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中医药类
编号:10468977
中西医结合的前景展望——再论医学的发展方向
http://www.100md.com 三部六病医学网
     一、中西医结合的简评

    1、中西医学的相遇

    中西医学的发源地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 西方医学在西方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从16世纪开始,逐渐脱离了经典医学的束缚,走上了实验医学的道路,认识问题的方法从整体走向了分析,解剖学和实验生理学成为西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医学的模式也逐渐转向了'生物医学模式'。

    随着西方政治和军事的扩张,西方医学被作为一种政治工具,伴随宗教开始走上了国际舞台。当然,中国也成了其传播的地方,西医学也就这样来到了中国。从此,中医的一统天下被打破,中医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两医相遇的初期,两者并无什么缘份,西医对中医的排斥成为它们关系的主要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界的不少开明人士逐渐认识了西医,对西医展开了学习和研究,因此,出现了'中西医学汇通派'。
, 百拇医药
    19世纪初,西方的在华教会开始培养华人西医,在中国办学校和办医院;当时的政府也派人留学外国,在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一批西医医院和西医学校,培养了不少中国血统的西医人才,成为西医在华发展的骨干力量,也是这些人才为西医在华争得了地盘,使西医逐渐成为中国医学的主力。

    2、中西医学的碰撞

    中西医学在中国相遇后,两者的相处并不友好,特别是一些西医,歧视中医的态度持续至今。上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曾有'废止旧医案',在全国广大中医的抗议声中未能通过。在1949年后,仍有不少人在推行歧视中医的的政策。在中国卫生系统,西医的势力几乎独霸了医学天下,中医的势力微乎其微,所谓的中医机构也是中西医的共同地盘,当权者也多为西医。中医在这种形势下,艰难地生存着,危机始终困扰着中医。中医仁人志士的呼喊和奋争成为中医生存发展的主要力量。民间广泛应用中医的现实,是中医不能灭亡的社会基础。经过百余年的碰撞,中西医都在反省着自己。
, http://www.100md.com
    3、中西医学的领悟

    中西医学经过长时间的碰撞之后,都互有领悟,特别是中医,深感自己的不足。因此,中医在学习西医知识方面表现的特别积极;部分西医也在实践中常感到对某些病的乏术而转向中医寻找方法,彼此都感到有必要向对方学习。因此,就有了互相学习的先例,经历了翻译、汇通、结合的过程。迫使西医学习中医的是毛泽东。1953-1954年间,他多次指出"首先是西医学习中医,而不是中医学习西医。"1958年开始的轰轰烈烈的'西学中'运动,使成千上万的西医走上了学习中医的道路,中西医结合的队伍也因此而诞生。毛泽东希望能从中出几个'高明的理论家',来完成他的宿愿。这样,使无数原本不理解、不了解中医的西医人士开始感到中医的博大精深,体会到毛泽东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批示是正确的。这也是中国医学以后成为'三驾马车并驱'的开始。

    4、中西医学的结合
, http://www.100md.com
    中西医学的结合开始阶段,实际是一种'强迫婚姻',西医并非对中医是一种'追情逐爱'的态度,只是在一种政治运动的推动下,迫使西医去学习中医,在学习和实践中,使西医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得了本领,由一种被动学习中医转换为主动学习中医。西学中者现已成为研究、开发中医药的主要力量。经过40多年的发展,至今西学中的队伍中没有出现一个'高明的理论家',毛泽东的梦至今难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没有属于自己的特有理论体系,所以,致使许多西学中者仍处在苦恼之中。尽管目前中西医结合的队伍很强大,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成果令人振奋,中西医结合的人才是后生可畏,但是,中西医结合的队伍恰是大海中一个无确定行驶方向的船,不知该驶向何方?

