》中描述了乳腺癌发展过程和预后时说、:“初如豆大,渐若棋子。半年、一年、三年、五年,不痛不痒,渐长渐大,始生疼痛,痛则无解。……出血则臭,其时五脏俱衰,遂成四大不救。“
, 百拇医药
    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不仅对癌症的病因、病机、诊断诸方面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治疗上也不断更新,主张内服与外敷相结合,内外夹攻,以消癌瘤。内服扶正固本、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等方面的中药,以便纠正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瘤消瘤;外敷峻烈有毒之品,以求以毒攻毒,化瘤散结。相当于西医的全身化疗与动脉介入、放射线照射相结合,即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方法,给癌瘤造成灭顶之灾。

    近20年来,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中医药在配合手术、放疗、化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术前服用中药,可增强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术后用中医药治疗可减少术后发热、贫血等症发生,促进手术创口愈合,提高和恢复有关脏器的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配合放疗、化疗,可减毒增效,即减轻因放化疗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白细胞下降,减轻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减少因放疗引起的口腔粘膜溃疡、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可增加放、化疗对癌细胞的抑杀作用,从而提高放、化疗的疗效。
, 百拇医药
    中医药对癌性发热、疼痛和癌性胸、腹水还有其独到之处。中医通过对癌症病人的全面辨证论治,采用清热解毒、发汗散热、通腑泻下等给癌症毒素出路的办法治疗癌热;采用内外治结合内外夹攻的办法以消瘤止痛;采用化痰逐饮、通利二便和扶正祛邪的方法减少癌性胸、腹水;用扶正培本增强体力的中药来激活免疫机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发展和转移。

    中医对中、晚期癌症,尤其是晚期胃癌、胰腺癌、肝癌等棘手问题,有时可提供一线生机,有的经过中医药治疗改善了症状,有的瘤体缩小,生存质量得到了提高,有的瘤体虽然未见缩小,但能行动自如,生活自理,长期负瘤生存。

    中医药治癌确有“简”、“便”、“廉”、“验”的特色和优势,故历来深受病家欢迎。当然,也被社会上不法分子所假冒,正如许多名、特、优产品被仿制假冒一样。一些唯利是图、又无行医资格的人出重金购买假文凭,开设假诊所,兜售假药,谋财害命,不能不引起病人和家属的警觉,更应呼吁社会执法部门为维护广大癌友的利益,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打击游医药贩的不法行为。
, 百拇医药
    2.中医常用治癌扶正固本法是什么?

    癌症病人免疫功能低下,已为大量资料证实。扶正固本疗法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范畴,也是中医药学治癌的特色之一。通过扶助正气、培植本元以达到“养正除积”的目的。

    (一)细胞免疫,机体防癌之本临床研究证明,许多益气健脾、温阳补肾类的药物均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如人参、黄芪、菟丝子、肉苁蓉等均能促进血液细胞量的增加,而灵芝、猪苓等所含的多糖类成分可使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增强,显著提高肿瘤杀伤细胞的活性,又能促进T细胞数量的增加与功能的增强,治疗癌症。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免疫系统不仅不被抑制,反而有增强的功效。

    (二)体液免疫,机体抗癌中坚在癌症的治疗中,能够影响体液免疫的中草药,亦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提高体机体对癌细胞的驱除和杀灭作用。如对干扰素有诱生作用的当归、青蒿、冬瓜子等,对C3补体有激活作用的香菇,对补体活性有抑制作用的肉桂、大黄等,还有促进抗体产生的柴胡、首乌、仙灵脾等。
, 百拇医药
    (三)防止突变,阻断恶性发展 中医药治疗癌症的另一个突出优势是预防癌前病变。细胞突变是癌症发生的初始阶段,因此,阻断细胞在致癌因子作用下发生突变就具有重要意义,成为防治癌症的重要环节。在这方面中医药有着西医药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目前,已发生有近20种中药具有明显的反突变作用,其中,属健脾类有白术、黄芪,补肾类有仙茅、枸杞子,养阴类有沙参、天冬等。

    (四)延缓衰老,预防癌症发生 近年来,衰老与癌症关系的研究受到了极大关注,多数癌症的发病率随年龄的老化而增长,所以延缓衰老对于预防癌症息息相关。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它对于人的生长、发育、衰老等过程起着主导作用。肾气盛则寿命长,反之则早衰,所以能保持肾阴肾阳的协调平衡是延缓衰老的根本措施。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补肾中药能增强人体的内分泌和免疫功能,改善机体代谢和神经功能,增强抗癌的能力。

    (五)调整机能,减轻毒副反应 使用扶正固本疗法防治癌症病人放、化疗毒副反应,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的一大特色。癌症病人在施以放疗或化疗时配合益气养阴、生津润燥、气血双补、健脾和胃、滋补肝肾等扶正固本疗法时,不但能确保顺利完成放疗或化疗疗程,还有明显减毒增效、延长病人生存期的作用。
, 百拇医药
    3.中医常用治癌活血化瘀法是什么?

