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468932
BRYAN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23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年第37期
     经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融合后的颈椎稳定是非生理状态的稳定,颈椎失去了相应的运动节段,造成总活动度减少,相邻节段会出现退变加快等问题。

    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的设计理念是在前路椎间盘切除后,通过在椎间隙植入一个可以活动的装置代替原来的椎间盘,实现保留运动节段、减少相邻节段出现继发性退变的目的。

    BRYAN人工椎间盘由复合材料制成,上下终板为钛合金材质,表面凸起并呈微孔状,便于骨质长入实现生物固定。上下终板之间是人工髓核,为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高耐磨性。最外层是由具有半透膜性质的材料组成,连接上下终板,将髓核包在其中,并灌满生理盐水。

    1. 手术适应证 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接受前路减压,不存在明显椎间隙退变,节段性不稳定者。

    2. 手术禁忌证 严重骨质疏松症、严重节段性不稳定、创伤、肿瘤及感染等。

    3. 国外应用结果 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最早由Goffin在2002年报告。对60例接受单节段置换的患者进行平均12个月的随访。优良率为85%~90%,未见假体下沉,2例出现可疑假体移位。在置换节段未见骨桥形成,颈椎的节段性运动得到了比较好的保留。

    Bryan进行的多中心、最长随访期为2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在97例接受单节段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患者中,89%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优良率达到89%。影像学检查未见假体下沉现象,假体在前/后方向的位移达到2 mm者有1例,其原因是椎体终板削磨不到位所至。1例出现一过性呼吸困难,2例由于减压不彻底出现肩臂痛改善不满意。

    在另一项研究中,接受单节段置换术患者7例,最长17个月的随访结果证实患者术后颈椎运动节段的活动得到了比较好的保留,但是在增加椎间隙的高度方面似乎不如椎体间植骨明显。

    4. 国内的应用结果 我们对18例患者进行前路椎间盘切除、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其中脊髓型颈椎病1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4例。单节段置换14例,双节段置换3例(其中1例为跳跃式),3节段置换1例。平均随访5个月。平均改善率为75%。12例在术后4周时已经恢复正常生活,4例在术后2个月时恢复工作。1例有术后一过性颈部异常响声感,约在术后4周时逐渐消失。1例喉部不适伴发音嘶哑,对症处理后缓解。未见假体移位及神经系统症状加重。随访结束时患者无明显颈部僵硬和活动受限。

    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要求手术者掌握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技术。虽然国外已经有2年的随访报告,但是BRYAN人工椎间盘是否能够真正与人工椎间盘的设计理念吻合,尚有待于长期观察与研究的证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