    5、中西医结合的苦楚

    中西医结合的队伍,在中国政府的特殊关怀下,迅速成长起来,现在形成了国际性的学术团体。1997年第一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内外人士达1106名,包括22个国家和地区,论文共有862篇。涉及到中西医结合的多个层面,标志着中西医结合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然而,中西医结合的前途并不乐观。首先,中西医结合没有能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其研究的问题很难得到中医或西医的认同,中西医结合处在了两医的夹缝中,没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展现给世人。其次,无嗣的苦涩困扰着中西医结合的多数人,其如一对美满夫妻患了'不孕症',事业的轰轰烈烈却感到前途渺茫。路在何方?也是大多数中西医结合人士的呼声,同时也是医学高层人士的难题。
, 百拇医药
    二、中西医结合的前途

    中西医结合的前途是光明的,也是唯一的,只能是世界医学的统一。无论哪一种医学,其所研究的对象都是人或人群,其研究的同一问题的结论应该是同一的,即:论述问题的本质是相同的。这种公理的一元性决定了研究结论的统一性,这也是不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医学是有社会属性的自然科学,因此,所涉及的问题更多更复杂,不会象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那样简单。医学除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外,社会科学的不少问题也参杂其中。社会的发展,使人类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所以被称为'地球村'。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几十亿人的健康问题是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那么,医学研究的问题就应有共同的标准。"同时间、同空间不能并存二物,不能并存二理"。按公理一元论讲,无论那种医学,在看待同一空间、同一时间、同一疾病患者时,只能有一个本质的结论。鉴于这种公理性的要求,医学必须统一。医学工作者确立了正确的哲学观后,在实践活动中对研究问题的认识应有统一尺度,要突破传统性、地域性和民族性,成为有公有性、世界性、科学性的医学,将各民族医学的个性融汇到世界医学的大共性中。这样才能使原来的各民族医学在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 http://www.100md.com
    中西医学的统一是必然的,那么,统一的条件是什么?现在是否条件具备?医学统一的条件是两个:一是需要一个能包容中西医学的理论范式;二是在这个理论范式的指导下,制定认识问题的共同标准。这样的条件现在已经具备。

    1、医学统一的氛围

    医学的目的是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维护人类健康地生存。现在各民族医学工作者都在努力学习和利用现代医学的科技手段,对本民族的医学进行着内在的更新工作。在医学研究范围内,必然使研究的问题逐渐具有共识,这就为医学的统一提供了一种主观愿望上的可能性。在中国,西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检查手段已为多数的中医工作者所接受,特别有一支中西医结合的队伍,对中西医学的交流、学习、融合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而且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医学的统一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2、医学统一理论范式的诞生
, 百拇医药
    目前,有一医学理论框架诞生,这就是山西省全国著名老中医刘绍武创立的"三部六病"学说。其传人在继承刘老学说的基础上,采用"三部六病"学说这个人体分类框架。对中西医学的基本理论著作进行了新的分类偿试,初步证明可以用一种理论分类方法对各种医学进行统一规范。因为医学研究的一切问题都是围绕着人而展开的,所以,研究的一切结果都应该在人体找到真实的归宿,人体三部就是其真正的归宿。利用这种分类法,已对中医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中药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各家辩证和西医药物学、西医内科学等进行了偿试性分类,使其纳入到三部六病学说的人体框架中,形成了初步的统一的分类范式。三部六病学说已具备统摄现有中西理论和实践的特性,只要在"三部六病"学说这个人体框架的指导之下,按照共同制定的标准去奋斗,医学统一完全是可能的。

    3、制定共同的医学标准

    1) 名词术语的统一

, 百拇医药     每个国家的每个医务工作者的服务对象都是人或人群,因此,对医学的名词术语必须进行统一规范,每个名称要有共同的含义。如果不对各国医学的名词术语进行彻底的、统一的实质内容的规范和统一,各国医学所研究的问题就不会有共识的标准,各方的研究成果也无可比性,那么,各国医学的交流就是不可能的事。 名词术语的命名,基本上以西医为主进行较好。