    现代研究证实,癌症病人的血液中往往存在着癌细胞或微小癌栓,在随血液流动时,不易附壁着床生长。当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缓慢,微循环功能障碍时,瘀血停滞,这样癌细胞就易着床生长。而血液循环中的癌细胞往往还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凝集,将其包绕起来,避开人体防御系统的搜捕与攻击。血小板还可释放某些物质,增强血管的通透性,促进癌细胞的增殖,表现出癌肿增大或转移。临床上用莪术、丹参、三七、牛膝等活血化瘀药,同时配合化疗药物治疗,具有抗凝抑瘤、改善微循环以及抗转移的作用,正可谓有“流水不腐”的功效。

    4.中医常用治癌化痰导浊法是什么?

    中医学所说的“痰”,是指人体脏腑气血失和、津液运化失常而产生的有形之病理产物,同时又是许多疑难杂病的致病因素。张景岳谓之“痰在周身,为病莫测”。陈士铎亦云“天下怪病多生于痰”。痰在癌症的形成过程中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痰浊与瘀血为伍,交结为痰。朱丹溪谓之“痰夹瘀血,遂成巢囊”。癌瘤从痰论治,也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化痰导浊之类的中草药不仅能清除病理垃圾,深捣癌瘤巢穴,有的还可直接杀伤和抑制癌细胞,如天南星、半夏、山慈菇等,有的还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如茯苓、猪苓等。
, 百拇医药
    由于癌瘤细胞的不断增殖,靠近瘤体中心的许多交织血管受到挤压。受到紧密挤压的血管和血浆产生均匀的高压,形成局部“高血压”,阻止血液负载的分子(包括治疗药物)进入高压区,成为“癌瘤屏障”。软坚散结药物能使癌瘤内部的高压区软而散之,为抗癌药物进入瘤体扫清障碍。这就是软坚散结药物疗效的奥妙之所在。其次,许多软坚散结药物都可直接杀灭细胞,如海藻、牡蛎等.

    5.中医常用治癌以毒攻毒法是什么?

    中医学的病理观具有高度概括的特点。清代医家叶桂在《临症指南医案·积聚》中指出:“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辄仗蠕动之物,松透病根。”癌毒性本阴寒,一旦发病,血络先伤,从而血瘀、湿聚、痰凝、气滞、毒蕴等病理变化相继而成。在癌变局部形成邪气所凑之处,并且彼此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叶氏首倡“久病人络”理论,并推崇仲景通络方法,“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并谓“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以全蝎、蜈蚣、土鳖虫等为代表的虫类药不只松透病根,攻坚破积,且大都有毒,又可“以毒攻毒”,在癌症治疗中起着“一箭双雕”、一药多效之用。
, 百拇医药
    6.中医常用治癌清热解毒法是什么?

    清热解毒法,目前应用较多,此即为祛邪。中草药祛邪并不是单纯地杀伤消灭癌细胞,而是使癌细胞改邪归正,促使细胞分化,使癌细胞重新逆转为正常细胞。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夏枯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均可使癌细胞逆转,而马齿苋能将各组织细胞的活力提高4~5倍,故使异常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 很多清热解毒药在具备抗癌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这要比化疗药物单纯“攻瘤”优越得多。也就是说,他们既能攻,又能补,如山豆根、白花蛇舌草等。

    7.什么是独特的肿瘤中医外治法?

