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研究动态
编号:10468652
给“生物毒素”下个定义(1)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2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20期
     我国古文字中的“”字,即是令人致死的“毒”。《说文解字》、《汉语大辞典》等对“毒”字有多种解释,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毒”与“药”相连。有句俗语说:“是药三分毒”,意即凡是药,均有毒,只看运用得恰当与否。我国汉代医圣张仲景曾曰:“药以治病,因毒为能”,“药也,其实堇也”,也就是说,只有毒药才是最佳,毒堇就是药。

    在英文中,“Toxin”一词称“毒素,毒质”,“Poison”称“毒物,毒药”,“Venom”称为“毒液”,但在国外文献中并未分得那么严格。英国一位著名医生P.M.Latham(1789~1875)亦有一句名言说:“Poison and medicines are oftentimes the same substances given with different intents”,意即毒物和药物往往是用于不同作用的同一物质。根据笔者的体会,毒物与药物,犹如孪生兄弟,紧密相连,只因剂量和用途的不同,而发挥着不同的临床作用。过量为“毒”,适量为“药”。用于此为“毒”,用于彼为“药”。毒素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极高的、专一的生物活性。
, 百拇医药
    那么,到底“毒素”是什么?请看几位毒素研究专家的精辟论述。

    陈冀胜、潘心富(1988年)指出:“毒素是指那些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产生的对它种生物有毒的生物源化学物质。从化学上来讲,毒素包括了几乎所有类型的化合物;从毒理学方面来看,毒素可以对机体的各种器官和生物靶位产生化学和物理化学的作用,从而引起机体损伤、功能障碍,以及致畸、致癌,甚至造成死亡等各种不良生理效应。”

    陈聪远(1991年)指出:“毒素是指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产生的有毒的化学物质,也称之为天然毒素和生物毒素。自然界有毒素数千种。毒素对人类和家畜的生命与健康有严重的危害,因此对它的研究除对生命现象有重要学术价值外,还要对防治中毒和中毒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传统的中药中就有一些有毒的动植物入药,‘以毒攻毒’的涵义是指在最佳剂量下,毒素还可被用来治病,为毒素的利用增加了新的内容。”

    钱锐(1996年)指出:“毒素是极微量就能引起动物死亡或组织器官机能发生严重损伤的有毒物质。天然存在的毒素,可分为化学毒(氰化钾、氢化钠、氢氰酸、氧化钾等)和生物毒(动物毒、植物毒、微生物毒等)。生物毒是从高度发达的分泌器官或特殊细胞中分泌的有毒物质。”
, 百拇医药
    宋杰军、毛庆武(1996年)指出:“海洋生物毒素是生物活性物质中研究进展最为迅速的领域,并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海洋生物毒素学(Marine

    Biotoxicology)。现已发现的各种海洋生物毒素,包括许多毒性强烈的天然毒素,大多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海洋毒素的化学结构及其构效关系是寻找和发现新药物的重要导向化合物和极有价值的线索。海洋毒素作用机理的研究,对基础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和生产发展的麻痹性鱼贝类中毒、西加中毒和赤潮中毒等三大公害中的许多毒素已初步查清,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史志诚(2001年)指出:“毒素是由活的生物有机体产生的一类特殊毒物,其中绝大多数的化学结构尚不完全清楚。由植物产生的能引起动物致病的毒素,称为植物毒素(Phytotoxin);由细菌产生的毒素叫细菌毒素(Bacterial

    toxin),其存在于细菌细胞内的毒素叫内毒素(Endotoxin),由细菌细胞合成后排出菌体外的毒素称为外毒素(Exotoxin);由某些真菌产生的毒素称为真菌毒素(Mycotoxin);由低等动物产生的毒素叫动物毒素(Zootoxin)。凡通过叮咬或刺螫释放的动物毒素叫毒液(Venom)。”

    除了上述按毒素来源进行分类外,陈宁庆(2001年)根据作用机理进行了毒素分类:①细胞溶解毒素(如毒蕈的Pallolysin直接作用于细胞膜);②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毒素(如核糖体失活蛋白);③作用于细胞骨架的毒素;④作用于离子通道的毒素(如河豚毒素、乌头碱作用于钠离子通道,ω-芋螺毒素作用于钙离子通道);⑤作用于突触的毒素(如肉毒毒素、破伤风毒素);⑥溶血和凝血的毒素(如蛇毒中同时含有凝血和抗凝血两种毒素)。

    以上专家对毒素的定义,都是他们多年研究工作的总结,均有独到的见解。在下一期里笔者将进一步介绍有关毒素在我国的研究发展简史,请继续关注。, http://www.100md.com(刘岱岳 余传隆 刘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