    2)解剖生理内容的统一

    解剖学与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结构与生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中西医学对解剖和生理的阐述相差很大,特别是中医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对于西医和世人来说,可以说是非常费解的。西医的解剖生理学都是建筑在实实在在的实验资料基础上的,因此,可信性和可重复性很强,而中医的解剖学与生理学,常是肉眼观察与猜想的结合物,有天才的发现,也有很多荒唐可笑的东西,如:中医的三焦、命门等,是虚构的,应将其不切实际的东西取消,以真实的解剖生理内容进行补充。因此,按系统论的观点来研究人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以西医的解剖生理学为基础,重新统一规范医学的有关内容是比较合理的,也是可以被各国医学工作者所接受的。
, 百拇医药
    3)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西医的研究资料基本是结构功能统一论者,而中医的脏象学说,基本上是结构功能分离论者,尽管中医脏象学说有不少的精妙论述,但究其主体而言,是结构与功能相分离的。中医在论述五脏功能时,远远超出了所言脏器的功能范围,有的是张冠李戴,有的东西使西医简直无法理解。在古代,限于科学技术水平,有的结构与功能不能认识清楚,而用想象代替和解释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实践要求理论作出回答的必然结果。古代中医将大脑的精神活动以五脏的功能分割之,今天,西医对大脑皮层每个区的功能都研究的相当清楚了,还用古人那种观念和理解来解释人类精神活动的客观现象,不仅今人会嘲笑我们,如我们的祖先在天有灵的话,也会要嘲笑我们愚蠢和无能。为了使中医走向世界,必须把脏象学说的唯象主义从神秘的殿堂上请下来,恢复结构与功能统一的原貌。即:脏是象的依托,象是脏的功能表现。用系统论的观点,对脏与象进行彻底的规范。

    4)疾病名称的统一
, http://www.100md.com
    疾病名称是医学对人类疾病分类的标识符号,它有特定的内在质的规定性,即每个疾病的名称,有特定的内容。如西医的一个疾病名称,从病因、病理生理、病理解剖、临床表现等都有特定的内容,是西医共识的标准。然而,中医对一个疾病的命名,常无定法,对所见的病名,常无特定的质的规定性,其论述常常模糊不清。如:中医对'中风'病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内容,而且中医的病名错杂,难以按文字的记载去认识。如果不是师传面授,很难从书本上领会清楚。这不仅造成了中西医之间的交流障碍,就中医的内部也常是"风、马、牛不相及"。病名的统一应以西医的病名为主,吸收中医病名的优点,使中西医的病名真正从名称到实质内容统一起来。

    5)病位的统一

    病位是指疾病发生的解剖部位或症状体征反应的部位。中医的病位常是想象中的病位,与实际西医的病灶部位概念相去甚远。如:心阳虚、肾阴虚等中的'心'与'肾'不是指西医解剖的心脏和肾脏的病变或其相关的外延,而常是一群与西医心脏和肾脏无甚联系的症候群的代称。因此,这种无肯定性的病位观,在西医看来简直无法理解。中医虚构的病位观,成为阻碍中医向外发展的原因之一。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中西医必须有本质相同的、统一的病位观,必须有共识的实质内容作基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标准必须是一致的。这不仅有利于双方的交流与学习,而且更能促进双方的进步和统一,更有利于高于两者的新的医学模式诞生。用三部六病的病位观,可能有利于两者的统一。其内容为:"根据一般系统论的原则,把整体划分为表、 半表半里、里部三个不同的空间,每部以阴阳不同的病性,划分为六类证候集合群,谓之六病。疾病的空间位置虽广,但不超过三部;病情变化尽管多种多样,但不越六病。据此,便可以创立与此相应的理法方药体系,解决目前中医分科重复多样的问题,充分体现了系统的辩证论治原则,将有利于中医的整理和提高。"(1)。"三部"又可与人体三胚层相结合划分,表部主要指由外胚层(除肺外)发育而来的机体部分;中部主要指中胚层发育而来的机体部分;里部主要指内胚层发育而来的机体部分。这样,使三部有了更明确的范畴。三部六病学说的病位观可以使中西医在病位观上取得认同。
, http://www.100md.com
    6)病性分类标准的统一