    这是—种治疗肿瘤的局部疗法。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外用抗癌中药有强大的生命力,前景喜人。中医学认为肿瘤病人“全身属虚,局部属实”,根据这一病机特点,应用以上疗法,口服扶正中药,以增强全身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发展和转移,同时于肿瘤局部或肿瘤相应的体表部位外敷抗癌抑瘤的中药,使肿瘤局部有较高的药物浓度,并让抗癌抑瘤的药物与瘤体组织直接接触或靠近,以便与肿瘤“打近战”、“打局部战争”、“打歼灭战”,与西医的局部放射线照射、动脉插管介入疗法相似,以更好地发挥药物消瘤止痛作用。这也属于中医传统的“以毒功毒”方法。
, http://www.100md.com
    外治法主要通过皮肤、粘膜等给药途径,有许多优点。

    透皮给药 由皮肤渗透剂协助药物透入表皮,进入毛细血 管,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组织,并聚集于血管丰富的瘤体部位,发挥其药效。他有许多长处:①不像口服药那样受消化道酸碱度、细菌、酶的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和量的变化较小,能提供较恒定持久的血药浓度,且对紧靠敷药部位和血管丰富(如肿瘤)的组织内药物浓度较高,从而克服了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平均主义”。②可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减少药物代射过程,保留较高。的效价。⑧避免口服药对胃肠道的刺激,也可减少注射给药,尤其是静脉给药的潜在危险及痛苦。同时外治疗法减少了给药次数,方便病人,且易敷易除,增加了病人受药的主动权。尤其对那些不能口服的病人,如食管癌、肠癌梗阻者的治疗意义更大。

    敷脐疗法 不仅有上述透皮给药的优势,而且脐对药物的吸收利用率较高,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众所周知,胎儿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胎盘毛细血管、肝静脉流入胎儿下腔静脉,另一部分入肝内,经肝静脉人下腔静脉,最后参与胎儿全身血循环。胎儿出生、脐带剪断闭合后,脐静脉闭锁,成为肝圆韧带,虽然通道已闭锁,但此处仍保留着一个隐蔽的、不完全沟通的通道。且脐部皮肤菲薄,脐周围又有静脉网可通过附脐静脉与门静脉相通,注入肝内。另外,第9~11肋间神经分布区相互重叠,分布于脐部皮肤及皮下,也有细支分布于腹膜壁层及腹膜外组织,而胸6~10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分支分布于中上腹各脏器和腹壁脏层。因此,脐疗药物不但可透入静脉进入肝内,而且可以对腹膜、脏器的神经分支引起反射性作用。敷脐疗法可用于减轻肝、部分肋间神经、中上腹部各脏器和腹膜脏层遭受肿瘤浸润、压迫或其他病因带来的疼痛。
, 百拇医药
    药物穴位注射或外敷 有人将穴位比喻为经络的枢纽,而经络是联系脏腑的网络。穴位给药不仅药效迅速,而且使药效大增。南通医学院刘祖舜教授的几个实验足以证明上述观点。他用山豆根注射足三里,可防治肝损害,降低转氨酶,如改成足三里、三阴交半量注射,则降酶效更佳;他用茵栀黄注射液注射于阳陵泉可降低血清胆红素,如改成阳陵泉、足三里两穴各半量注射,则降胆红素效果更佳;有人用实验证明,对某些经络敏感的人在三阴交注射糖精钠、黄连素、维生素Bl、维生素B1:混合注射液者,被试者会有甜、苦、香三种味觉(在注射后26秒左右),而肌肉注射于臀部、阳陵泉、足三里、承山等处均无此味觉。从而提出穴位对药物特异性选择和吸收问题。以上实验提示,经络穴位对药效有放大、增益作用,同时说明经络穴位对药物吸收有选择性,这为穴位给药提供了依据。

    粘膜给药 主要通过口腔、眼、鼻粘膜及阴道、,直肠粘膜给药;粘膜药物吸收率比皮肤好,药效比较稳定,给药部位的药物浓度特高,故可提高了药效。有人测得,鼻粘膜给药,其生物利用率为肌肉注射的1.9倍,肠粘膜给药,吸收利用率更高。但务必注意药物对皮肤粘膜的刺激和损害,千万不可增加病人痛苦,雪上加霜。

    8.中医治癌的前景如何?

    中药治癌不仅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可选择的方法很多,可辅助于手术、放疗、化疗,也可单独应用,内外治结合,现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尤其是对中、晚期肿瘤病人,中医药在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人类回归自然”和“绿色医药”的呼声中,中医治癌的研究不断加强,前景将更加美好。以上各种治癌方法,必须根据病人的肿瘤部位、病期、症状和全身体质状况,有时单用,有时联合应用,但均须经过有经验的中医师,尤其是中医肿瘤专科医师的的诊察、判断选用,不可道听途说,自作主张,擅自用药。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