    病性是指一个疾病的阴阳属性标准,是确立治疗原则的依据。当然,西医的病性不是按阴阳属性来区分的,常是以"慢性"或"急性"、"亢进"或"衰退"等状态而进行区分的。急性、亢进常为阳性,慢性、衰退常为阴性。中西医这种对病性的区分是可以统一的。如:血象升高、脉洪大都属阳性反应;脉细弱、四肢冷都属阴性反应。一个急性阑尾炎的早期或中期,除右下腹痛外,有体温升高,血象的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中医认为是一个发生在里部的阳明证,而西医则认为是发生在阑尾部位的急性炎症。那么,两者对病性的分析是共同的,都会认为是发生阑尾部位的亢奋的急性炎症,是属阳性反应范畴。这样两者在实践中逐渐有了共识,必然会导致两者的统一。病性一律以阴阳性分,再与病位结合,这就是中医的辨证观,也就使一个具体病的病位、病性有了统一标准。

    7)治疗原则的统一

    治疗原则是指一个具体疾病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针。一般情况下,一种治疗原则与所治疾病的病性是针锋相对的,如阳病用阴药,阴病用阳药。当然,西医不这样称谓,但是实质是相同的。如:一个热性病――急性扁桃腺炎的治疗原则,中医西医的治则是相同的,中医用清热败毒药为主组方治疗与西药用抗菌素为主治疗,都是与病性针锋相对的,都属于阳病用阴药的范畴;又如,一个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中医以补气强心的人参附子为主药进行组方治疗,西医则以强心剂地高辛为主治疗是同一治疗原则,都属于阴病用阳剂的范畴。在临床实践中,以疗效作为检验治疗原则是否正确的标准,中西医必然会逐步统一起来。
, 百拇医药
    以中医的八法规范治则,具有很强的哲理性、概括性和实用性。对中西医在论治时都能起到指导作用。

    8)药物属性分类的统一

    中西药的分类无有共同的标准,但都是以药物的主要作用而进行分类的。在《异源同流》中关于"疾病的治疗"中谈到了药物作用不外寒热补泻四个方面,一般寒泻剂属阴性药,热补药属阳性药。而且对寒热补泻药的作用概括地讲了一下,这种分类原则,可以为中西药的分类提供一种共识模式。按上述四类属性,对中西医药进行重新分类,是会取得共识的。将中药学、西药学、按六病的用药特点进行归类。如:葛根、麻黄属太阳病类药,黄芩、柴胡属少阳类药;西药解热止痛药属太阳病类药,抗菌素属少阳病类药等。这将为中西药分类提供统一的分类范式。

    9)临床疗效判断标准的统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西医的临床疗效要进行对比,那么就要制定比较的统一标准,这样才有可比性。如一个急性阑尾炎,是中医治疗好呢,还是西医手术治疗好呢?这就不能仅以一两例病人进行比较,要按统计学的原则进行设计、衡量和评价,就可以确立哪种方法较好。这样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好的治疗方案,可以开阔中西医的视野,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百拇医药
    总之,中西医先在实践中制定一些主要的共识标准,逐渐融合,但不会是"从现在开始恐怕还要100年-200年的时间"(2)。如果政府给以支持,现在就有具体方案,用5-10年的时间,就可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医学统一的体系。即:系统医学。她将包容各种医学、净化各种医学,真正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存精"。

    系统医学将是一个具备中西医学优势基因的新兴医学,医学的概念纷争从此结束,医学的学习交流从此畅通,医学的发展前景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沈福道.《中医与多学科》.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338

    (2) 祝世讷.《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1

    , 百拇医药(刘惠生)